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勇于追求,善于创造

勇于追求,善于创造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曾料想到的现象感到好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这“热爱”、“追求”、“好奇”、“探求”,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也是探索科学秘密的钥匙。随着儿童的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好奇的对象除了逐渐地深入以外,还不断地在转移。

勇于追求,善于创造

一、勇于追求

(一)什么是求知欲

创造始于欲求。有什么样的欲求,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探索活动,才会有创造性的学习。

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曾料想到的现象感到好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

这“热爱”、“追求”、“好奇”、“探求”,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也是探索科学秘密的钥匙。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是由于对狗流唾液感到好奇,经过实验、经过探求,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秘密;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到好奇,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水沸腾时壶盖跳动的现象感到惊奇,发现了蒸汽的能量,继而发明了蒸汽机。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好奇”时,在情感上点燃了对这个问题究根追底的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知识与求知欲相比,求知欲显得更重要、更宝贵。陈景润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既没有替他解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谜,也没有授予解开这个谜的办法,他只是用两百年前提出的科学悬案,点燃了陈景润的求知欲望,正是在这一求知欲的推动下,陈景润成了知名的数学家,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二)怎样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就已经开始萌发了。婴儿醒来时,不断地观察周围的世界,聆听各种音响,他们爱看鲜艳的色彩和活动的东西,有时感到好奇,有时感到愉快。他们喜欢投掷物体,撕扯纸张,甚至用舌头舔舔,来探索事物的特性和秘密。求知欲能激起他们去探索、去发现身边的世界,使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坚硬的,哪些是柔软的,哪些是可以移动的,使他们知道物体总是向下坠落的,水是具有流动的特点的,使他们得到了适应环境所必须的知识。

随着儿童的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好奇的对象除了逐渐地深入以外,还不断地在转移。到了少年时期,学生们还喜欢钻研问题和热衷于争论问题,追求真理。这些“钻研”、“争论”、“追求”,也是求知欲的表现,会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探索下去。青少年的求知欲最为强烈,一旦与科学探索联系起来,就会使人们的欲求永远得不到满足。巴甫洛夫曾说,因为科学会使“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越是如此,人们的求知欲越加强烈。因为,求知欲会促使人们探索科学,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生活的目的。马克思说:“关于人类的事物,我都要知道。”列宁说:“假如我晓得我知道的事情很少,那我就要想办法多知道一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为他们有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目的。因此,要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就要求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了国家、民族和全人类进步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有了远大的理想目标,就会激励自己为了目标勤奋努力地追求、奋斗,心灵深处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三)敢于生疑

疑,即怀疑、疑问。一个人在考虑自己认识的正确性是否可靠时,会产生怀疑。对事物的辨别和证明缺乏可信的、足够的证据时,也会产生疑问;对某一事物突然出现的变化和问题不理解时,还会产生疑问。疑问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常常会出现的。

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木块放在水里会浮起来,而铁块放到水里总是沉下去。为什么呢?有人说,因为铁重,那么由钢铁制成的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就会对“因为铁重”而沉下去的说法产生怀疑。有了疑,才有问。一是问自己,二是问老师,问自己,就要思索;问老师,就会专心听老师讲“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可见,疑问可以激起求知欲,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疑是学习的基础和起源

怀疑有时会使人趋于保守,有时会使人不愉快或在困难面前退缩。但怀疑对于具有正确观点、坚强意志的人,则是进一步探讨真理的一种动力,它能促使人们深入地思考,直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为止,它能促进人们智慧的发展。

科学从来就是不怕别人怀疑的。科学上的发现,理论上的创新,技术上的革命,总是从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怀疑开始的。19世纪法国青年学者波拉德,在实验中对出现的一种褐色带有臭味的流体产生了怀疑,怀疑它可能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元素,怀疑促使他去探索,最后发现了溴元素。哥白尼由于对地球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的旧观念产生怀疑,促使他创立了崭新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对旧知识的否定,对错误的批判,总是离不开疑,没有疑,就不能破除旧观念,不可能解放思想,也就不可能有科学上的创新。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有了疑才有问,有了疑,才有学习的过程。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要怕“疑”。相反,还要善于从课本上,从老师的讲解中,从科学知识本身中发现疑点,提出疑问,促使自己不断探求知识的未知领域。

(四)善于发现疑点,努力解开疑问

善于发现疑点,善于从“确信无疑”的事物中看出问题,需要培养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培养求知的欲望。因为只有具备探求精神的人,才会发现疑点,只有敏感性强,才会迅速捕捉到疑点。缺乏求知欲和敏感性的人,总是对疑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不要被现有的学说压倒。”对前人留下的理论和知识学说,一要善于学习,二要敢于生疑,三要能找出怀疑的根据。无根据的怀疑,那是胡思乱想,有根有据的对旧知识的怀疑,经过研究、实验才能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在学习中,发现疑点,比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解决问题更困难,更可贵,提出疑点越多、越深刻,越是能够证明学得深、想得远。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发现疑点,是提不出新的见解的。

发现疑点为的是解开疑点,仅仅发现疑点是不够的。疑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猎取知识的手段,培养能力的手段,目的是培养解疑的能力。科学研究和学习过程,都是解疑的过程,通过解疑,知识学到了手,科学也就前进了。解疑,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要有点“不信”的精神

img16

“不信”就是对怀疑的事物采取否定的态度。我就不信我做不出这道题;我就不信,别人能做到,我就做不到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有人说,中国是个贫油国,不可能有大油田,而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偏偏不信,经过艰苦的搜寻、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这个罕见的大油田,彻底让我们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哥德巴赫猜想”之前,也有人说过这就好像骑自行车到月球上去,是不可能的,陈景润就是不信,在连演算纸都难以找到的条件下,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这世界著名的尖端的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信别人能学会的,我们学不会不信外国没有的。;,我们就没有,这种不信的精神,激励着他们无视别人的冷漠、怀疑,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目标克服千难万险,勇于攀登。

“不信”并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反对盲目跟从,提倡独立思考;“不信”并不是只说个“不信”就算了,而是提倡把学到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不是绝对正确的,而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有的东西开始时还不认识,后来有所认识;有的事物过去认为是对的,而现在却发现是错的,客观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旧观点、旧结论会不断地被抛弃,新的观点、结论会相继产生,来代替、纠正、补充、发展各种旧的理论和学说。因此在学习中,要有“不信”的精神,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循守旧,善于用阅读来启发思考,不要轻信现有的知识,不要迷信权威。学但不轻信,问但不迷信,才能吸取别人的精华,才能摆脱旧的模式、框框,才能发现书上没有的新问题,才能学到书上没有的新东西,闯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新路子。

二、善于创造

创造就是利用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的旧知识、旧联系,去形成新知识、新联系。

学生的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做习题,总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步骤,一层层、一步步地进行,仿照老师的言语、姿态、表情、动作去行动,我们称之为模仿。创造不同于模仿,它经过了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凝聚了对知识独立的思考,并与头脑中的其他知识融合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模仿是“以他人为主”,而创造是“以自己为主”。模仿是学习的低级方法,创造才是学习的高级手段。一个人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但是不能永远停留在模仿的水平上,而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吸取别人之长,来个发展,来个突破,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方法、独特的风格来。

(一)幻想

幻想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大胆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幻想是美丽的,少年儿童总是喜欢幻想的,这在他们的作文写作中强烈地反映出来,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有一天,我会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在火星上安家,让星星来装饰房间,让月亮做我的台灯。吃完晚饭,我会带着朋友,在土星的光环上散步……”

另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要发明一种汽车,它不仅可以在公路上行驶,还可以上天、入地、下海,我要研究地球上的万事万物,让他们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这些幻想,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幻想的特点,是以客观事物的现实为基础,又超越于客观现实。它与空想不同,幻想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想象,而空想则是一种脱离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胡思乱想。

我们通常所说的幻想,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积极的幻想。这种幻想,它能把美好的远景和动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奋斗的未来,光明美好的远景和希望。因此幻想能鼓舞青少年的斗志,增强学生的信心,给他们以启发和力量,勉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不断地前进。幻想还能开阔思路,活跃思想。它像滔滔大海中的滚滚浪涛,能使青少年的智慧海洋沸腾起来,如果没有它,那思想的海洋就会变成一滩死水,所以,列宁曾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劳动也不能没有幻想,在劳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一些新的需要,这些问题和需要,会促使我们去改变客观现实,创造新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幻想开始了,产生了。幻想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的劳动又离不开幻想。从工程师新颖的建筑设计,到工人按照图纸建造高楼大厦,所有创造性的劳动都离不开丰富的幻想。

科学就更离不开幻想了,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说:“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道理的。爱因斯坦在幼时幻想人能跟着光线跑,使他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开始的;第一艘潜艇就是起源于人们梦想能够像鱼一般遨游海底;第一个把宇宙火箭送上天空的齐奥尔基,就是从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描写的炮兵建造了一门长达三百米,口径三米半的大炮,发射出巨大的炮弹,把三个人送到月球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得到了启示。科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幻想要比知识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幻想却是无穷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幻想是知识得以进化的源泉。”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说:“他在全部实验之前和实验之中,想象力都不断作用和指导着他的全部实验。”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说:“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事实是死的东西,而想象力能赋予它们生命。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工作必须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老老实实地办事,但是科学却离不开异想天开的幻想,没有这样的幻想,就不能突破旧的观念的束缚,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幻想也永远只是幻想,不可能变为现实。踏实的科学与虚幻的想象看起来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它们却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离不开幻想,幻想又必须通过科学来实现。幻想,它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它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去创新、创造。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发明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幻想给他的激励。

(二)为自己插上幻想的翅膀

学龄前儿童的幻想已经初见端倪,他们拿椅子当“汽车”开,用板凳当“战马”骑,表现出丰富的想象。他们积木搭房子、建桥梁,表现出他们已经具备再造能力。他们画飞机、炮弹、小人,又给炮和小人添上翅膀。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这已经是卓越的美妙的幻想了。6岁的孩子要在满天繁星环绕的如钩的月亮上挂起秋千,7岁的孩子在汽车顶上画上个螺旋桨,幻想乘汽车上太空,12岁的孩子幻想在地球和其他星球之间建造一座宇宙航行的基地。在幻想中,反映出这些孩子的智慧、向往和愿望。少年儿童,他们向往创新,不满足于现状,有时,儿时的一个幻想,就可能激励一个人为它奋斗终生。

为什么有的人不断地能提出新的想法,而有的人却很少有自己的创见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个是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一个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贮存区,另一个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还有一个是按新的方式把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心理学家们认为,只善于用贮存区和判断区这两个功能部位,而不善于用想象区这个功能部位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我们说要开发想象力,主要是指开发大脑中的想象区,据心理学家分析,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有百分之85%的“地区”还处于“睡眠”状态,开垦这块沉睡的土地,需要从培养幻想开始。

幻想总是与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的。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年轻时由于对蒲公英及其他植物发生浓厚的兴趣,开始对大自然产生美妙的幻想。数学家陈景润由于从小对数学、对数论有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了夺取哥德巴赫猜想这“皇冠上的明珠”的志向。幻想产生于需要、兴趣和爱好。幻想反过来又促进兴趣和爱好的发展。科学幻想不仅使陈景润对枯燥的方程式发生了兴趣,还对外国数学资料文献,对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幻想与兴趣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我们知道,要培养丰富的幻想,就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会给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同时,幻想也是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是培养青少年健康幻想的基础;积累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是培养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产生幻想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学好文化知识课程之外,应多读些科学读物,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故事,多参加航模、半导体等科技活动,经常参观历史、自然、科学博物馆,丰富知识,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激发求知欲,让自己的幻想发展、成熟、壮大。

(三)找到灵感

一次,有一位同学说:“一道数学题,解了一个上午没有结果,于是想轻松一下,等到以后再解,可是,突然间好像电光一闪,在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想法,通过计算,把这道题解出来了。”在学习、工作甚至科学研究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方法都没有结果,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由于受到某种偶然的机遇的启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这办法做起来是那么得心应手,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创造力量在推动,这强烈的创造冲动,就是灵感。这种冲动促使人们的思想升华,帮助人们开辟新的境界,构成新的设想;这冲动使作家笔下一泻千里,使工程师的宏伟蓝图更加雄伟、壮观,使学习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有人说,灵感是天才天生所有的,是偶然遇到的,是大多数人捕捉不到的。其实,灵感是我们在丰富的实践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创造冲动,它并没有那么玄妙、神秘,那么可望而不可及。灵感产生于实践,谁在实践中花费的劳动越多,谁在探索中付出的代价越大,谁就感受得越深,谁的灵感就越多越快。

俄国大作家克鲁泡特金说过:“几个月专注的思考,想要找出零散的令人不解的混乱意味着什么。突然有一天如雷掣电闪,统统变得清晰明白,长时间耐心的研究之后突然诞生的概括,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可见,只要“长期积累”,就会得到偶然的灵感,没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当然就没有灵感。灵感来自于长时间的思考、探索、劳动。不付出辛勤的劳动,不反复探求,灵感是不会屈尊枉驾的。从表面上看,灵感似乎是碰巧遇到的,对于那些终日无所用心,对学习、工作冷若冰霜的人,是很难碰上这“巧”的,即使偶然碰到,也必然是视而不见。相反,那些时时都在想着问题、钻研问题、追求问题,对学习、工作充满热情的人,这个“巧”是必然会碰到的。对他们来说,灵感并不是什么神秘而不可及的东西。

img17

(四)怎样促使灵感的到来

怎样才能使灵感来得更快,来得更多,来得更及时呢?

1.要多多地实践,努力扩大知识面。因为灵感来自博学,知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比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经验的人,容易产生联想和独到的见解。这是因为知识和经验是创造的素材,有了大量的素材,灵感才能“一触即发”。

2.要善于把不同的事和物联系到所要探求的问题上来。要敢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认为不相干的事,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移植”过来。这“移植”和“联系”会给人以启发,会激励你去思索、模仿、借鉴。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一次在山上被带有锯齿的茅草划破了手指,这茅草的锯齿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使他与锯木头联系到了一起,于是,鲁班根据茅草的锯齿形状发明了锯。这难道不是“联系”和“移植”的作用吗?

3.要敢于否定原来的设想,打乱原来的思路。因为每次都从同一思路去思索,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容易钻进一个狭窄的“胡同”,因此,许多科学家主张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应把那些想不通和暂时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先搁置起来,然后以新的角度重新加以考虑,也许眼前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做有四点好处:①有时间让头脑消化资料;②有时间让头脑忘却那些不合实践的思考;③可以避免钻牛角尖,从头开始,有助于寻找新途径;④放一放再拾起,往往容易发现原先被疏忽的地方,容易发现设想的缺陷,找到问题的关键,新的设想、见解就可能突然间跃出脑际。

4.注意劳逸结合,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硬拼、蛮干。紧张的思索后,休息一会儿,轻松轻松,更容易产生灵感,因为智慧、灵感往往出现在轻松的时刻,而不是出现在精神疲惫、伏案工作的时候。一夜酣睡之后的早上,或是缓步攀登树木葱茏的小山、轻松散步时,人的精力最为充沛,加上诱人的环境和追求答案的强烈愿望,有助于灵感的降临。过分的紧张会造成思想堵塞,暂时的松弛有利于迸发新的思维。因此,注意劳逸结合,经常保持旺盛的斗志,饱满的情绪,充沛的精力,是促使灵感到来的重要因素。

5.要善于抓住一瞬即逝的“一闪之念”。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让人捉摸不定,但是我们可以对它加以警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灵感出现,就迅速地认出它,抓住它,不让它白白地溜走。

(五)做一个聪明的人

在学校里,老师们普遍认为,对所传授的知识理解得透,反应得快,接受得好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并且认为聪明的表现主要是理解能力,理解得快才能反应得快,理解得好才能接受得好,理解得活才能运用得活。也有人认为,数学好或记忆力强的人才是聪明的,以此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这也是不够的。聪明的重要标志应该是善于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举一反三,善于用取得的新知识去揭示更新的问题。总之,是善于创造性地学习。

人们习惯地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学生。实践证明,考分高的不一定反应就快,理解、掌握知识就好,考分低的也不一定就不聪明。有的学生功课虽然经常不及格,可是做起手工,修起无线电,装起半导体,倒有几分创造性。你能说他不聪明吗?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小时候就是这样,学校规定的课程他有很多不及格,成绩一直不好,照理说该是个劣等生。可是林耐对植物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收集花草,阅读生物学书籍,简直入了迷。他17岁时在植物学上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作出了惊人的成就,谁能说他不聪明呢?爱因斯坦在工艺学校的入学考试中不及格。但比起那种不加怀疑地接受教学内容的学生,他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是否聪明,因为考试往往有利于积累知识的人,而不利于创新者,爱迪生、达尔文在校成绩都不好,但他们是聪明的人,因为他们善于创造性地工作,善于创造性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并不是都要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披露新的原理,揭示新的知识。只要把人们已经发现的原理或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和学习了,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创造性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有新的理解,乃至有独到的创见;二是努力发现不同于教科书,不同于老师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三是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做到这三点,你就可以有创见地学习,成为一个聪明的学生。

(六)勤奋是聪明的源泉

大脑的感受器和贮存区从外部接受到信息之后,通过判断区,对所接受和整理的信息迅速地予以分析、判断,将前人的理论体系分解为一个个的适应性很强的“知识单元”,通过想象把各类知识,按照想象的新方式把它们重新结合起来,并进行加工、创造,从而产生新的知识体系,这就是创新,可见大脑是聪明的生理基础。生物学家估计,我们的大脑发育成熟时,脑细胞多达100多亿个,事实上,除少数病态外,大多数人的大脑不仅可以发育成熟到拥有100多亿个脑细胞,具有创新活动的条件,而且这些脑细胞还有3/4没有动用过。这就是说,人的聪明和创造力还有很大潜力。如果能充分地发挥脑细胞的作用,人将比现在更聪明。人们同样拥有一个聪明的脑,为什么有些人就聪明些,有些人就迟钝些;有些人只会机械地模仿,有些人却善于创新呢?主要是因为人的社会实践的多少和知识丰富程度不同,这是决定一个人聪明和创新的另一个因素。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人们在某一方面实践多一些,在这一方面就显得聪明一些;在某一学科上实践少一些,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就差一些,什么时候接触实际多了,就会变得聪明。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少年儿童的聪明程度还决定于他们的依赖性,当孩子完全依赖于父母、老师时,他们的智商就会降低,学习起来就比较笨拙。相反当他们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并努力依靠自己时,智商就会提高,变得比较聪明,富于创造。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独立思考会使人聪明,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人,也是富于创造的人。

当然,聪明和愚蠢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历史上有很多这些的人,在年幼时,被人称之为“神童”,可是后来却变成一个平凡的人,甚至还有些迟钝,也有的人小时候并不是那么聪明,后来却聪明过人。物理学家牛顿小时候被老师、同学称为“笨蛋”;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小时候学校要他降级或退学。可是后来他们都成为最聪明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迟钝、愚笨转化为聪明的关键在于勤奋学习。以童第周教授来说吧,经过他再三要求,学校同意他试读一个学期,从此,他以惊人的毅力去攻克学习上的难关。天没亮就起来读外语,夜深人静,别人已进入梦乡,他还伴随着走廊的灯光苦读。结果他的平均分数由40分提到70分,数学还得了个100分。

刻苦学习会使人变得聪明,聪明人也需要刻苦学习,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才行。学习需要聪明和创造,刻苦的、创造性的学习又会使人变得聪明,聪明的人经过刻苦的、创造性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七)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学生

1.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一题多解”和“提见解”,积极分析、运用新学的知识结合旧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这是创造性运用新、旧知识常用的形式,是促使学生积极地去思索、钻研、想象最好的方法。

2.“综合”“联系”也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科学家牛顿就是把行星绕日、月亮绕地球、物体落地等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现象联系起来,概括宇宙间一切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科学家认为,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通过综合而创造出来的。综合是科学发明的手段,也是创造学习的手段。只要在一门学科内或几门学科之间作一些综合,学生就会在原来知识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创造。综合的对象越多,范围越广,见解也就越普遍、越深刻,综合可以使认识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综合可以使几个旧的变成一个新的,使过去已有的知识升华。广博的知识是进行综合的必要条件,又是进行综合的必然结果。一个人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广博,他的思路也就越宽阔、越灵活,综合能力就越强,他所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多。

任何创新都是由于受到某些启发而形成起来的。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在心理学中叫做“原型”,飞鸟就是最初发明飞机的“原型”。任何事物都具有启发的作用,都可以作为“原型”,问题在于会不会发现和利用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知识的“原型”,利用“原型”去思考想象。没有思考,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的学习。

3.善于抓住机遇不放。机遇是创造的一个因素,创新往往是意外作出的,不少是出于机遇。法国科学家米亚尔为了吓唬小偷,在葡萄架上喷洒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从这件很平常的小事中,他偶然发现洒上混合液的葡萄叶子不再长霉,根据这一线索,发现了“波尔多混合剂”。偶然的一个小小的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的发现,因为任何一个新的事实都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重要的新“武器”,有可能揭示更新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线索,一旦发现,应尽全力追踪它,善于从各个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东西、新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