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暴,敲响警钟

沙暴,敲响警钟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暴中,有49人死亡,其中33人是中小学生。为了说明沙暴的危害,《中国环境报》记者王海燕对1993年“五·五特大沙尘暴”向社会发出呼吁——沙暴,敲响警钟!据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相邻的金昌市,沙暴中空气的粉尘超过正常标准的43倍,狂风中挟带的黄沙在1万吨以上。沙暴使金昌市在黑暗中消失了近3个小时,给该市的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以农业为甚。

一、沙暴,敲响警钟

同学们是否经历过黄尘弥漫,遮天蔽日的恶劣天气呢?在这样的天气中生活,你的感受怎么样呢?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说明,特大沙尘暴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几十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

为了保护、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我们要关注、了解沙尘暴这一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那么就让我们通过下面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从哪些方面养成良好习惯,保护环境资源。

看一看

1935年4月14日,一片300千米宽、300米厚的沙尘暴,以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速度排山倒海般地袭击了美国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俄克拉荷马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大片土地,农田被覆盖,房屋被埋没,大群的鸭鹅窒息而死……人们惊恐地把它称为“黑风暴”。

1993年5月5日,一场狂风挟沙裹石,席卷了河西走廊,金昌、武威、古浪、民勤以及景泰等地,受灾面积500多万亩,大量农田被毁,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49亿元。沙暴中,有49人死亡,其中33人是中小学生。

沙尘暴又叫做沙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风沙现象。在春夏之交,由于极地天气系统和热带天气系统(也就是冷空气和热空气)交替出现在内陆地区,大气呈强烈斜压性,就会经常出现大风沙暴天气。当沙暴肆虐之时,挟沙带土,使空气十分污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沙暴常常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为了说明沙暴的危害,《中国环境报》记者王海燕对1993年“五·五特大沙尘暴”向社会发出呼吁——沙暴,敲响警钟!

读一读

河西走廊近50年的风沙灾害(包括“黑风”),比汉代至宋代近1500年间的次数还要多!时间推移到20世纪60—70年代,风沙灾害已由10个世纪前的平均100多年发生1次,发展到每隔1年就发生1次。

1993年5月5日的狂风,狠狠卷起地表裸露的浮土,更多的是来自沙漠的沙粒,又把它们重重地抛在城市、农村,将白昼变黑夜,吞噬绿色,吞噬生命。据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相邻的金昌市,沙暴中空气的粉尘超过正常标准的43倍,狂风中挟带的黄沙在1万吨以上。也就是说,总面积为7400平方公里的金昌市,平均每平方公里降落沙尘1.35吨以上。沙暴使金昌市在黑暗中消失了近3个小时,给该市的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尤以农业为甚。据统计,全市8.6万亩农作物遭灾,3389个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棚被摧毁,2.4万只羊和1500多头大牲畜在沙暴中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100多万元。

沙暴铺天盖地由西向东袭来时,古浪县的人们还不知道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下午5点多钟,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们来不及作出反应,便被淹没在沙暴之中。沙暴吞噬了49条生命,把永远的遗憾深深留给了活着的人们。

议一议

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在汉唐之际,东方的文明曾通过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风沙如此肆虐,河西走廊何以承担起现代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纽带作用?

想一想

近50年来,甘肃发生特大沙暴5次,其中1993年的特大沙暴,“黑风”面积之大,危害之重超过了前4次。由东向西近千公里的河西走廊,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2000多毫米,主要靠祁连山的雪水灌溉。这里的河流均属内陆河,流出祁连山后水量便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北部的沙漠戈壁之中。河西的绿洲各不相连,被荒漠分割、包围着,与绿洲相邻的是浩翰无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块大沙漠。近年来,河西地区持续干旱,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地表土壤干燥,植被脆弱。甘肃省气象局专家认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气象条件造成的,由西西伯利亚产生的强冷空气到达时,正是午后气温最高时,冷热空气的剧烈对流,使风力骤增。

“黑风暴”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气候条件,联系河西走廊的地理环境,想一想,沙暴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找一找

收集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发生沙尘暴的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img2

通过我们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更增加我们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的了解,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我们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卡

现在世界上有四大沙暴区,它们是:独联体中亚部分及中国西北部的中亚沙暴区、澳大利亚中部的澳大利亚沙暴区、美国中西部的北美沙暴区、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的中非沙暴区。在这四大沙暴区中,中亚沙暴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活跃趋势,每年平均发生数十次沙尘暴灾害。

中亚沙暴区成为世界上活动最剧烈的地区。主要原因是未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沙漠化日趋严重。独联体境内部分风蚀沙地面积达15亿亩,荒漠面积从过去的10%~20%,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着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地表有大量流动沙丘,为风暴提供了沙源。加上冷暖气流变化剧烈,使中亚沙区沙尘暴灾害增加

撒哈拉大沙漠在近万年以前,曾是个雨水充足、河水潺潺、草木茂盛、土壤肥沃的大草原。1956年法国科学家亨利率领的法国探险队在这里发现了约1万件壁画,经学者们研究,认为在公元前8000年,当地居民在这里捕猎水牛、大象和羚羊。到公元前4000年,当地人民开始饲养牲畜。壁画中发现牧羊人的服饰和生活方式都与现在生活在壁画撒哈拉南部黑尔地区的乎鲁贝尔人相同。1933年在利比亚的费然山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战车战马的壁画,这批壁画数量相当可观,这些战马都是以草为生的。以上事实说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曾是个大草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