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压力使爱变质
有的父母经常心理很不平衡。看着别人生活比自己好就会认为老天不公平,会觉得自己当初是没有现在这样的环境所以没能够成才。于是,巴不得自己的宝宝学尽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在父母的眼里,年幼无知的宝宝的前途尚未确定,父母可以将自己的理想在他们的身上得以延续。于是,宝宝面前只剩下父母给他们选择的一条路了,那就是要过上令别人羡慕的生活,补偿现在的贫穷。不知不觉中,父母迷失了自己,也扼杀了宝宝的自由成长。父母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宝宝们有自己的生活,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
老师这样说——过高的期望,会让宝宝崩溃
有一个《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得无厌的老婆婆。丈夫钓到金鱼后,金鱼愿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这个老婆婆,让她当贵夫人还不行,她要当女皇;让她当女皇不行,她又要当海上霸王,还要金鱼做她的仆人。到头来却落得一无所有,还是那间破草屋,还是那个破木盆。我身边就有一对父母,正扮演着老太婆的形象。小刚一岁时爸爸妈妈就教他背唐诗,宝宝聪明,所以学的很快。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出去逢人便讲。后来邻居家的宝宝也开始学唐诗了,他们就让小刚背三字经,每天都规定数量,背不下来就不给他吃饭。在爸爸妈妈的高压政策下,小刚还是勉强做到了,可是每次见到他,都让人觉得这宝宝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到三岁时,小刚在幼儿园是最出色的宝宝,爸爸妈妈都觉得出去和别人讲话时底气很足,于是继续让小刚背弟子规,背宋词,学英语。终于有一天,小刚不干了,他把所有的书都扔到了垃圾桶里,站在家门外面死活不愿意进家门,一味地哭着说再也不要学习……
父母太“贪”心,对宝宝的期望过高,如同尺杆架得太高,令宝宝怎么跳也够不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父母失望了,宝宝厌学了。其实,抚养宝宝就是让宝宝自己去感受生活,选择自己的路,而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在宝宝身旁给予应该有的帮助。要知道,宝宝不是父母的作品,也不是父母用来向别人炫耀的资本,宝宝是一颗完整的生命种子,要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他应该有自己发展的方向,父母只能是作为纠正错误而滋养他的成长,不应去控制他的发展方向。那些伟人,有几个是父母塑造出来的?
老师箴言
很多父母最关心的是宝宝的成绩和身体健康,以宝宝作为炫耀资本的父母也不在少数,逼宝宝学琴棋书画,盲目期望宝宝将来考取名牌大学,都是十分不理智的行为。其实,宝宝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给他们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给他们指明道路,已足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