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积累材料

怎样积累材料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生应重视新鲜材料的积累,多留心社会热点,特别是涉及人性评判的新闻报道,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壹周立波秀》、《杂志天下》等。在材料的贮备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贮备思路和方式,那就是集中个人喜好的一点,务求参透,即有意识地重点积累一个方面的材料或一个人的材料。至于个别过激言辞,乃作者过于偏爱《红楼梦》所致,于文并无大碍。

第二节 怎样积累材料

一、活源之一——社会人生

考生应重视新鲜材料的积累,多留心社会热点,特别是涉及人性评判的新闻报道,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壹周立波秀》、《杂志天下》等。

二、活源之二——课本、读本

课本也是一个近在手边却极易被忽视,考生极为熟悉,资源丰富且取之不尽的材料库,但要求学生平时要多思考拓展学习,创造性灵活运用,触动灵魂,在前面第五章的“思想品悟与哲理感悟点滴作文”中有过详细阐述。

三、活源之三——课外阅读

平时要注意广泛阅读,丰富积累。博闻可开阔视野,不至流于偏颇孤陋;博闻可提升见解,不至流于浅见狭隘;博闻可丰富文采,不至流于枯燥单一。

如2010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熟悉》。

熟 悉

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

——《信心铭》(僧璨大法师)

我们惊叹太白清新飘逸的诗句,那是因为他熟悉中华的经典;我们欣赏朗朗(编者注:郎郎)悠扬婉转的琴声,那是因为他熟悉黑白的键盘;我们感叹哥白尼的发现,那是因为他熟悉浩瀚的宇宙

真正的智者不是博而不精的涉猎,那样只会庸人自扰。当心无旁骛地对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在熟悉中,万物法度便清晰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训诫。当百遍的“咀嚼”之后,才会熟悉文中意旨;当百遍的“消化”之后,熟悉才会让其义自现。

西方哲学家也说过“知道的越多,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越多”。熟悉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熟悉才会让人了解万物的法度。

当司马迁熟悉中华历史,才有了《史记》的不朽;当李时珍熟悉百草千方,才有了《本草纲目》的伟大;当纪晓岚熟悉经史子集,才有了《四库全书》的浩瀚。熟悉造就了华夏的辉煌,缔造了民族的昌盛,成就了伟人的不朽。

心无旁骛地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熟悉,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功绩。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止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停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冷嘲热讽的眼光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当对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

如果没有对文字的熟悉,他不会有巨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对汗牛充栋的经典的熟悉,他不会有深刻的认知,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熟悉,他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如果没有……

没有那么多如果,熟悉成就了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而他熟悉的秘诀,就在于心无旁骛地钻研。心无异,行才正,思才深。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熟悉,一把通向成功的钥匙,一块登上成功的阶梯。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的心无异,才成就了佛祖的大彻大悟。僧璨大师对佛法的熟悉,才有了“智者无为,庸人自缚。心若无异,万法一如”的劝世良言。

熟悉,万法一如。

[老师点评]当众多考生把熟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写作时,该文作者却跳出圈子,另辟蹊径,巧妙地把成功和熟悉结合起来,提出了“成功就是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观点,新颖而不失自然。尤其值一提的是作者精心选择的这几个素材,它不仅充分反映出作者阅读涉猎甚广的视野,更反映了作者对这几个题材驾轻就熟的飞扬文采,读之,既觉论证有力,亦觉如饮甘露。

[高分启示]立意新颖,知识渊博,素材新鲜,评论灼见。

四、活源之四——个人喜好

在材料的贮备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贮备思路和方式,那就是集中个人喜好的一点,务求参透,即有意识地重点积累一个方面的材料或一个人的材料。这种积累看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因为“务求参透”,重在“透”字上。“透”暗含三个方面的要求:对其人其事要了如指掌;能巧妙地将其人其事与任何话题勾连得天衣无缝;能选择最能论证话题的其人其事中的精华材料,所以,一般的考生都不敢涉此险境。但它的效果往往又是令人向往的不落窠臼、超凡脱俗、个性昭彰。

如2005年湖北高考卷《出入红楼》。

出入红楼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山峦,则《红楼梦》必是俯视群峰,岿然屹立的五岳之首。

如果缤纷多彩的文化巨著是一浪高过一浪起伏的波涛,那么《红楼梦》必是永不退却的最高潮。

如果灿烂明丽的文化瑰宝是仪态万千的美人,那《红楼梦》必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霎那间“六宫粉黛无颜色”!

此刻间,《红楼梦》横空出世,千古珠玑都黯然失色!

《红楼梦》打开了大观园的大门,让好奇的后人一窥当年封建王朝奢华辉煌的殿堂。曹公才华横溢,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如粒粒明珠嵌入其中;建筑设计侃侃而出,几笔勾勒出一个金碧辉煌的大观园;饮食医理无一不通,衣饰礼仪无一不全;洋洋洒洒如数家珍。曹公秉稀世之才,堪称语言大师。批阅十载,呕心沥血,字字看来皆是血泪,达到刘勰所言“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中真正的惜墨如金的境界。

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走进了《红楼梦》这座深宅大院;尽赏琳琅满目的珍宝。从人物情态,造词用句,诗句义理及暗伏的各种线索,隐喻的结局里,我不禁拍案惊呼;“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阅!”

走进了红楼,我尽弃瓦砾,只取明珠。于是不屑于搔首弄姿的呻吟之作;轻视愤慨激昂的大义之理;鄙视低吟浅唱曲折含蓄的小巧之文。把那素日尊崇的文人偶像都打入了冷宫,三千宠爱集于《红楼梦》一身。

初读红楼,只是将眼泪付与还泪的林妹妹,将愤怒加于狠毒的王熙凤,将怨恨付与软弱的宝玉,将不满施于夺爱的“冷美人”薛宝钗。看得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拍案而起,痛如椎心,便自以为入了红楼。

再读红楼,不禁赧然。从红学家的引导中我找到了林妹妹任性高傲的微瑕,发现宝钗宽厚体贴的好处,湘云豪爽天真的可爱,风姐八面玲珑的才干,袭人沉默温顺下潜伏的野心;睛雯风流灵巧,敢怒敢言的勇敢……

三读红楼,我更深刻地看到了世情冷暖流淌着脉脉温情。《红楼梦》是整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曹公是理性明智的,他创作人物是全面深刻的,既能看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也能看出包藏祸心的丑恶,所以大观园里的人物是生动的,栩栩如生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出红楼,才能领略全貌。拘泥于美景的一角,而我却忽视了整个森林。

走出红楼,我更看到了大观园外的奇景,那是怎样一片繁花似锦,芳草菲菲的春天啊!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出入红楼,故得待世之技,出入之理。

读书知出入

──评高考优秀作文《出入红楼》

杜抒

《出入红楼》可圈可点处颇多。

融审美情趣于“出入红楼”。文题所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论述,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一部“红楼”,倾倒几多后人,有多少专家学者毕其一生精力,还不能尽得其珍;而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能“入乎其内”,复能“出乎其外”,读“红楼”竟得诸多审美体验,实属难能可贵。赞红楼成就,叹曹公才华,评书中人物,抒读书感悟,或纵横比较,或精工概括,皆藏否有持,见解深刻,审美情趣盎然。──如此读红楼,读出如此境界,不能不令人称奇道好。至于个别过激言辞,乃作者过于偏爱《红楼梦》所致,于文并无大碍。

寓读书之理于“出入红楼”。谈读“红楼”的经过和感悟,以读“红楼”的感悟来诠释“读书须知出入之法”的诀窍。作者叙述了三读“红楼”对书中人物形象的认识过程──从初读“红楼”走进故事的人物而“潸然泪下”、“痛如椎心”,到再读“红楼”的人物性格多个侧面之再认识而“不禁赧然”,再到终于对作品人物塑造有了深刻理解而恍然乃至欣然。作者是在告诉我们:读书有了这一渐次而“入”的过程,方能“见得亲切”、见得深刻。然而这一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个否定与超越又或可称之为“出”。当然,“出”的最高境界应是“用得透脱”,而读“红楼”能读到“走出红楼,我更看到了大观园外的奇景”的地步,已属大不易。“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读书当如此。

显语文素养于《出入红楼》。文章上片评说“红楼”成就,既是“入”之所得,又是“出”之所感;下片抒写读书感悟,同样是扣“入”亦扣“出”:这是审题立意的功夫。开篇气势宏大,行文沉稳从容,收缩简练有力,于规整中见灵动,于缜密中见机巧:这是优良的思维品质和架构文章能力的表现。语言虽略存微瑕,但就整体而言,仍可谓生动流畅,凝练明快,整散有致,意蕴藏丰赡,遗词造句干净利落,表情达意畅快淋漓:这是作者的语言功力。

面对繁多驳杂的写作材料,明晰的分类翻新积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考生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材尽其用。

分类的标准不求一律,以方便区分记忆为要。分类积累的材料,要经常品读、思考,在把握材料的基本立意后,尝试将一则材料多角度、多层次解读,将几则同类或不同类的材料组合解读,看看能否翻新创意,独出机杼,这样一则材料可变身为多则材料。平时多做这样的尝试和训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和积累,在考场上方能临阵从容,奇思不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