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我者知我为何而死

爱我者知我为何而死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革命者从事革命,本来就有死的打算,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他们无所畏惧。可是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而死,民众却不能理解,反而幸灾乐祸地要从中谋取一根绞绳。革命者为民众死了,愚昧的民众反而以为这个牺牲可以享用,这正是革命者的悲哀之所在。正是这种愚昧导致了他儿子的死亡。夏瑜所代表的革命党人牺牲性命来拯救中国,但拯救的对象却不能理解拯救者,反而将其出卖、杀害、嘲笑。

爱我者知我为何而死 ——鲁迅《药》解读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及其结构,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分析人物性格,体会课文的景物描写和精妙动词的运用。

2.探讨文章蕴含的悲剧意识以及作者对中国启蒙运动和革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和关系,理解故事中蕴含的双重悲剧。

三、教学难点:探索文章主题。

四、教学课时:3(本课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屠格涅夫《干活的人和双手白净的人》

[对话]

做脏活的工人:你干吗来纠缠我们?你想要什么?你不是我们的人……走开!

白手的人:我是你们的人,兄弟们!

做脏活的工人:但愿如此!我们的人!你想得真美!你就瞧瞧我这双手吧,看他们有多脏!又是大粪味儿,又是柏油味儿,可瞧你那双手,白白净净的,它们有什么味儿吗?

白手的人:(伸出自己的手)你闻。

做脏活的工人:(闻手)真奇怪!好像是一股子铁腥味儿。

白手的人:正是铁腥味,整整六年了,我手上戴着手铐。

做脏活的工人:这又是为什么?

白手的人:这是因为,我关心你们的福利,想要解放你们这些庸碌的、愚昧的人,我起来反对压迫你们的人,我造了反……人家就把我关在牢里。

做脏活的工人:关在牢里?你何苦去造反呢?

[两年后]

同一个做脏活的工人(对另一个):彼得!……你记得吗,前年有那么一个白手的人跟我们谈过话?

另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记得呀……怎么?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听着,今天要把他绞死呢,命令下来了。

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他还造反?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还造反。

第二个做脏活的工人:啊……我说,是这么回事儿,米特莱兄弟,我们能不能把那根绳子搞到手,就是绞死他的那根;人家说,这玩意儿能给家里带来大大的好运呢!

第一个做脏活的工人:你说得对,应该搞到手,彼得兄弟。

这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先生的一首散文诗,篇幅很短,情节也很简单,一共只有两个人物,一个“白手的人”,和一个“做脏活的工人”,这两者分别代表了什么人呢?(提问1)

“做脏活的人”身份是工人,他代表着广大的下层民众;“双手白净的人”,是一个革命者,而且社会地位较“做脏活的人”要高。他对“做脏活的人”说“我是你们的人”,称他们为“兄弟们”;而且为了“做脏活的人”的福利,解放这些“做脏活的人”而造了反,还为此入狱最后被绞死。但这一切,“做脏活的人”知道吗?知道后能理解吗?(提问2)

非但不能理解,他们还要想方设法弄到那根绞死“双手白净的人”的绳子,因为据说那根绳子能给他们带来好运。站在革命者的立场上,你觉得他们九泉之下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触?(提问3)

革命者九泉之下有知,会感到很悲哀。屠格涅夫的这首散文诗描写的是俄国的“十二月党人”,他们都是俄国的贵族,生来就锦衣玉食,但为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而武装起义,失败后有数千名起义参与者被处以重刑,有121人被流放到人烟稀少、寒冷荒芜的西伯利亚服苦役。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自愿抛弃优越富足的贵族生活,离开大都市,选择跟随自己的丈夫一起长期流放。革命者从事革命,本来就有死的打算,为革命而死,死得其所,他们无所畏惧。可是革命者为了民众的解放而死,民众却不能理解,反而幸灾乐祸地要从中谋取一根绞绳。这就使得革命者感到悲哀,甚至死不瞑目。

鲁迅说,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首散文诗所反映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革命者为民众死了,愚昧的民众反而以为这个牺牲可以享用,这正是革命者的悲哀之所在。处于对这种悲哀的深刻体验,鲁迅创作了这篇《药》。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今天我们继续从人物着手,来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2.复习:情节及其结构梳理

《药》共六千字左右,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这则故事的背景是清末,这从士兵的号衣,以及那句“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可以看出。说这话的人,就是故事中的一位革命者——夏瑜。题目中的“药”指的就是文中华老栓买来给华小栓治病的“人血馒头”。

围绕着“药”这一象征符号,构成四个逻辑缜密的叙事单元。第一叙事单元是“买药”,作者以主人公华老栓为描述对象,集中表现他为给儿子治病去买“人血馒头”时的心情。第二叙事单元是“吃药”加内容概括,同其他叙事单元。第三叙事单元是“说药”,作者将各种身份的市井乡民都聚在华老栓的茶店里,纷纷表达着他们对华小栓的“祝福”和对夏老太太儿子的“义愤”。第四叙事单元是“药效”,华大妈与夏四奶奶坟场相逢,两个儿子最终走入同一归宿。

如果把这四个段落看作是一出四幕的话剧,那么我们会发现,华老栓是整出戏出境最多的人,他几乎贯穿始终,从某种角度看他是全剧的主角。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提问4)

3.华老栓形象分析

贫穷(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爱子(“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老实(“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可以说华老栓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性,在故事里,这个老实的男人遭遇了怎样的悲剧?(丧子)

华小栓得了痨病,即肺结核。这个病在今天死亡率不高,但在过去这几乎就像癌症一样,一旦患上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华老栓为了救儿子一定想尽了办法,在走投无路之下通过康大叔花大价钱买来了人血馒头。在华老栓眼里,这人血馒头是他全部的希望。但是这灵丹妙药却没能药到病除,这是什么原因?(提问5)

药到病不除的原因就在于“药方”错了。

4.华家的悲剧

“药方”人血馒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荒谬得不值一提,为什么华老栓和华大妈会把它看作灵丹妙药?(提问6)

因为迷信。迷信的根源在于他们的愚昧。当康大叔等人在茶馆里谈论夏瑜时,华老栓一家始终保持沉默。在华老栓眼里,夏瑜是谁,为何被杀都是他不在乎的。他从来没关心过自己儿子的“药”是从哪儿来的。好像夏瑜的被杀不是一个令他心颤的悲剧,而是华小栓获得新生的契机。同时,他也从没怀疑人血馒头是否能治疗儿子的病。在他的老实背后,我们能感到一种冷漠、迷信、麻木和愚昧。正是这种愚昧导致了他儿子的死亡。

华老栓是当时老实而麻木愚昧的国人典型。

这篇小说的主体是华家的故事,在华家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夏瑜的故事。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在鲁迅的小说中经常出现,被称为“套叠”结构。这个藏在字里行间的故事则是全文的“精神”所在。接下来,我们就分析夏瑜的故事。

5.夏瑜的悲剧

夏瑜就如同屠格涅夫笔下的“双手白净的人”,他出身大户人家(他的母亲被称为夏四奶奶,“奶奶”是民间对女主人的称呼),却投身于一场拯救劳苦大众的革命,并为革命献身而至死不渝。他称得上是位烈士,但鲁迅先生并没将笔墨放在歌颂上,而是将夏瑜的故事写成了一场悲剧,这是为何?夏瑜之死悲在何处?(提问7)

通观全文会发现,夏瑜在“药的世界”里是孤独的,文中所有出场人物都站在他的对立面。(观看电影片段)

仔细分析茶馆中众茶客对夏瑜之死的态度,康大叔认为夏瑜被打、被杀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你想:这是人话么”、“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而茶客们听了康大叔的话后也纷纷表示对他和牢头阿义的认同(“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茶馆众人对夏瑜的态度就代表了当时中国民众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夏瑜所代表的革命党人牺牲性命来拯救中国,但拯救的对象却不能理解拯救者,反而将其出卖、杀害、嘲笑。

文中的夏瑜被亲人出卖,被同胞嘲笑,死后被吃,这一系列动作让我联想到鲁迅小说中的“看/被看”模式。本文夏瑜与民众的关系就是“看/被看”模式的一种变形,夏瑜是“被看、被杀、被谈、被吃”,而他所想要拯救的民众却在“看、杀、谈、吃”。我们都知道,鲁迅在日本看幻灯片时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与其他日本人的对立,“看/被看”模式表现的是这种“个人——民众”的对立。分析文中夏瑜与众人的关系,他与黑衣人、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等人是一种敌对关系,他与华老栓一家、夏四奶奶、茶客们的关系虽不敌对,但也充满了隔阂。整个“药的世界”中夏瑜是孤独的、寂寞的。没有人能理解他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为,他的死在不觉醒的民众面前显得毫无意义。有学者把夏瑜看作耶稣,同样希望救助同胞,同样被亲人(门徒)出卖,同样在狱中受辱,同样被人“分食血肉”。

夏瑜不怕死,正如他的原型秋瑾所说“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但没有人希望自己死得不留痕迹。在电影《风声》中,周迅所扮演的潜伏者在李冰冰的旗袍上用莫尔斯密码留下遗言:“身在炼狱,我不怕死,只怕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我想,这也是夏瑜所悲哀的。

鲁迅通过夏瑜和华小栓的悲剧,表现的就是革命者为民众而死却不被民众理解的双重悲剧。

这些其实不是我发现的,鲁迅在谈到《药》时,曾经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6.药的世界,华夏同悲

华小栓和夏瑜,两个本不相关的少年因一个人血馒头被联系到了一起。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两人原本就是一体分裂出来的。华家和夏家合称华夏,华夏就是中国,华家、夏家的悲剧就是中国的悲剧。

如果将《药》看作一部话剧,那么华小栓在文中几乎没有语言和动作,他从头至尾就是咳嗽、吃,然后死去。而夏瑜则从头至尾都没有露面,只留下一句启蒙味十足的话。两位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分裂,夏瑜象征中国的精神,华小栓象征中国的身体。但这个身体是有病的,这个精神被人认为是疯的。病入膏肓的华小栓象征着“呻吟的中国”,奋起反抗的夏瑜象征着“挣扎的中国”,他们俩合起来就是“未来的中国”。鲁迅一直把孩子看作民族振兴的未来和希望,曾呼吁“救救孩子”。文中两个年轻人的死,反映了鲁迅对革命前景和中国未来的悲观。

7.鲁迅的真实想法

我们分析到了这个层面,会觉得鲁迅对革命的未来是绝望的。不过有没有人注意到,鲁迅还是给人们留了希望的。在文章的结尾,夏瑜的坟上有一个花环,这个花环是谁送的呢?(提问8)

不会是亲戚送的,因为夏瑜是个造反者,那么就只能理解为他的同志,其他革命党人送的。这就给读者以宽慰:夏瑜的革命、死亡、思想并不是无人知晓的,还有人记得他,还有人再继续他的革命事业。

只可惜,这个花环并非鲁迅的原意,是鲁迅为“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而平空添上去的。鲁迅的本意,的确是对革命的未来比较悲观。

青年时代的鲁迅曾经历过医学救国和文学救国两个梦,但先后都被无情地打破。在《药》中,夏瑜之死没能唤起普通民众的丁点儿觉悟,启蒙精神更是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传统痼疾。作者对于夏瑜“震骇一时”的无谓“牺牲”,是抱着一种怀疑和反对的否定态度——流血牺牲固然慷慨悲壮、可歌可泣,但如果启蒙者死了,那么将由谁再去进行启蒙呢?

后来者该怎么做呢?

他告诫人们:“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鲁迅的这段表白,实际上强烈暗示着他“五四”时期的真实想法:因群众愚顽而造成“中国太难改变”的严酷现实,使他反对“震骇一时的牺牲”;主张以“韧性的战斗”去另辟蹊径,或许还能寻找出“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