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选择和设计

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选择和设计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化学教师的心目中,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附属品。由于目前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是各种书面考试为依据的。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可能为妨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发展。在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指导下编写的许多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而设计的。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选择和设计

岱山中学 林 明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各种化学教材中,有许多化学实验和相关的化学知识,教师如何有效把握新课程化学教材的学科特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利用化学实验中那些瞬息变化的现象,展现化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主体意识,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化学教师而言,是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和摸索的一个问题。

一、妨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手段的个体差异

高中的新生毕业于各个不同的初级中学,由于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差异和教学理念的差异,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到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化学实验各类仪器的认识及如何正确规范使用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进入高中后,学生表现出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高中化学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而将学生的实验能力“一刀切”,在同一水平线上对全体学生进行化学能力的再培养,一些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会因为知识断层而无法领会理解知识延伸的要点,逐渐失去了对知识追求的兴趣,学生的实验技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知误差

许多教师认为化学实验“只不过是一种增强化学知识教学直观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教学方式”,虽然近年来教学改革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但在化学教师的心目中,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附属品。对于演示实验,教材和教师共同设计了实验的一切,实验成了教材知识点正确性的身份证明;对于学生实验的开设,教师的决定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做实验只不过是复习一遍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点内容,由于一堂课内实验内容多而时间有限,学生只能“照方抓药”,根本没时间思考一些意外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长此以往,实验就失去了培养学生的重要功能的意义。

(三)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错误认识

由于目前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是各种书面考试为依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上,“化学理论知识是重要的,化学实验可有可无。”从而使一些学生对实验的要求视而不见,实验过程中忽略实验的原理,漠视实验历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化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处理,只求能尽快完成“该死”的实验操作过程。这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的“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会使化学实验失去作为化学知识载体的重要功能。

(四)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严格要求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可能为妨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发展。如过分强调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后果及危险性、化学试剂的毒害作用等,这些会使学生增加心理负担,进而对实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对实验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动手实践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加深对实验现象及背后的化学知识内涵。教师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实验教学和其他化学知识教学一样,是有相同的教育意义的。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操作等方面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减缓或消除学生实验的心理障碍,是化学教师必须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提升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实验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指导下编写的许多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而设计的。它以通过化学实验这一载体,将化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各个主题实验的探究中,使学生在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的同时,理解实验课题中蕴涵的化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能模拟“以前化学家”认识化学事物的实践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发明创造。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教师使用演示实验的技巧,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科学演示化学实验的过程原理外,还要把演示与讲授完美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时,可把演示实验变成边讲边实验,在实验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时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应该仅仅是“怎样讲”,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导”,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才符合现代教学论强调培养能力的观点。

(二)学生自主实验的开设

对于学生实验,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课时紧张或为赶教学进度,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或全程演示实验内容,学生的实验也就成了验证教师实验的实验,由于实验本身的内容、现象、结论是学生已见过的,实验缺乏新颖性,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流程、操作规范、细微现象等漠然置之,学生做实验看上去热闹非凡,而实际效果却收效甚微,如此“拼凑”的实验教学也会使学生失去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情感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初始阶段,教师可以选做几个实验,它对以后学生进行的实验流程起到示范功效,也为以后学生独立实验起到规范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应成为实验的主体。

(三)探究实验的选择和设计

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改变一些验证性实验的“照方抓药式”的设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实验过程中复习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另外,一些探究实验还能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实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把化学实验教学与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加强实验细节的再利用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学生实验中,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可能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些出突预料的与正常实验结果不相符合的实验现象,这些异常甚至有些不合常理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领路人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强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客观分析产生实验异象的原因,鼓励其对一些异常现象进行探讨。这样不仅给学生一次主动思考的机会,也助于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谨的实验态度。

总之,新课改下的化学实验正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教师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唤醒学生对实验探索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进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王祖浩.实验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