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主体性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实施主体性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是学校德育适应新的世纪和素质教育规律的积极举措,也是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的,而主体性发展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实施主体性教育,提高德育实效性

郭学文

德育,亦称思想政治教育。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是诸教育的核心,它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教育家对德育的重要性多有精辟的论述。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就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有好的品德;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心”,这里的“教”指的就是道德教育。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统治阶级无不把德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德育始终为历代政治家和教育家所重视,把它放有重要地位。那么,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和实效又是如何呢?

一、目前学校德育教育现状浅析

纵观我们当今的学校德育教育,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1)对于教师的“说理”教育,学生视为耳旁风。而当学生不接受意见、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时,教师就会发牢骚:“不是没有教育啊!该说的都说到了,就是不听话。”(2)教师只抓行为习惯的强化训练,忽视教育过程中“晓之以理”的思想疏通工作,只要学生违反规定就给予处罚。(3)不能正确看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现象,甚至把学生思想上出现的反复看成是学生屡教不改、本性难移的表现。(4)简单化的处理,遇到问题,不深入调查,不掌握前因后果,简单定论,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强烈反抗。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把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德育效果低微无力。而且,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全面进入转型加速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及西方社会价值观念源源不断的输入,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状态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既给学校德育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又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如何开展?这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注入,无疑使人们看到了曙光,增加了希望。因此,实施主体性教育,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使外部的德育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主体素质,培养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的人,应该成为新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二、德育必须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缘由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更新要求提高了。信息、电脑技术等对社会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21世纪的中国将生活在一个更富挑战性的世界。

教育又该以何种姿态去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而对知识和技能逞几何速度递增的社会,如果我们的教育仍仅仅是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在新一代人的身上重复再现出来,并使他们去努力“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的话,那么,这样的学生无疑将被新的世纪无情抛弃。所以,我们的教育,只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来培养,才能使他们最终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

学校德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学校德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西方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遇到新问题、新关系和新价值,并且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其结果,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趋于崩溃,价值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趋频,多元价值共存将逐渐成为几乎所有社会领域都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将逐渐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人们将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多发的,难有止期的价值冲突,不得不经常考虑外部压力与自身境况,对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作出即时的取舍选择。可见,学校德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培养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使其在变化日趋频繁与深刻的时代,面对种种道德冲突不至迷惘无主,而能选择合理的道德取向。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改革的客观要求

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教育处于中介转化的地位,教育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身心潜能为己任,增强其主体意识,发展其主体能力,在此基础上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才是教育最基本的着眼点。受教育者主体性培育的规律,才是教育最基本的内在规律,离开了这一点,教育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这是素质教育对传统的应试教育反思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社会对现代化教育的呼唤。而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是学校德育适应新的世纪和素质教育规律的积极举措,也是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传统的道德教育只看到大一统的德育目标及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学生当作道德的容器,机械灌输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其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导致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的分离,直接导致了“道德知”与“道德行”的分离。这种道德教育不仅降低了学校德育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威信,使学校德育工作低效耗时,而且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新世纪的新要求,对道德取向和道德价值没有辨别和选择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只有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生长点,培养学生通过独立自主、主动积极的理性思考,自主、自觉并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与道德行为的素质,才能迎接现代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挑战,才能迎接现代化对学校德育的挑战,才能迎来学校德育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机遇。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新世纪的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的,而主体性发展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作为主体性主要表现的自主性、自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高层次的潜能。教育只有在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才会使学生实现由自在主体向自为主体的转变,积极参与其自身的发展与构建。实现其自身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然而从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来看,学生面对成人社会施加的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压力,在服从师长权威、遵从既定规范的要求下,只能一味地被动顺从,其主体性的发挥被全面拒斥、阻抑,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学生在道德学习领域中自主性的泯灭,必将影响到学生想像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只有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的主体,真正发挥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正道德的人,才是闪烁着“主体之光”的现实的、和谐发展的人。

三、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德育必须注重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一是体现在对既定道德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本身的态度上,将其视为一种开放的体系,以辩证、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系统的合理性。允许学生怀疑或出现相悖的行为,让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道德生活来体验与认识这一系统,允许学生经由开放式的价值澄清过程而最终“自主”地得出其认为是正确的或合理的结论。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学校德育对其所面临的道德环境的态度上。对那些于学校德育环境不利的因素,不是消极回避,而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之进行分析、比较、鉴别,使不利因素朝有利于学校德育的方向转化。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

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教师地位至高无上,扮演着价值法官的角色,而学生是道德的容器,扮演着道德规范的认同者与遵从者的角色,形成了“我讲你听”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等级森严,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使学校德育无法落到实处,收效甚微。因此,学校德育在为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作出改革时,必须注重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师真正民主地、平等地善待学生,善重学生,将其视为道德学习的主体,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成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过程。

3.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

传统的学校教育之所以实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反复的教化和空洞的“说教”规范学生的道德认识,忽视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面对鲜活多变的道德情境将会感到束手无策,无法迅速表现出与之牢固掌握的道德规范相应的道德行为。更有甚者,可能会采取阳奉阴违“两面派”的策略,作出与道德认识相反的道德行为。可见道德行为从根本上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自己在学习中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才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加强实践性,以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能力。

加强学校德育的实践性,一是学校在加强道德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二是学校德育不应只呈现给学生空洞的道德教条,还应将各种生动活泼的道德情境呈现给学生,将真实的社会生活呈现给学生,敢干并善于进行阴暗面教育,正视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并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力,让学生成为道德学习的主体,在自觉的主体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选择。

总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只有遵循素质教育规律,实施主体性教育,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