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幸福感在社会发展中提升

幸福感在社会发展中提升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是社会发展的程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是能极大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持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的力度不断加大,致力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二、幸福感在社会发展中提升

(一)社会越发展,幸福感就越强

个人的幸福感既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一般来讲,影响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是社会发展的程度。

2011年联合国发布了国家幸福指数排名,排名的依据包括收入水平、教育机会和程度、医疗健康机会和水平、预期寿命、经济状况等。

最幸福的5个国家与最不幸福的5个国家的对比表

img20

从以上表格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的幸福感就越强。一般来说,穷国国民的幸福感比富国国民要低。为什么我们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提高人们的收入,改善民生?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在于能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就是能极大地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由于政治腐败,列强掠夺,近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落后、贫穷国家。据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水平44美元的2/3;中国人均占有钢铁为0.29公斤,同期美国为中国的1628.7倍;中国人均占有粮食约为美国的19.9%。所以,旧中国的国际地位很低,人们的幸福感也很低。

资料链接

弱国无外交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中,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在英美法的安排下,规定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

在民国时期,外交部长蒋廷黻的英语讲得非常好,在国际会议上,发言理直气壮,但是没有人听;日本外相的英语很蹩脚,言辞粗鲁,但是大家十分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很欣赏蒋廷黻,对他说:“你的英语讲得很好,发言很有道理,但是你的国家太贫弱,弱国无外交。”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经过几代人的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新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资料链接

六组数据见证中国社会大发展

1.GDP:从679亿元到40万亿元。

新中国第一个GDP数据是1952年的679亿元,2010年我国GDP达40万亿元,是1952年的589倍,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2.国家财政收入增长1336多倍。

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62.17亿元。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了83080亿元,是1950年的1336多倍,2011年财政收入将超过10万亿元。近年来,国家财政支持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的力度不断加大,致力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3.进出口总额增长2630多倍。

我国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27.6亿美元,增长了263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11年达到3.6万亿美元。

4.年均工资:从445元到37147元。

工资是百姓利益最直接的反映。1952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445元,而2010年达到37147元,增长了83.4倍。

5.贫困—温饱—小康:居民消费三部曲。

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是建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三部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为80元,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已达9968元,是1952年的124.6倍。

6.住房汽车:大发展。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条件直接影响百姓生活质量。1949年以前,我国城镇居民每间瓦房(土房)住3~5人的家庭占总户数70%以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住房条件逐年改观,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0平方米。汽车正走入家庭:1949年,全国民用汽车仅为5万辆,到2010年发展为1.4亿辆,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