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像妈妈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像妈妈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好的老师,不仅能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喜欢上幼儿园,还可以让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同时还能减轻父母的焦虑。当孩子入园后,发现老师并不像妈妈一样看待自己,且老师的眼神和处事方式完全不像妈妈,加上对陌生环境焦虑和需要适应集体生活,他们就会进一步加大恐惧感。同时,孩子还体会到父母在说谎,是妈妈把自己推给老师的借口,使亲子关系受损,导致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话,反而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

场景1 像妈妈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对于即将开始的幼儿园生活,家长们通常是既有期待,又有不舍,同时还有稍许的忐忑。毕竟,3岁左右孩子,一下子要一个人面对陌生的、没有家人的集体环境,终归会有一个不适应的阶段。

有不少家长为让孩子能尽快适应,提前数月就开始做各种准备了。不仅准备好孩子衣服、姓名条,还主动训练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自己大小便、独立吃饭等自理能力。很多非常有心的父母,还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认识老师和熟悉环境。

有些家长还经常和孩子聊聊幼儿园里面好玩的事情、教室里新鲜玩具及图书、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等,让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心理。同时提前和孩子约定,早上妈妈送你去幼儿园,晚上一定会把你接回来等。

可问题是,若你对孩子说“幼儿园可好玩了,天天玩玩具,而且老师也特别好,就像妈妈一样,会特别爱你的!”那就可能会自找麻烦了!

为什么强调老师像妈妈一样好,会对孩子入园适应期带来副作用呢?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孩子真正社会化的开始。在3岁以前,孩子的社会化只是在家庭“微社会”中得到初步认识,初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生存技能,以适应下一步的社会生活。当孩子走入幼儿园,等于脱离了家人保护,进入了一个相对有限、且有安全保护的“小社会”。

孩子用三年时间,顺应了自己所生活的家。当进入幼儿园,等于被父母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其中还充满各种未知的、不稳定的因素,肯定会本能地感到恐惧。若孩子安全感充足,就会较快地适应这个转变过程。反之,由于分离焦虑、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与同龄人的大量社会性交往,会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并抗拒去幼儿园。

不能否认的是,孩子爱上不爱上幼儿园,最核心、最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是孩子能否遇到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好的老师,不仅能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喜欢上幼儿园,还可以让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同时还能减轻父母的焦虑。

可这样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你的孩子遇上了,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大幸!

对于幼教老师来说,她们也是正常的人,有自己的家和自己生活,不可能100%把心思用到孩子身上。若再遇到一些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自然会反映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你想让这些老师抛弃俗念和烦恼,一整天全心全意地当几十个孩子的“妈妈”,很难。另外,由于孩子众多,老师也不可能把精力放到一个孩子身上。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老师,能尽职尽责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老师像“妈妈”一样对待自己孩子,恐怕也是奢望。

若不能保证老师会像妈妈一样,那你上面对孩子的说法,就需要仔细斟酌了。也许,正是由于父母不恰当的说法,引发孩子对幼儿园失望。当孩子入园后,发现老师并不像妈妈一样看待自己,且老师的眼神和处事方式完全不像妈妈,加上对陌生环境焦虑和需要适应集体生活,他们就会进一步加大恐惧感。同时,孩子还体会到父母在说谎,是妈妈把自己推给老师的借口,使亲子关系受损,导致孩子不相信父母的话,反而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因此,父母这种想当然的“心理”辅导,就真的起到负面的作用了。

其实孩子喜欢上幼儿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孩子是否从家庭中汲取了充足的安全感。若孩子安全感不足,建议先帮孩子补足安全感,哪怕晚一点上幼儿园,也不会对孩子造成损失。

如果由于条件问题,必须上幼儿园,则家长需要更多的耐心,接受和认同孩子情绪和感受,而后再进行引导。比如,告诉孩子,有一些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也是躲不开的,父母会帮助你应对和适应这些困难的。要知道,学会面对现实,并调整自己,这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必修课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