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发展的引导

自主发展的引导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主发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我发现,呵护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关注各种不同的质疑。上述教学片断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语文课上,它让我不得不佩服学生探究的勇气、创造的智慧、宽广的知识背景以及无穷的想象力。

第二节 自主发展的引导

自主发展,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质疑、自主监控评价、自主反思总结、自主调整完善等实践活动,实现高效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

自主发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引导。自主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一般表现为:导趣,即根据教学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动机、愿望和需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导向,即根据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发展实际,确定自己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解决“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导法,即指导学生具体设计、规划学习的程序,探索学习的方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导控,即指导学生实施学习规划,突破学习障碍,攻克学习难关,完成深层探索和训练,并时时监控评价,解决“学得怎么样”的问题;导思,即指导学生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自我调整,解决“还应怎样学”的问题;创设发展条件,即包括宽松民主又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充裕的自主时间和机会,提供自主发展必备的训练材料,不断给学生有效的激励和指导等。

我曾在学生中就教师教学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5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得已经很清楚了,没有问题可问。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老师把要讲的内容分析得很透彻,并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为此,教师必须清楚的是,在一节课上,哪些东西是要讲透彻的,哪些东西是有所保留而不必说尽的。这些没有说尽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所设置的诱饵,给学生的思维埋了一段“导火索”。让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课后,还能认真地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才会慢慢增强。

一、呵护质疑能力

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学生的智慧,需要学生的勇气,更需要教师的信任。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情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为此,面对学生的各种质疑问难,教师必须以宽广的胸怀给予真诚的包容,以民主的方式和平等的态度给予热忱的关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自如地质疑,毫无拘束地发问。我发现,呵护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关注各种不同的质疑。

首先,要关注幼稚的质疑。由于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审美情趣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看法也高低不一,对文本提出的质疑也就不可能相同。这时,教师应充分予以重视,既要给予鼓励,又要适时加以引导,让他们品尝到质疑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其次,要关注偏离教学中心的质疑。一般说来,质疑大都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而展开,但教学中常常有意外情况发生。此时,教师应巧妙地将偏离教学中心的意外问题通过一番引导转到中心问题上。同时,对那些提出偏离中心问题的学生不采用回避、批评或威胁的态度。教师的循循善诱,不着痕迹,是对学生的鼓励;教师能迅速抓住学生问题中的合理因素加以利用,巧妙引导,是对学生的一种示范。

再次,要关注错误的质疑。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其所提问题的质量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面对错误的质疑,教师应给予及时的答复。如果一时无法解答,也应敢于承认,事后释疑。学生的质疑即便是错的,也是因为知识尚有缺陷而造成的偏差,这是正常的。

最后,要关注教师难以回答的质疑。每一个学生都是蕴含丰富潜能的个体。随着对文本理解的不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变得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情感体验变得细致入微,质疑问难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作为教师,肯定也有在学生面前败下阵来的时候。此时,教师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当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在语文课堂上,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群会思考、会提问的学生,因为他们能让我的课堂时时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堂五年级的随堂课,我执教的是《我躺在波浪上读书》。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很出色,提问也相当精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文中的“抄起一瓶矿泉水的”的“抄”字。

学生问:“中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关于‘拿’的词语有很多,文中为什么选择了不常用的‘抄’字?”通过查字典,学生明白了:“抄”同“绰”,解释为“匆忙抓起”。文中的导游为了给眼睛里进了海水的“我”冲洗眼睛,所以要匆忙抓起地上的矿泉水瓶。

学生自发地提问、自动地查阅字典、自主地解决问题,不由得让我心生敬意,备感欣慰。

上述教学片断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语文课上,它让我不得不佩服学生探究的勇气、创造的智慧、宽广的知识背景以及无穷的想象力。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在语文学习中,只要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不断促成学生的自主发展,就一定能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生命力张扬起来。

课堂教学中,学生若能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不是一句空话。

经过几年的课堂实践与不断摸索,我认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质疑问难的能力可以从“保护——培养——评价”这三方面进行操作。

首先是保护。学生的质疑意识是其最终形成质疑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绽放这智慧的火花,鼓励学生积淀这创新的潜质。也许,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这些别出心裁,有了这些异想天开,才搭建起了通向创造殿堂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尊重学生。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应当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维劳动。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比较幼稚或错误的问题,教师决不能轻易或粗暴地扼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一时解答不了,就应该坦然承认、实事求是。任何人的所知都是有限的。教师以此为契机,方能“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向教师、向书本、向所有未知领域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理解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想法,理解学生的表达和思维。教师需要在课前的备课中预设问题,课中及时梳理、归类,课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没能解决的问题。总之,教师要确立一个宗旨:不管通过什么途径,都要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尽可能得到满足。

第三,悦纳学生。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欢迎学生随时提问。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随便打断,那么,结果往往是当老师把课讲完,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学生的好奇与激情已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提倡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就应该没有时间的限制。语文课堂本就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那是一个平等、宽容,且充满艺术的地方。

其次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和技巧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要求教师在一堂又一堂的语文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这个过程是教师研究学生学习状态的过程,更是教师在实践中增强自己课堂调控能力的过程。

第一,培养学生“发现”的能力。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作好示范,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学生一旦领悟了“发现”的诀窍,他们就会主动地求学。这时候,教师就要加以引导: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作品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与写法;可以通过揭示文章中的矛盾现象,进一步提出几个“为什么”;可以通过进行多种对比,包括课堂内外、新旧体验、不同思维之间的异同点,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讨论”的能力。

讨论,就是由教师按课文的重点、难点、特点、疑点设计讨论题或者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组织他们进行讨论。特别是真正意义上的各方思维的碰撞,形成立体式全方位信息传递,是组织“讨论”的关键点。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倾听,适时追问;归纳学生答案,发现火花;鼓励学生争议,营造氛围。

课堂中,讨论绝不是教师和优秀学生之间的对答,也不是草草过场的小组活动,而是学生倾听每个同伴的话语,在追问中,让思维走向具体的生命成长的体验。在教师精当的归纳中,学生可以分享同伴思维的闪光点。当然,学生还可以大胆地向文本和同伴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争议的课堂氛围中,让文本的内涵得到揭示,让师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得到发展。为此,我对每一次的讨论都不敢懈怠,及时反思总结,并努力使之贯穿在自己整个的教学生涯中。

再次是评价。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能够比别人强,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当一个人的才能为他人所承认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尊和自信。

对于学生提问的评价,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几点:

第一,评价不同类别的学生,应分层实施。教师要努力地让各部分学生都有向上突破的更大空间,从“想提问——能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入手,分层评价,从而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第二,评价采取不同的方式,应百花齐放。评价中,最常见也最能产生即时积极效应的,恐怕是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它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

此外,教师还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评价、伙伴互评和自我评价。因为小组、同伴的评价往往更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更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更利于发挥评价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激励性。

第三,评价超越认知水平的内容,应鼓励求异。在大部分学生掌握提问方法的范围内,可以常规问题为参照。而对于那些超出学生年龄水平或知识能力以外的问题,教师应当突破标准参照,允许不完善,鼓励有创新。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及时记录“创新问题”,并定期将“问题”汇总,定期展示,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提升探究精神

探究能力包括探究精神、探究方法和知识储备。其中,探究精神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究问题活动的主动性以及获得探究体验的愉悦性,它可以使人始终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向往和兴趣,是人生发展的潜在动力,可以一生受用。因此,提升探究精神应该作为培养探究能力的突破口。

质疑,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有时,提出一个好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好问题更重要。但面对许多课堂蜂拥而来的“说说你的看法”、“你是怎么想的”,我却看到了部分学生积极思维背后的凌乱,也看到了部分学生的无所适从。毕竟,这是一群还不具备严密思考能力的学生。我以为,课堂内的学习应当从单纯的质疑向着更进一步的探究迈进。结合课堂学习任务,结合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灵活的探究性学习就迫在眉睫。

在开展质疑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把质疑的种种思路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一种精神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发现了一些质疑的思路。

查异。查异,就是检查。发现作品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并从这些情况出发,进而提出问题。

在执教《茉莉花》一课时,有学生就对文中的句子“枝尖上鼓出了花蕾”产生了疑问:“花蕾怎么可以‘鼓’出来呢?可以换成‘钻’、‘冒’吗?”

很显然,查异是质疑的基础,也是质疑的关键。只要找到了课文中不同于一般的地方,问题自然就摆在面前了。问题摆出来了,阅读也就深入下去了。

揭拗。揭坳,就是揭示文章中的矛盾现象。如果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就会发现有些文章的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确实存在有某些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

教学《苏武牧羊》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苏武明知匈奴王决不会放他回国,可在牧羊的时候,他为什么总是“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归祖国?”

可见,善于从文章中发现这样的矛盾现象,并就此进一步提出几个“为什么”,确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比。对比,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过程。世间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有了比较才能鉴别,有了鉴别才能更好地认识。

课文《牛角尖里的老鼠》中第二次出现“英雄”一词时加了双引号。学生在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了出来。

一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的提出,激起众多学生的极大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结合这些教学中的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开始积极地探索质疑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究精神。

首先,要架起生活与书本的桥梁。

语文教学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活动,而生命成长需要广阔的时空。架起生活与书本的桥梁,自然是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生命时空的重要一环。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好教科书的作用,创造性地使用好教科书。

课文活动化是基础。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当老师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学习的巨大资源库,学生们就会迸发出探求的热情。

在教学《沙滩上的童话》一课后,我和年级组的老师们直接把学生带到了大宁灵石公园的沙滩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能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孩子们欢呼雀跃。在沙滩上,他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垒”,什么是“筑”,什么是“插”……他们也将心中的童话倾注在那细软的沙子里,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创造”旅程。

将课堂转移到社会,学生就能亲身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实践体验的乐趣。在大自然中,他们玩耍,他们创造,他们体验,他们获得。这一切的一切,远比课堂单纯的讲授来得更为真实,更为丰富。

活动专题化是拓展。我曾参与策划了整个年级组的“小脚丫走天下”系列活动,结合《鱼化石》、《放风筝》和《春天来了》等课文,继沙滩活动后,又带领学生参观了金山钢铁厂和上海博物馆,还在广场上放起了风筝。我和老师们共同设计了一本活动手册,让学生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这也为生活与书本的结合提供了依据。

其次,要拓宽思考与探究的视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然也应当是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应是学生思维放飞的地方、智慧开掘的地方、自我重构的地方、身心愉悦的地方,是一个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逐渐成长的地方。教育的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在师生共同探究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发展能力、健全人格的。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参与一切教学活动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利。学生有了这三种权利,才能真正实现自主体验、持续探究。学生有了这三种权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人文关怀。

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关怀,他们才会在课堂中释放自己,才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思考、质疑、探究,才能实现在文本中感悟,在情境中想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实现。

第一,削枝强干,敢于取舍。

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之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把握每单元的知识、能力要点,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舍去些内容,为拓宽学生探究视野赢得了时空。例如,在钻研了教材之后,我会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着重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体验。

《赞美的掌声》一文围绕崇高的体育精神——公平、公正,以及友谊和健康来阐述体育场景。教学时,我紧扣“球员在必胜的情况下,为了对方守门员的意外跌倒而放弃打门是否值得”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教材的取舍,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讨论赢得了时间。

第二,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已有的阅读经验越发丰富而充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捕捉,并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童年的朋友》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略带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

文章的第三节是围绕“形影不离”来写的。教学时,我把这节又分成了两部分,前一部分很明显写的是“我”和小熊形影不离,那后一部分呢?学生通过一遍遍的朗读,终于体会到了,作者通过“我”对待小熊先后不同态度的对比,回答了刚才关于为什么会改变“练拳”计划这个问题。尤其是,箐箐在语言表述时,说出了“我”的后悔。其实,这表明了她读懂了这一小节中最后一个省略号的作用。这个时候,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我”会怎么想,学生的表达就能水到渠成。

有的说,“我”真是后悔啊。有的说,“我”真是不应该啊!有的说,“我”为自己拿小熊当沙袋而感到难为情。还有的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这样对待小熊……

教师与其忙忙碌碌地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评论或材料并精心组织传授给学生,倒不如着眼于课文原有的材料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获得体验。

三、促进自主发展

鉴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始终将学生的自主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将引导兴趣、引导质疑作为教学的切入口。

我一直这样认为,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并有了质疑的渴望后,学生就能发言踊跃,就能思维活跃。这也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于是,我十分注意在教学中及时抓住学生课堂讨论中的闪光点。

有一次,我接受了区教研室的任务,赴江阴市参加一个教学研讨会。

研讨会上,我执教人教社出版的第五册教材中的《灰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句中加入“欢蹦乱跳”一词的准确性,在教案中,我设计了换词练习:“想一想,要是把‘欢蹦乱跳’换成‘乱蹦乱跳’行吗?”谁知道在上课时恰巧有学生将句子读成:“它们在枝头活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我立刻抓住这一点,问:“句中为什么不用‘活蹦乱跳’,而要用‘欢蹦乱跳’?”

学生通过比较,理解了这里是为了强调灰雀在大自然中是自由的,是快乐的。随后,我再引导他们将“欢蹦乱跳”与“乱蹦乱跳”的词意及用法作区别,学生经过讨论,知道了“欢蹦乱跳”强调“欢”,“活蹦乱跳”强调“活”,而“乱蹦乱跳”则表现了“乱”,杂乱无章,很没有规则。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更为透彻了。

在课堂中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中的闪光点进行灵活机动的教学,有时会暂时打乱教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有时需教师随机地改变教案设计,但学生对自己所需解决或所要纠正的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和及时的更正,他们的积极性会在这一次次的心满意足之后大大地调动起来。

当然,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只是上好课的第一步,如何引导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探求知识,积极求学呢?我又带领他们向第二步迈进,那就是,大力提倡学生在学习思考中多提问。

学生一旦打开了思维的大门,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向更深一层次发展。指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求知欲的形成。刚开始,由于孩子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可能会提出些幼稚或错误的问题。作为教师,决不能轻易或粗暴地扼杀这娇嫩的幼苗。这时,特别需要教师及时教给学生如何提有价值的问题的方法。

我曾尝试着上了一堂研究课《松鼠的尾巴》。在教学时,我比较刻意地将如何提问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第二节时,我示范提了三个问题:

(1)作者是通过什么事写松鼠尾巴的用处的?

(2)松鼠妈妈为什么只对小松鼠说“笤帚就在你身上啊”?说完就出去了呢?

(3)为什么在写小松鼠找笤帚时用上“找遍全身”、“最后发现”这些词语?

然后,让他们自学第三、四节,试着提问。聪明的学生有了提问的例子,便举一反三,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

(1)为什么第二次松鼠妈妈要把小松鼠尾巴的用处直接告诉他?

(2)松鼠妈妈对小松鼠说:“乖乖,盖上你的被子!”这次,为什么小松鼠“马上明白了”呢?

(3)能否把“它把毛茸茸的大尾巴盖在身上”改成“它把毛茸茸的大尾巴披在身上”?

有了这样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便逐步趋向正规,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渐增强。

然而,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他们要接受知识、学习本领。在此期间,他们的犯错是难免的。自然,这也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但教师决不能轻易地放过这一点,要随时做到准确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中的失误点。

特别是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没有受过严格的训练。这时,教师能及时地指出其错误并能准确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中的失误点,对培养孩子口头表达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刚入学的孩子常常以只字片语代替回答,语言表述总是很不完整。

老师问:“什么叫争着?”

学生举手回答:“抢着。”

老师问:“文中写争着干什么?”

学生回答:“照相。”

每一次,我都十分耐心地告诉他们要完整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如:“争着就是抢着。”“文中写争着照相。”

这些要求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我认为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更多的时候,学生会无意识地在语言表达中出现用词不准确的现象,教师必须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指出。尤其在指导造句时,对教师这方面的要求就更高。

教完《称象》一课后,我指导学生用“议论”造句。

有学生举手说:“总经理的话大家议论议论。”

很明显,语句不通。我提示了这位学生:“总经理的发言引起了——”

她马上接了下去:“大家的议论。”

谁知又有学生举手说:“对总经理的发言大家议论了起来。”

我告诉学生:“老师教给你们一个词语——议论纷纷。”

聪明的孩子马上领悟了,说:“对总经理的发言,大家议论纷纷。”

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知识是一大任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又是一大任务,指正学生错误也是一大任务,它可以避免学生走入误区,尽快掌握正确的方法。这是不容忽视的。

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进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潜力、课堂教学的魅力。近年来,我更多追求的是学生语言训练与体验感悟的高度结合,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才智、发展学生的学力、发扬学生的个性。

首先,通过课内发展,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这片主阵地上,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以及语文的终身学习意识与能力。

第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学生和教师都会有茫然若失的时候。而孩子们面对网络、报纸等各类信息,通常更多的是照单全收。语文学科应该是担负起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能力的责任,体现新时代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要求。

《海底世界》是一篇经典的常识性课文,海底的神秘和惊险是学生永远的目光聚焦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为课文教学服务,我相信,那一定会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于是,课前,我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并围绕海底世界一个方面整理出重点内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的能力。

随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强,我就要给予他们更坚实的拐杖,更广阔的实验田。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卡片,在课内让学生及时积累归纳、及时自我品味,力图使学生的体验更扎实、感悟更开放。

执教《赞美的掌声》一课时,我设计了“点点滴滴”学习卡,安排了用一个词语写下对文本的感受;摘录一句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写一段新闻报道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等内容,将学生的语言表达、体验感悟融在其中。

语言的训练就是在师生的共同学习探讨之中,悄无声息地、不知不觉地进行着。

其次,通过课外延伸,追求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语文教学不应当仅仅着眼于学生课堂内的体验。学生课外综合能力、个性等展示,也应当成为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的关注视野。因此,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在课内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就必须帮助学生在课外学会自我迁移、自我运用。

第一,自我选择、自我设计。

引导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语文教学真正追求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更高层面上则是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个性上的完善。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逐步让孩子感受到听说读写在生活中的价值,也让学生看到自我展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仍以《海底世界》为例,当课文内容被学生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收获时,我就组织学生自主选择综合练习。我为他们提供了三条建议:

第一,仿照课后表格,制作一张海洋动物资料卡;

第二,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海洋生物,写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

第三,抓住某个特点,向自己的好朋友介绍一组你所了解的海洋生物。

这三条建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了平台,他们在课内的综合活动“海洋博览会”就是在这样一种水到渠成的时候开始的。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能力也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自我迁移,自我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不可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问题,当然也不应当仅仅满足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语文教学应当将学生的课内生活与课外生活、校内生活与校外生活、现在生活与未来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课堂上掌握的语文知识,为更加广泛的生活提供能力的迁移与支持。

因此,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话题,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借助教材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打开窥视知识殿堂的扇扇窗户。语文课堂只有成为学生生活的“镜子”,才会构成对学生的永恒诱惑;也只有当学生的求知欲被唤醒时,实现知识、方法乃至能力的自我迁移、自我运用才会变成可能。

语文教学,迸发的是教师的激情与机智,展示的是学生的才情与个性,完善的是学生的自我与生命。而语文教师,则是这个展示才情与个性,完善自我与生命的舞台的设计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年实践使我深信:语文课堂,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应当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品味语言文字之美,体验语言文字的精深;应当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和伙伴共同推敲、追寻、释放疑惑……

语文教学的真正生命力即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