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方法有哪些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教材,获得生动表象,丰富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使教学充满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直观性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要求和准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

教学原则既是人们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教学规律的反映,同时它也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教学原则体系

现阶段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这些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实现教学最优化,使教学效果最好,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原则,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功能。但各个原则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教学原则都有自己的基本理论和具体运用的基本要求与方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教学原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造。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反映客观事物真理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条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是由学校的性质和教学过程的根本特点所决定的,是教学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规律的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有助于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摆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的地位,促进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持教学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学的科学性是教学的思想性的基础。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知识武装学生头脑,才能为学生思想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认真钻研、深刻领会知识的本质。做到概念讲授要准确,原理论证要充分,逻辑推理要严密,列举事例要真实,技能训练要严格。此外,还要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各门学科的思想性是不同的,应根据它们的特点来进行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陶冶情操、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科目;数学、物理、化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中渗透着唯物思想与辩证法,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科目。因此,教师若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并联系实际,就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注重教学艺术和言传身教。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自然地将思想性包括在教学内容之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防止生拉硬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学用结合。这一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人类在认识和学习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及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因此,突出理论知识的教学是贯彻这一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训练,力求把理论知识讲清讲透。

(2)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基础,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教学中实际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社会实际、生产实际、科学试验实际和学生的知识、思想基础实际等。教学中联系实际要从学生的实际基础出发,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性质来决定。如社会学科一般是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以论证基本原则,分清是非界限,提高思想认识;自然学科以联系生产、科学试验的实际为主,用丰富的客观事实论证理论,并把知识用于实际,养成技能技巧。

(3)加强实践性环节,注重发展学生能力。教学实践活动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识于实际和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练习、进行实验、完成实习作业或参观访问,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实际锻炼,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教材,获得生动表象,丰富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使教学充满趣味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直观性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直观性原则是学生认识规律的反映。进行直观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学习抽象概念的困难,使学生易于理解教材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思维活动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般来讲,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①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它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②模拟直观:模拟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进行模拟,它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模拟直观能够弥补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使实物直观无法使用的缺憾。③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以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讲求实际效果。直观教学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以达到掌握科学概念的手段。因此,直观教具的选择和运用,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直观教具,数量不宜过多,重要的是取得实效。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2)慎加选择,注意典型性。直观教具的种类很多,教学中选用何种直观手段,既要考虑教材的特点,又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代表性和典型性。一般来说,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多采用实物直观,若采用模像直观,宜用鲜明、美观、新颖和结构比较简单的教具为好。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教具时注意指导,启发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等。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使教学过程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以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启发性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学记》中又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2]启发性原则是由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和特点所决定的,反映了教学规律的综合要求,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培养方向。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习动机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方法很多,但根本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知识的价值(其所蕴含的情、趣、意和境的因素),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教学,使教学起到娱目、动情、激思、励志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的动机、积极性受其理想、兴趣、愿望、情绪、态度等多种因素支配,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教给他们一系列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学校要求尊师爱生,坚持教学民主,使教师在和谐的气氛中教、学生在心情舒畅中活泼地学,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教师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5.循序渐进性原则

循序渐进性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的进行,它要求教师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有次序、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这一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认知顺序之间的矛盾关系。

循序渐进性原则是由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所决定的,反映了学生认识规律的要求。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有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使知识结构与学生认识结构相统一。

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要求:

(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进行教学。课程标准是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顺序的反映,并且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上。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做到每个教学环节上涉及的知识都前后衔接并准确无误,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课程标准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认识发展,但主要是按照内容编排要求制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使之长久保持在记忆中,需要时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再现出来并加以运用。这一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学习新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关系。

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所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贯彻巩固性原则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增长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形成技能技巧。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的前提,没有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巩固的。教师首先应当保证所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坚持少而精和启发式教学,并尽可能联系学生已学知识讲授新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努力让学生学懂学会,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一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安排巩固工作,可以提高巩固的效率。教师应当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重视复习和组织好复习,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但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除了常见的各种书面作业外,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当本着对儿童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地安排巩固工作,反对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

7.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又称为可接受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准备状态,并能为他们所接受,同时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起点激发、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量力性原则是由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贯彻量力性原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自信,促进学生富有成效地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贯彻量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关键期。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学素养,及时掌握心理学的新进展,把握学生发展的阶段和周期,这对于教师正确理解和贯彻量力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教师要具体地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把握发展的阶段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以此作为选择教材和教授方法的出发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很难有稳定、确切的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心理学揭示的普遍规律和对学生的具体研究,由教师自己来把握,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解决的问题。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因材施教原则在客观上要求正确处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学生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关系。

因材施教原则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个别差异的事实与教学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内在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有助于教学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为国家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学习成绩、学生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情况,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还包括尊重差异,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在学生达到基本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以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

(3)面向每一个学生。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但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而且要打破常规,针对学生的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还要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一般来讲,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手段,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方式和手段。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是一种方法体系,是教学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我们结合教学方法分类的一般观点,从小学的教学实际出发,把我国目前的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1.以语言媒介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为媒介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的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方法。讲授法一直是教学史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形式。这几种形式都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师采用这些方式,要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要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富有激情并注意语言的艺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容易导致注入式的讲授。

(2)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谈话法的形式,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来说,有引导性的谈话、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巩固知识的谈话和总结性谈话。无论哪种形式的谈话,都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谈话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发挥谈话法作用的关键所在。

运用谈话法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谈话主题的内容深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要灵活掌握谈话技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留有思考余地;对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扼要,忌模棱两可及暗示性;要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好谈话总结等。

(3)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首先要确定有价值的题目,同时教师要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材料、认真准备讨论意见、拟定发言提纲;讨论时,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并就问题实质的分歧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并指出需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4)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又称阅读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的特点是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因此,在运用读书指导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读书;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防止读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如课堂讲授、朗读、组织读书报告会、讨论会、讲演会等指导学生阅读。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1)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通常和讲授法、谈话法等结合使用。演示按教学的要求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单个事物和现象的演示;二是对事物或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演示;三是进行有关事物或现象的演示实验。

运用演示法时,要有明确的演示目的和演示对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做好演示教具等演示准备,演示时要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活动,并尽可能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以形成正确的概念和表象;配合以讲解,引导学生全神贯注于演示对象,并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演示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及时地根据观察结果做出结论。

(2)参观法。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自然界和其他社会场所,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它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并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密切地联系起来。

运用参观法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重点和地点,并做好充分准备;参观时,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组织并指导学生参观;参观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把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善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1)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是各科教学中运用的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由于学科性质、任务的不同,练习种类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语言的练习(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解答问题的练习(包括口头和书面解答问题)、实际操作的练习等。

运用练习法时要明确练习目的、精选练习材料、把握练习“度量”、加强方法指导、合理分配时间、分量、次数,并在练习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练习方式要多样,练习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的良好习惯。

(2)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是理科教学的显著特点。

运用实验法时,教师要做好计划准备工作,如编制出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将学生分组、准备与检查实验用品等;要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明确实验题目和任务,规定实验操作程序,做好实验检查与总结等。

(3)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作业法与实验法、练习法相比,其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创造性更强,但这一方法受条件制约的局限性较大。

运用实习作业法,教师要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包括制订好实习作业计划、选好地点、准备好仪器设备等;在实习进行中,要加强指导,帮助实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并为每个学生做出公正、客观的评语。

4.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利用一定的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自主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以自主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

欣赏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它寓教学内容于各种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之中,以唤起学生想象,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欣赏法一般包括对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道德行为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

教师在运用欣赏法指导学生进行欣赏之前,要讲述或讲解某种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故事或轶事等,以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或通过声调高低、面部表情及动作表情的变化等,给学生以暗示,激发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个别差异,尤其要对欣赏能力低的学生进行耐心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欣赏水平,但切记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科学、有效地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并能综合考虑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连接起来,使这些教学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条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方法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可分为若干个层次。在教学中,要分析教学目标的性质、特点,从中寻求恰当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目标强调的是新知识的传授,则可注重采取讲解或讲授的方法;如果以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学科其知识内容是有根本区别的,因此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学科的性质及其教学目标当然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另一方面,同一学科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其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这也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特征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需要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主要包括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与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学技能、个性与特长、教学艺术与风格特征、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等方面。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5)依据教学的环境条件。教学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学校教学设备条件(信息技术条件、仪器设备条件、图书资料条件等),教学空间(教室、场地、实验室等)和教学时间条件。教学环境条件的优劣对教学方法功能的全面发挥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会更进一步开拓教学方法的功能。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2.教学方法的运用

(1)树立整体观点,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因为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不是仅靠一种方法就能完成的。教师应当树立整体观点,根据教学的具体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实现了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相互配合,体现出教学方法运用的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从而达到发挥教学方法组合的整体性功能的目的。

(2)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都必须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即要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

(3)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处于变化之中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机智地运用教学方法。一方面,备课时要尽量估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灵活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方案;另一方面,在上课过程中不要被事先设计的方案所限制,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尤其是在面对教学当中出现的意外和突发事件时。这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