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谦恭礼让,和睦相处

谦恭礼让,和睦相处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社会是十分讲究礼仪的,历史上一直倡导人与人之间应以礼相待,请看下面这个故事:古时候的周文王,就有以礼治国的美名。其它诸候国之间有了纠纷都愿请周文王调解。路上行人也彬彬有礼,令两国诸候很惭愧,也不好意思再去见周文王了。这是耐人寻味的故事,难道在今天文明社会里,我们还不能做到谦恭礼让?小刚太没风度,太不礼让了,一致受到师生们的谴责。

谦恭礼让,和睦相处

谦恭礼让,历来被誉为君子风范,这种人往往具有美好的品德。

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为人非常谦虚,总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时时处处向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更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我们青少年要修身立德,很重要的是要谦虚谨慎,切勿“夜郎自大”,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孤芳自赏是没有好结果的。

除了虚心好学,做人还应谦恭礼让。孔融四岁能让梨,这个故事在我国千秋万代永远留传,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崇尚这种美德。

我国古代社会是十分讲究礼仪的,历史上一直倡导人与人之间应以礼相待,请看下面这个故事:古时候的周文王,就有以礼治国的美名。其它诸候国之间有了纠纷都愿请周文王调解。当时虞芮两国为了一块土地的归属发生争吵,很久不能解决,两国诸候就去找周文王裁决。一路上,他们看见周文王那里连耕田的人都互相谦让,谁也不越过对方的地界。路上行人也彬彬有礼,令两国诸候很惭愧,也不好意思再去见周文王了。两人一同往回走,路上就互相谦让,不再争地,还结成了友好邻邦。这是耐人寻味的故事,难道在今天文明社会里,我们还不能做到谦恭礼让?

谦恭礼让的范围很广,只要你首先从对方考虑,关心对方,就会时时处处做到礼让,就拿中小学生来说,你可以在吃饭时训练自己的礼让,吃饭的礼仪应该规范化:一是主动帮助摆放碗筷;二是端菜端饭;三是让客人和长辈先入座;四是先叫大家吃饭,大家动筷时自己才动筷;五是吃饭时咀嚼声不要太响;六是不要把喜欢吃的菜拉到自己面前;七是吃饭时如果打喷嚏要转过头,用手绢(手纸)捂住嘴;八是吃完饭后要招呼大家慢吃。这样规范自己吃饭的礼仪,严格训练,就能帮助自己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而广之。在其它方面,你也能做到谦恭礼让。

文明社会永远需要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礼让与谦逊一样,有着人格的力量。我们做错了事,扰乱了别人,作出道歉,请求原谅,那是真心诚意的。同样,对影响了自己,扰乱了自己的人以礼让,不斤斤计较,那更显出人格的高贵。但在青少年中有些人就缺乏礼让。有这样一件小事使人想起心里不好受,在学校的单车保管棚,放了许多单车,放学时,小明不小心碰翻了自己的单车,接着也碰翻了小刚的单车,小明红着脸忙不迭作了道歉,可是小刚不服气,对小明又是白眼又是骂,还冲了上来拉着小明的衣领,欲动手打人。小刚太没风度,太不礼让了,一致受到师生们的谴责。

一个人能否谦恭礼让,反映了他的精神面貌,假如我们人人都能谦恭礼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将有多好啊。

让我们人人谦恭礼让,和睦相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