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家欢乐一家愁

一家欢乐一家愁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想到,这小豆豆好认真,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弹出很成调的曲子。妈妈喜出望外,决定在家里开个小联欢会,让大家都热闹一下,顺便也让小豆豆练练胆子。为了这,阿宝妈的双休日几乎全部贡献出来了。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阿宝妈的最高目标。耶鲁大学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都会隆重推出一位最具特色的新同学。有一年,校长介绍的是一位会做香蕉饼的女孩。离家距离这一因素也不能小看。

特长教育:一家欢乐一家愁

一家欢乐

小豆豆(化名)6岁,胆子特别小,和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豆豆妈真急得没办法。一次,妈妈带着豆豆去看小朋友演出,小豆豆显得很兴奋。回到家,他悄悄对妈妈说:我想跟台上的那个小姐姐一样学电子琴。妈妈想:这好啊,学点音乐挺好。

妈妈本来不过是想让豆豆的生活更丰富些。没想到,这小豆豆好认真,一个月后,他已经能弹出很成调的曲子。妈妈喜出望外,决定在家里开个小联欢会,让大家都热闹一下,顺便也让小豆豆练练胆子。于是,她提前跟小豆豆商量了一下,小豆豆觉得有点怕,不过,经过妈妈的鼓励和开导,豆豆也有点跃跃欲试了。每天从幼儿园回来,他都要安安静静地练上十分钟。

那一天人还挺多,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隔壁的叔叔、阿姨和小姐姐。

轮到豆豆时,他脸涨得通红,一个劲扭来扭去,就是不肯站到前面去;后来好不容易站到众人面前了,手还一直抖啊抖啊。不过还好,一曲“剪羊毛”终于坚持下来了。“台下”响起噼里啪啦的掌声。小姐姐还跑上去,给豆豆戴上自编的小花环。

小豆豆简直太开心了,涨红着脸说:要不,我再来一段吧?这一次,他手指好灵活。小豆豆平时练习本来就扎实,心情放松后,真水平就发挥出来啦。

这次以后,小豆豆更努力了。很快,他的朋友多起来了,性格变开朗了,胆子也更大了,跟以前比简直判若两人。

一家愁

阿宝(化名)刚4岁,妈妈在单位是经理,平时很忙。

阿宝1岁开始上早教班,接受启蒙教育;现在上幼儿园,同时还上着4个特长班:舞蹈班、英语班、彩画班和书法班。

虽然工作很忙,阿宝妈还是陪着阿宝打“游击”——只要时间不冲突,能多上一个班就多上一个。为了这,阿宝妈的双休日几乎全部贡献出来了。

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是阿宝妈的最高目标。可事与愿违,现在,阿宝一看到妈妈给她整理小书包就哭,然后想尽办法拖延时间。该怎么办呢?阿宝妈心里好烦恼。

孩子不该都成为艺术家

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去学琴的时候,心里早已闪现孩子作为一流音乐家在华丽的舞台上接受众人喝彩的美妙画面。关于孩子的未来,父母们是愿意并且善于联想的。

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艺术家,成为艺术家不该是特长学习的目标。

为什么呢?因为艺术仅是特长的种类之一,而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有灵活的经济头脑,有的孩子具备成为政治家的潜质,有的孩子则显现出乐意钻研学术的倾向等:他们最强大的能量蕴藏在生命的不同地方。

孩子需要学习艺术等特长

那是不是没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就不用学习绘画、音乐或舞蹈呢?不是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除了增添生活乐趣,丰富生活内容,提升内在修养等功能之外,学习艺术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发智力。

学校设置的课程侧重语言和逻辑方面,主要训练的是孩子的左脑,而孩子的右脑在学校学习中得到的训练通常比较欠缺。

艺术等特长学习恰好弥补了学校课程学习的这一缺陷。左右脑都得到很好开发的孩子在智力的发展上更有弹性和后劲。

让每个孩子各得其所

因此,家长把对孩子特长学习的期望定位于“开发智能、增添生活乐趣以及提升修养”比较好。

这样的话,有特殊禀赋的孩子会由最初的接触引发内心深深的渴望,他自己就会流露出攀登学习更高峰的意愿,家长经过自己的判断加以顺应或引导即可。而其他孩子也会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里得到他们应有的乐趣。同时,通过这些特长训练,孩子们的大脑活力也会得到激发,他们原有的其他方面的优势智能也能得到更有力的带动。

特长教育的实质(社会在呼唤个性化人才)

为什么特长教育会成为一种趋势?除了跟风等因素外,还有很深层的社会力量在拉动。这种力量是社会对具有竞争力的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具有特长的人在找工作、出国时都很有优势。

我们身处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机会众多,各色人物层出不穷。要在群雄并起的年代站稳脚跟,没有自己的特色是很难的。

另外,雷同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留心网络的人了解:在海量的信息里,有一部分信息只不过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无数次再加工而已。越是如此,原创就越难得,具有特色的作品就越容易出类拔萃。

而无论国内、国外,学校教育自始至终都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在进行普适教育的同时兼顾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现在的特长教育,可以理解为在社会人才需求的拉动下,人们对这种普适教育下孩子个性化发展的追求

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对特长的理解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与体育方面。任何符合孩子天性、有利于孩子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都是特长学习。

耶鲁大学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都会隆重推出一位最具特色的新同学。有一年,校长介绍的是一位会做香蕉饼的女孩。原来,历届新生都要在入学统计表上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同学都选择了填写运动、音乐、绘画之类的项目,从来没有人以做香蕉饼为特长。于是,这名女孩便脱颖而出。

能够把会做的事情细化,并且以成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本事。如果这种本事恰好别人都没有,那这就是特长。

一个人真正的特长,必定跟这个人自身的特殊禀赋结合在一起。

你的孩子学什么特长比较好?

孩子的兴趣是家长朋友决策的主要依据。对父母而言,须注意以下几项: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若用他来弥补自己曾有的缺憾,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有权拥有与父母不同的好恶;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一种能力,父母通过练习才能加以掌握。

兴趣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一问题留给研究者,我们无须争辩不休。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发现与培养同样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的生活太过单调和拘束,他就没有机会去发现、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兴趣,所以,孩子接触的世界可以尽量宽广和丰富。孩子的某些潜质常会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有心的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及时发现。

翁晖亮朋友在2002年12月21日的《新民晚报》上曾发表一篇名为《怎样发现您孩子的潜在特长》的文章,里面给出了观察孩子潜质的具体方法。建议家长朋友们看看。这篇文章也可以在上海医学心理网翁晖亮诊所(http://www.wenghuiliang.com)的幼儿心理栏目获得。

感觉到孩子天赋的可能所在之后,家长朋友可以尝试顺着孩子的这种天性,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看看他的反应如何。

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家长朋友需要耐心。

选择特长班时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参考的具体事项。比如了解特长班的师资配置、学习条件、上课地点离家距离等。师资主要可以看看培训方的教学体系、教师资质、教育理念和方法等,特别留意教师教学时是否重视个性差异,是否注意关心和了解孩子。在学习条件方面,家长可以考察培训方是否有配套教材,学习环境是否良好,器材是否齐全,学生人数是否恰当等。离家距离这一因素也不能小看。离家太远会让孩子和父母都身心疲惫,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体力和精神成本。

过程与结果

生活的乐趣,精神的寄托,智能的开发,情感的慰藉与抒发,这些都是特长教育对孩子本人真正有所助益的地方。其他譬如证书一类,都是自然而然附带的外在结果。

无论学什么,正当的受益者应当首先是学习者本人的内在生命。他的生命价值提升了,外在的社会价值附着物自然会增加,反过来则是行不通的。

打个比方说,一个孩子若把弹琴当做生活乐趣,那他就会多一分优雅气质。这种气质渗透到他的个性里,他就多了一种个人魅力。当这种魅力在一定的社会场合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他的个人吸引力就会自然增加。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以吸引人为目的去练琴,就可能背离音乐精神的本质,很难养成从容的内涵。

推荐阅读:

顾师文编著:《中小学生特长教育实施手册》,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四册一光盘,定价998元。该书内容较为全面,在各网上书店都有较大折扣,家长朋友可以看看是否合乎需要。另外,建议家长朋友多参与网上家长之间的交流,也可获得不少经验。新浪亲子论坛、天涯亲子论坛、父母公社、YY社区等都是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