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分到分的进步

从分到分的进步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着小伟的进步,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在班长热心负责的带动中,小伟上课听讲和课堂练习的确有所改观。从第一次和家长沟通后,我和小伟妈妈的接触也逐渐频繁起来,或家访,或短信电话交流,调整孩子的作业量和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分享着孩子点滴的进步。建议家长鼓励小伟一次性完成作业,根据他的喜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家长一段时间的配合,小伟的作业几乎能按时完成了,字迹也渐渐整洁些了。

从32分到64分的进步

——小学生学习困难辅导

上海同济黄渡小学 董志玲

作业潦草的“小拖拉”

小伟,一个三年级男孩,看上去比较清瘦,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似乎永远也站不直的双腿、挺不起来的胸脯,和那双亮晶晶的小眼睛。他说起话来嗲声嗲气,较顽皮,贪玩任性;上课爱自顾自地玩弄文具,作业是边玩边写,时间拖得很长,常不按时完成作业,没有时间紧迫感;作业本上字迹潦草,不易辨认;课桌的抽屉里课本、作业、试卷、点心、牛奶等堆放得非常凌乱,上课听写时常找不到本子;与同学的关系良好,不在乎老师的批评。

小伟一家祖孙三代居住在一起,自小备受祖父母的呵护。父亲是驾校的教练,爱打麻将,回到家的时间通常比较晚;母亲的工作是“三班倒”,对孩子的管理比父亲多些,主要是替孩子整理书包和催促写作业。小伟的日常生活几乎包在祖父母的身上。

读一年级时,小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能及格,三门学科中数学成绩较为突出,基本在80分以上,对数学课感兴趣,愿意写数学作业。二年级时,除了数学成绩保持在七八十分以上,语文、英语学科几乎没有及格的历史。刚升入三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曾有过一次90分的记录,多数时候在60—80分之间;而语文成绩则维持在30分左右。升入三年级后,语文考试时只有老师站在旁边监督、催促才肯坚持答完试卷,否则不愿意答题,有过交空白卷的历史。

小伟由于课堂作业的速度慢于同伴,不完成语文作业的几率增多,老师会经常在教室里对其进行批评,并罚他抄写,多的时候一个词语罚抄20遍,希望他通过多次抄写以增加记忆。但实际情况是,小伟动作慢,没有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所以很难接受这种强制惩罚,反而产生了逆反心理,由开始的字迹潦草发展到后来的拒绝抄写。而家长每每面对老师反映情况就会对小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父母互相推卸责任,除了打一顿之外也就不了了之。学校里小伟因为拖欠的作业多,经常会被老师领到办公室补差;若妈妈在家,写作业也故意磨蹭拖拉到睡觉时间。妈妈不在家就告诉奶奶作业写完了。长时间的拖拉致使小伟的汉语拼音、写字的错误很多,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老师和家长的一味批评,不但没有唤起他的斗志,反而让他产生了厌学情绪。

记忆犹新的第一次

升入三年级第一周的一个下午,学生告诉我,小伟和另一个同学一节课都不见人影。后经过很多老师和家长半个多小时的急切寻找,才在校园的树丛中找到他们。原来他带另一个同学逃课在那里玩耍。放学后,我将他带到办公室。对他说:“坐下来,能不能告诉我,你在学校的树丛里看到了什么?”这个举动让小伟很意外:“以前,我在那里看到过野猫,就想带同学去逮。玩起来就忘了上课。”我相信他说的是真实的,就嘱咐他以后不能因贪玩而忘记上课。从这以后,他再也没逃过课。就这样,我与家长也有了第一次的接触。看着孩子如此令人操心,家长心里着急,可又不知所措。交流中,我了解到家长在管教孩子时常常是居高临下,出现状况时欠缺合适的方法,实在看不过就打一顿,而且不善于总结。心太软往往使他们管教的方法功亏一篑。看着他们焦灼而又羞愧的神情,勾起了同样为母亲的我的同情,我客观而真诚地分析了孩子存在的厌学情绪,请求家长与我密切配合,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杜绝打骂孩子现象。先督促并帮助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基础作业,能力方面的作业暂时缓一缓,多留心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就称赞他勤快,并有适当的物质奖励,给予孩子一些心理上的支持。

初次认可的惊喜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格外注意小伟的举动,不仅因为他无拘无束的行为,更因为他那落后的成绩!

就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一个举动引起了我的好奇。那是一节下午的语文课,我发现小伟趴在桌子上入迷地看着什么,他少有的安静表现使我径直走到他旁边,教室里一下子没有了声音,其他同学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抬起头惊异地看着我,我弯下腰翻看他手中的漫画书:“真没想到,你这么喜欢读书!”可能是我赞叹的语气触动了他,他的眼睛亮亮地闪了一下,把漫画书放到书桌的抽屉里的同时,一下子就趴在书桌上的语文书上,目视前方。看着他不平常的表现,我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后继续讲课。一连几天,我都看到他拿着那本漫画书,课间也在看,有时分明是故意让我看到,有几次我也满足了他的欲望。我发现,偶然的一次赏识似一股电流触动了孩子。以后的几天他似乎是故意制造“机会”引起我的注意,每次我都如法炮制地欣赏、满足了他。可是好景不长,小伟又故伎重演了,但是上课的行为略比以前收敛了些。

互助交流的温暖

为了更好地辅导和管理,我把小伟的座位从后面放到了我的讲台旁边,只他一个人这样坐。开始的几天,他可能是因近距离面对老师比较受约束,上课的注意力有所好转。有时还主动地举手发言呢,课堂上书写的速度也有所提高,作业完成的次数开始上升。看着小伟的进步,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一次课堂上有个学生用“如果……就……”造句时这样说道:“如果我不努力学习的话,就会被小伟超过。”一个星期后,他跟我提出要回到原来的座位上,看到他些许的进步,我以信任的态度满足了他的愿望,并在班会课上公开招聘了与他牵手互助的班长和他同桌。在班长热心负责的带动中,小伟上课听讲和课堂练习的确有所改观。

可三天刚过,他的作业又出现拖拉现象。就在我犹豫是否再将他的座位换回到讲台旁时,他们的小组长主动记下小伟家的电话,告诉我说这样可以提醒小伟及时完成作业,他们小组的“笑脸”就会增加得快些!听到组长的建议,组员们纷纷效仿,商量着每天轮流催促小伟完成作业。看着这些跃跃欲试的可爱的孩子们,我的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教育合力的支撑

从第一次和家长沟通后,我和小伟妈妈的接触也逐渐频繁起来,或家访,或短信电话交流,调整孩子的作业量和出现的问题,同时也分享着孩子点滴的进步。针对换座位后作业再次拖拉的现象,我进行了一次周末家访,与家长沟通商量管理小伟回家作业的方案:语文作业量不超过三十分钟,每天完成当天授课的生字、词语、句子的抄写并完成第二天课文的预习——朗读三遍。建议家长鼓励小伟一次性完成作业,根据他的喜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家长一段时间的配合,小伟的作业几乎能按时完成了,字迹也渐渐整洁些了。

一次上午的语文课,小伟无精打采,懒洋洋的。他右手握笔,左臂趴在课桌上垫着下巴睡着了。再看他熟睡的样子,那么香甜,真不忍心叫醒他,可是一字未写的练习却怎么也不能让我平心静气。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睁开惺忪的双眼,我示意他站起来,他仍恋恋不舍地呈鞠躬样头触课桌,一副睡意蒙眬的样子。放学时,奶奶来接他,说起他上课睡觉才得知,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进步了就增加了一项家庭作业,昨晚十点才完成她布置的一张试卷。看来父母的期待和耐心还要继续调整,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啊!

下午补课时,看到疲倦而漫不经心的小伟,知道再留下去,他也不会再做什么,就为他减负,只让他把几个容易错的词语写一遍。他听后,很顺从地趴在课桌上迅速地完成了。当他要离开教室时,我好奇地拉住他:“小伟,你最喜欢哪个老师?”

“金老师,”他爽快地回应着,全然不顾听者的感受。

“为什么啊?”

“数学简单。”

“我看你学起语文来也不难哦。”

“是吗?”他停住脚步,闪亮的眼神望着我。

“当然了,张明还担心你很快就超过他呢!”

他冲我笑了笑,嗲声嗲气地说:“爸爸说,我要考到60分就奖励我一双溜冰鞋。”看着他带着憧憬的笑脸,我也笑了。

一天早读,我正在教室收作业,看见小伟一摇一晃地走进来,就随口问了一句:“你的作业能交给我吗?”“好的!”他兴奋、稚嫩的声音利落得让人不敢相信。“让我看看?”我故意带着惊疑的目光望着他。没想到他放下书包,取出作业,自豪地举到我的面前:试卷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和满满一页的作文更是出人意料。不仅如此,作文还超出了两行!旋即,激动不已的我举起了小伟的作文:“同学们,进步和提高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克服懒惰的毅力,这两点,小伟都做到了。今天,他再次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枚‘笑脸’。你们瞧,他超额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真的是在大踏步地前进!希望大家都能像小伟一样,否则,没多久就会被他追上。”在全体师生的注视中,他接过班长手里的“笑脸”贴到了表扬栏上,随后,我朗读了小伟的习作,当然,我是边修改边朗读的。我的声音刚落,同伴的欷歔声和再次的掌声让小伟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侧仰着头朝我看着,眼睛格外地亮……课后,我与他妈妈联系才得知他昨晚的作文是在妈妈的陪伴中完成的。

奖励关爱的坚持

小伟的进步是缓慢的,但每一次的长进又是显著而令人欣喜的。

早晨来到教室,小伟递给我一张便条纸,上面密密麻麻、歪歪扭扭地写满了词语,原来他把昨天听写的词语都订正好了。他这样主动补作业的情景真是令人感动,我当即就举起他订正的词语(尽管是昨天的课堂练习)进行夸奖,并奖励给他一个新的作业本:“下次就拿这个本子听写。”他仰着的微红的脸上分明充满了激动。回想以前写作业、考试时艰难地、反复地催促他,现在他竟然是主动交作业给我,变化真的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啊。

下午,我下发了一张小练习卷。小伟东写写,西看看,还不时玩弄着文具。全然不顾班长的提示动作。我巡视时看到大部分都是空白的卷面,真是替他着急。当看到他专注地玩弄自动笔时,就走过去指着“基础部分”的题说:“先把这道题写完。”他抬起头,明亮真实的眼神看着我:“我不会。”我弯下腰指着题目要求说:“先读一读题目,你明白了题目的要求就会做了。”随即,我跟着他的声音一起轻声读了题目,然后再提示他:“描写景物的词语,比如有:湖光山影……”他低下头,想了一会儿,迅速地在第二个空白处写下了“花红柳绿”,然后抬起头朝我笑笑。我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看,你会吧,你能行的!再想一想,还可以写出几个呢!”“嘻嘻……”尽管他没说什么,但趴在书桌上同其他同学一样写了起来。下课了,他的试卷没有交上来,我也没有追着要。等到下午补课时,我看到他静静地坐在位子上埋头写着什么,仔细一看还是课上的那份试卷,这次,他没有玩,也没有停歇,一直趴在桌子上。看着他踏实的身影,我走上前爱怜地抚摸了他的头,看着他满足地仰起笑脸,我欣慰极了。放学时,他跑到我的办公室举着试卷:

“董老师,给你,我写好了。”

“真的?”我都有些不相信,“让我看看!”我的声音也引起了周围老师的注意,他们也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你看吧!”他的话语中分明带着自豪。

果然,他全部答好了,后面的字迹比前面写的端正了许多!

“小伟,你真了不起!一直坚持着完成了今天的课堂作业,不愧是男子汉!”我边赞美他边高兴地从抽屉里取出两块德芙巧克力塞在他的手里:“我还有比这更好的奖品等着你来拿呢!”

辅导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辅导,小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小伟的语文成绩64分。如师长所愿提高了许多!真的应该为他庆贺。回想他三年级第一次32分的语文成绩,这一次质的飞跃不止给小伟、家长、同学还有我以最丰厚的新年礼物,尤其给小伟增添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攀登的勇气。

小伟上课听讲和完成作业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从开始不想写作业到后来做基础知识,再到现在能全部完成,尽管偶尔有不会做的题目,但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请教同学、家长和老师最后补完。作业每天能坚持做,按时上交,字迹较以前整洁些。

小伟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尊重、赏识、暗示和激励的教育策略中,小伟从不自觉到自觉接受老师、家长、同学的积极心态和坚强意志的培养。在小目标、小进步中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

个案小结

本案的辅导使我有如下体会。

1.尊重和信任的力量。造成厌学情绪的原因由来已久,这些学生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教师的急躁只会打击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的信心,甚至因为老师的态度又对犯错的行为推波助澜。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批评加惩罚的方式,以同情心看待小伟的差距。第一次逃课后,小伟坐下来时那份惊异的神情,让我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

2.赏识和激励的促进。在辅导小伟的过程中,第一次的“认可”带来的惊喜,坚定了我继续关注其“闪光点”并加以赏识的信念。受到鼓舞的小伟在我的心理暗示和代币激励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树立起学习自信心。特别是那次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后,他就喜欢上了写作文。

3.家校合力的支撑。辅导的过程中发现,阻碍小伟进步的是作业意识和作业质量。在家访中跟家长具体分析:从小包办代替的教养方式,不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完成情况,只是口头询问,盲目地高要求,已经不适应孩子心理发展的需求。小伟的回家作业完不成,是缺少了家庭对其学习的关注,长期下去,不仅难以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更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大的危害。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后,非常愿意配合老师为孩子设置阶段目标,并施以适当的家庭代币奖励:攒足五个“笑脸”可以玩电脑游戏一次(每周40分钟内);十个“笑脸”满足其一个小要求(买零食、漫画书、玩具等);五十个“笑脸”可以满足一个大的要求(比如外出游玩等)。经过一个学期的配合,帮助小伟赢得了一次长风公园的游玩和一双崭新的溜冰鞋。我觉得,支撑着小伟由转变到提高的便是这凝结着家庭和学校浓浓的爱。

4.点滴关注的成效。对小伟的辅导是在不经意的教育随笔中开始的,没想到就这样建立了他的个人档案。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家长在担忧和困惑的交织中摸索着,进步中及时动情地赏识着,低迷中倾其所能地激励着,反复中挖空心思地期待着……回顾着一幕幕的往事,感觉到自己最多的欣喜和慰藉都源于关注。

[点评]

小伟是一个家庭教育不力、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成绩低下的小学三年级学生,类似的学生(其中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在学校里并不少见,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也往往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些学生身上,而效果未必理想。董老师在不到一学期的时间里,不仅使“小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上课听讲和完成作业的态度有了变化”,而且使其“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转变”,这中间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1.无私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是基础。对于这样的学生,董老师不是排斥或把他归于“差生”一类,而是从关心、理解、尊重着手(如小伟某次逃课,董老师不是简单地批评加惩罚,而是平等交流……“小伟坐下来时那份惊异的神情,让我感受到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是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更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同样面对小伟在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反复,董老师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通过各种渠道、运用不同方法来巩固、强化其正确行为并淡化、忽略其不正确行为。

2.赏识、关注和适当的激励是关键。“问题学生”往往比较多地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备(家长每每面对老师反映情况就会对小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父母互相推卸责任,除了打一顿之外也就不了了之),其实他们内心是非常希望得到关注和赏识的,董老师细心留意小伟的平时表现,经常无意中给予小伟的积极行为以赏识和适当的鼓励(如我弯下腰翻看他手中的漫画书:“真没想到,你这么喜欢读书!”……一连几天,我都看到他拿着那本漫画书,课间也在看,有时分明是故意让我看到……我发现,偶然的一次赏识似一股电流触动了孩子……)。很明显,这样的方法激发了小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是养成小伟正确行为的关键。

3.针对学生现状的手把手帮助很重要。有些问题行为的改变在老师看来很容易,而对于学生来说则很困难(如一个词语罚抄20遍,希望他通过多次抄写以增加记忆。但实际情况是,小伟动作慢,没有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所以很难接受这种强制惩罚,反而产生逆反心理,由开始的字迹潦草发展到后来的拒绝抄写),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实实在在的帮助(如,只让他把几个容易错的词语写一遍、“先读一读题目,你明白了题目的要求就会做了”……),因为通过努力能产生成就感,他们就很愿意作这样的尝试和努力。

4.利用多方力量帮助小伟进步。董老师在对小伟的辅导过程中,不仅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如请求家长密切与我配合,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与家长沟通,商量管理小伟回家作业的方案),同时充分挖掘同学的互助资源(如小组长主动记下小伟家的电话……组员们纷纷效仿,商量着每天轮流催促小伟完成作业)。这样形成的教育合力使小伟的进步达到最大化。

(点评人:张建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