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和兔子在一起

我和兔子在一起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猜测到验证,从孩子们一开始就认为兔子只吃青菜、胡萝卜,到后来发现小兔子也喜欢吃其他的东西,孩子们在一次次疑惑、惊讶、喜悦中感受到“我和小兔在一起”的快乐。原来小兔子不仅喜欢吃青菜和萝卜,还和小朋友一样喜欢吃巧克力和面包,真有趣啊!

我和兔子在一起

一、教材与教法分析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是一首幼儿耳熟能详的儿歌,儿歌中的主角——外形可爱、性格温和的小兔子,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面对孩子们熟悉的小动物,如何进一步挖掘教材,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小班幼儿,通过成人讲述、观看视频、欣赏图片等途径已经对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兔子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毛,它有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三瓣嘴,喜欢吃青菜和萝卜,还有小兔子很害怕大灰狼等等。但是幼儿的这些经验都是零散的、被动的,甚至有些是绝对的,如:不是所有的小兔子都是白色的皮毛,红色的眼睛,小兔子爱吃的食物并不只有青菜和萝卜,居然还喜欢吃巧克力和面包等,这些新的发现对幼儿甚至包括我这个成人无疑都是一个欣喜,拓展了视野。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认识到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认识兔子”首先要观察兔子,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我购买了三种不同毛色的兔子,通过让幼儿找小兔子做朋友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亲近、观察、抚摸、发现、了解小兔子。一方面,我从情感激励出发,让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小兔子,并说说喜欢小兔子什么方面,从而比较这三种兔子的异同,发现三种兔子的眼睛颜色和兔子皮毛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从操作验证出发,为小兔子准备多种食物,让幼儿给小兔子喂食并观察兔子喜欢吃什么。从猜测到验证,从孩子们一开始就认为兔子只吃青菜、胡萝卜,到后来发现小兔子也喜欢吃其他的东西(巧克力、面包等),孩子们在一次次疑惑、惊讶、喜悦中感受到“我和小兔在一起”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喜欢亲近小兔子,初步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兔子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各一只。

2.面包、橘子、胡萝卜、青菜、巧克力,箩筐若干。

3.“兔子”教学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趣

今天,小兔子来我们幼儿园做客了,我们去和小兔一起交朋友、做游戏吧!

(二)观察兔子,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小兔子。请你用眼睛仔细看看,小手轻轻摸摸,你发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你喜欢小兔子吗?

2.集中交流:小兔子们要安静地休息一下,我们也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坐到老师身边来吧。

3.提问。

(1)刚才我们看到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谁?(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你发现了什么?

(2)你喜欢小兔子吗?你喜欢小兔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3)小兔子的耳朵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用?我们来学学小兔子的耳朵。

(4)小兔子眼睛是什么颜色?都是红色的吗?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发现了小白兔的眼睛是红色的,小黑兔的眼睛是黑色的,小灰兔的眼睛是灰色的。

(5)你还喜欢小兔哪里?为什么?(依次了解兔子的腿、嘴巴、尾巴等)

4.小结:兔子很可爱,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小兔子,也发现了小兔子很多秘密。适时教授儿歌:

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的耳朵三瓣嘴,短短的尾巴四条腿,蹦蹦跳跳我喜欢。

(三)给小兔喂食,了解小兔的生活习性

1.小兔的肚子饿了,我们可以给小兔吃什么好吃的呢?小兔还会想吃其他什么东西呢?

2.我这里也准备了些好吃的,看看有些什么?(出示面包、橘子、胡萝卜、青菜、巧克力)

3.你们觉得小兔子们会喜欢这些东西吗?那我们去试试吧!

4.幼儿自由给小兔子喂食。

5.集中交流:我们发现小兔子爱吃什么?还吃了什么?原来小兔子不仅喜欢吃青菜和萝卜,还和小朋友一样喜欢吃巧克力和面包,真有趣啊!

我们下次再带一些其他东西来给小兔子吃吧!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和小兔子做了朋友,那你们知道小兔子最大的本领是什么?是怎么跳的呢?(个别幼儿示范)

2.那我们就学小兔子跳一跳吧!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围绕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而设计并展开教学的,孩子们在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获得新的经验,活动效果较好。

(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学习不再是原有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围绕“你喜欢小兔子哪里,为什么”和“小兔子喜欢吃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并自由地探索、表达与表现,教师只需要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提升、整合幼儿的经验,为幼儿的探索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保证每一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二)注重活动的整合

在活动的实施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幼儿的多元化智能的表现,关注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状况。在活动中,我充分注意到每一领域的综合教育作用,以及不同活动间的互动与渗透。如认识小兔子时注重对颜色、数量、长短、形状等数学的渗透,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

(设计者:朱黎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