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经得起挫折

让孩子经得起挫折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耀如夫妇都很爱孩子,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而决不可以把他们当作珍珠玛瑙那样地去爱。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6月的一天,法官正在审讯一名持刀杀人的少年犯。

6.4 让孩子经得起挫折

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原籍海南岛文昌县,一生多彩多姿,他的身世背景、他的远渡重洋、他在上海十里洋场的发迹,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创办了华美印书馆,协办了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887年,宋耀如与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毕业的名媛倪桂珍结婚,生有三女三子,他们便是名闻中外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宋氏家族对于近现代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宋氏三姐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誉为上个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性。那么,这三位杰出的女性是如何被教导出来的呢?

宋家的孩子还在爬行和学步阶段,宋耀如就鼓励他们:“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们果然不哭,跌倒了爬起来再走。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宋耀如却回答:“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孩子们渐渐长大。有一天,宋耀如特地选择了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带着霭龄、庆龄、子文等人去龙华。他不让孩子们参观龙华古刹,却让他们丢开手中的雨伞,站在古塔下淋雨。宋耀如指着高高耸立的龙华塔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座塔,千余年来不怕风雨,为什么?因为它基础牢固,骨架紧密。你们将来投身革命,就要从小打基础,练骨架。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比赛,围绕宝塔跑六圈,六六大顺!”宋耀如带头跑了起来,孩子们紧紧跟着父亲,有的孩子不小心在泥泞中跌倒了,却迅速地爬起来再跑,无一肯落后……

还有一次,姐妹兄弟玩“拉黄包车”的游戏,霭龄装作黄包车夫,庆龄扮成乘客,小妹小弟跟在身后又蹦又跳。正玩得开心时,不料“车夫”拉车用力过猛,双手失去控制,一下把“乘客”抛了出去。“车夫”愣在那里傻了眼,知道自己闯了祸;“乘客”又疼痛又委屈,满脸不高兴。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他慈爱地对霭龄说:“做游戏也要有分寸,黄包车夫可不光是使力气呀!伤了乘客还怎么拉生意呢?”小霭龄不好意思地笑了。父亲又笑着对庆龄说:“我们的乘客这样宽宏大量,这样勇敢坚强,真是了不起!”小庆龄受到父亲的夸赞和鼓励,一脸的阴云散去了。长大以后,庆龄真的成为一位既富有爱心和宽容,又意志坚强、面对邪恶势力敢于斗争的伟大女性!

宋耀如夫妇都很爱孩子,认为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而决不可以把他们当作珍珠玛瑙那样地去爱。玉器是细琢出来的,才干是苦练出来的。他们主张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及复杂多变深感痛苦。所以最好就是让孩子们从小认识痛苦。

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作为领袖,她对印度有着杰出的贡献;作为妈妈,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导师。甘地夫人认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使他们以后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作为母亲,她必须帮助孩子平静地接受挫折,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大儿子拉吉夫12岁时,因病要做一次手术。面对紧张、恐惧的拉吉夫,医生打算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安慰孩子:手术并不痛苦,也不用害怕。可是,甘地夫人却认为,孩子已经懂事了,那样反而不好。所以,她阻止了医生。随后,甘地夫人来到儿子床边,平静地告诉拉吉夫:

第一,手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

第二,谁也不能代替他受苦,因此,他必须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第三,哭泣或叫苦都不能减轻痛苦,可能还会引起头痛。

手术后,拉吉夫没有哭,也没有叫苦,勇敢地忍受了这一切。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痛苦和挫折,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很可能就从吃药打针开始。

看着孩子满脸恐惧、浑身发抖、几近绝望的样子,听着他世界末日般的哀求“妈妈,妈妈,我怕,我怕,我不想打针。”你会如何对孩子坦诚相告:人生的坎坷会远不止于打针吃药?你会如何教育孩子理智坦然地接受痛苦和挫折?

父母没有必要刻意去让孩子吃一些不必要的苦。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懂得如何教给孩子面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态度,以及应对挫折和失望的正确方法。其实,细心的父母如果善用许多孩子在生活中碰到的小小“挫折”,更贴切地说是这样那样的“不顺”,就可以很好地让孩子懂得幸福快乐的人必须具备的健康心态。

在德国,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的一个记者朋友访问过德国的家庭,他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参考。

刚到德国时,我寄住在朋友约翰家里。他家在法兰克福“富人区”,家境很好。他有两个孩子:11岁的乔治和9岁的凯斯。在他家住了几天,我就发现一向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的约翰夫妇,对孩子却十分“小气”。孩子的零用钱每月才30欧元,而且要帮家里干活才能得到。乔治负责为花园植物浇水、翻土及擦洗汽车;凯斯则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间、去商店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到了暑假,两个孩子还骑着自行车,顶着炎炎烈日,挨家挨户送报,赚取买书籍、玩具的费用。

我对约翰夫妇的“残忍”表示不解。他们却说:“孩子总有一天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为了他们将来能应对挫折,一定要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能力。”

后来,我发现德国家长经常给孩子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有时甚至还故意“制造”一些犯错误的机会。德国同事苏珊娜7岁的女儿要跟同学去郊游。临行前,苏珊娜发现孩子忘了把食物和手电筒装入行囊。可她没有提醒。旅行回来,孩子饿得脸色发黄。这时,母亲才问女儿怎么回事,并帮女儿分析原因。最后,女儿表示:“以后出门一定要先列一个物品单子,那样就不会忘带东西了。”

在柏林的学校我对他们的挫折教育也感到惊讶。一所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异常安静。讲台前,殡仪馆的叔叔阿姨正在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孩子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

看到孩子们进入角色后的痛苦表情,在现场旁听的我不觉一震。可老师却告诉我,通过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在德国汉堡青少年法庭现场。6月的一天,法官正在审讯一名持刀杀人的少年犯。观众席上鸦雀无声,来自汉堡亨利希中学初二B班的20多名学生专注地聆听着……

谈起“教育和社会”的话题,校长韦泽博士感触颇深。原来,以前的德国中小学教育一度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三者脱节。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发展。

接受访问时,韦泽博士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以前的教育内容属于阳光式教育,而现在的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如阴暗面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的开放型教育。”否则,如果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学生长期与社会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

我仔细翻看学校的教材,在《语文》、《数学》、《社会》等多种课本中,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还涉及了社会的“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其宗旨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韦泽校长说,为把“阴暗面”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他们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

首先,让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以此为参照来调整、充实自己。比如以“专题研究课”形式了解社会。学生们自愿组成几个小组,讨论出研究主题,然后到社会上去调查,最后写出研究报告。例行的“周三社会日”,学校老师会组织学生参观监狱、禁毒展览、反艾滋病展览等。其次,让学生把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上,通过演讲、辩论、演反面人物等,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进行“免疫”教育。

“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教给他们怎样认识生活和社会、保护自己。”韦泽校长说。

现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小皇帝”、“小公主”,全家老小都围着他们转圈圈,他们如温室中的花朵,安全娇艳,但无比脆弱。等他们渐渐长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危机重重,我们不能不担心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们是否能经历温室外的狂风暴雨,不能不担心他们脆弱的身体和心灵能否渡过人生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身为家长,与其为孩子挡风遮雨,不如让他们从小经受暴风雨的洗礼,让他们跌倒了学会自己爬起来。无疑,大自然中的野花野草比温室中的花朵更具有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