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总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总体看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强调以下几点: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是第一位的。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产生探究的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综合性学习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总目标: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中,分三个学段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

1.第一学段(1~2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2.第二学段(3~4年级)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3.第三学段(5~6年级)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综合性目标的重点

从以上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可以看出,综合性学习特别重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它的目标定位与传统上的语文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总体看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强调以下几点:

1.强调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

开展综合性学习,学生的实践和亲身体验是第一位的。目标中用大量的行为性很强的词如“观察”、“搜集”、“策划”、“运用”“组织”等,强调学生必须具有实践行为。学生只有参与了这些具体的行为,才能产生具体的体验,才能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2.强调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综合性学习强调共同讨论,强调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其目的是着力于提供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3.强调综合运用

上述目标体现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结合,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体现了学习方式的综合,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各种学习方式综合运用的过程。

4.综合性学习强调探究,注重过程

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产生探究的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上述目标强调了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习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努力解决问题。同时,上述目标一般不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要求,主要指向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主要不在于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主动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主要不在于解决问题的结果,而在于能否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主要不在于活动中发挥多大的作用,而在于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和善于合作;主要不在于学到什么思想和方法,而在于能否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

5.强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热心参加(策划)校园、社区活动”,“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也要求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社会、国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