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特点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特点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情心最初萌发于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那时候,如果宝宝听到别的小朋友哭泣,或者看到妈妈装哭的时候,真的会感到不安和同情,甚至开始哭闹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情反应。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还无法提供最适合的帮助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于是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的状态。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特点

1 第一阶段:把别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

同情心最初萌发于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那时候,如果宝宝听到别的小朋友哭泣,或者看到妈妈装哭的时候,真的会感到不安和同情,甚至开始哭闹起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情反应。从这以后,宝宝的同情心更是与日俱增,看到别的小朋友被妈妈批评、打针、摔倒了,他都会流下同情的泪水,然后钻进自己妈妈的怀里寻求安慰,好像那个被批评的、挨针头的、摔倒的就是他们自己一样。

当然,严格来讲,这时候的“同情”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同情心,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们自我意识还没有萌发,也就是说,他们还无法区分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因此别人的痛苦也就等同于了他们自己的痛苦,这时的“同情”,只是他们对“自身”痛苦的一种本能的感受和反应而已。

2 第二阶段:试图减轻他人的痛苦

1~2岁之间,是宝宝自我意识萌发的第一次高峰,这时,他们已能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所以,这时的宝宝具有的同情心,就是真正意义上对他人的关切了。比如1岁半的宝宝,看到别的小朋友哭鼻子的时候,已经不只是躲向妈妈的怀抱了,他可能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希望安慰那个小朋友让他忘记痛苦,或者拿着小手绢去给他擦眼泪,以此来减轻小朋友的难过,这些做法,都是宝宝表达自己同情心的途径。

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还无法提供最适合的帮助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于是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的状态。例如,还是看到了一个哭闹的小朋友。但是如果这个小朋友被他的妈妈抱走了,想要安慰别人的宝宝这时候失去了安慰的对象,他会觉得不知所措,可能会转向他的玩具娃娃,以哄娃娃的方式来继续表达他的同情心,就好像刚才哭泣的是娃娃一样。

可见,不论是否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情心,宝宝的同情反应其实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反馈,我们所要做的,只是适当地实际强化宝宝的同情行为,经常予以肯定,那么宝宝成为一个具有同情心的人,就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img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