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语言的训练
师范生在试讲中,要重视和加强教学语言的训练。可以结合教材,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专题讨论会、演讲会。在师范生试讲和评课中要人人准备、个个参加,在语言、姿态、表情和手势等方面进行严格训练。除此之外,还应在如下一些方面多讲多练,从严训练:
1.根据教学的时空,训练控制音量的大小变化
教师面对的是45或50分钟,40到50人的时空,要通过训练形成语言的“环境感”、“诱惑感”,把音量控制在适度的范围。既不能高亢无量,搞得人耳鸣心烦;也不能嘶哑低沉,令人费解欲眠。要自始至终面对教学特定的时空,训练控制音量的大小变化。
2.根据学生的反馈训练,控制语速的快慢
语速不当,特别是过快,是师范实习生容易犯的毛病。试讲中要注意加强训练,每分钟讲多少字,每节课讲多少内容要严格要求,要能够根据学生面部表情变化调整语速的快慢,讲课时要心中有学生,加强师生双边活动,这样严格训练,就能学会有效地控制语速,并通过调整语速变化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吸引力。
3.根据内容的需要,训练语言的抑扬顿挫
语调的抑扬顿挫是通过语音的轻重相间,语速的缓急交错,声音的高低起伏,音量大小的变化来实现的,可以说语调是发音技巧的综合体现。试讲中,我们要根据前面所讲的教学语言要求的第六条,进行严格训练,以增强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具有较强的语言力度。
4.根据表达需要,训练态势语言
教师要根据表达需要训练态势语言。教态的好坏及体势语言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运用适当的态势语言加之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就有利于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但接受知识,而且得到了艺术上的陶冶,进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有:
① 体势,指教师在课堂上的站立和走动,它以端庄自然为好。站立的姿势,一般有前进式和自然式,这两种方式有利于讲解和表达,又给以端庄稳重之感。“走动”要既稳重端庄又自然大方,注意走动不能太频繁,不能在讲台上来回走动,次数太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易使学生视觉神经疲劳,这就要求我们走动要适度。
② 手势,指教师在进行口头表达时所伴随的手的动作。手势要自然得体,表意明确。每一种手的姿势都有三种状态,预备、发出、收回。手势的发出要恰好落在一定的词句上,以增强说话的力量,收要自然,快慢要根据需要而定,有时快急以助果断有力,有时缓慢以助抒情赞叹。
③ 目光和表情,目光和表情以亲切和蔼为佳。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和情感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目光和表情来实现。目光和表情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手段,用此来创造一种与课文内容格调一致的气氛。善于运用目光和表情来组织教学的老师,可以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进行情景教学和美育熏陶。实习生的目光常常不敢与学生交流,要么太高,要么太低,要么用课本捂住了脸,表情不自然,常常给人太做作的感觉,在试讲中一定要注意加强训练。
5.根据语文学科性质,训练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需要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应如此。要把讲述的对象声、色、神、形逼真地表现出来,造成鲜明的视像,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这种教学口语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富有魅力,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怎么才能生动形象,可在如下一些方面加强训练:
一要采用文学语言从事教学活动;
二要随教学内容变化而不断变化词汇,使学生对教师课堂语言有新鲜感;
三是讲授不仅达意,还要力求有表情,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拨动学生的情弦;
四是尽可能使用幽默、富有趣味,使学生喜听乐闻,产生美感享受。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语言学习,学名著,向演员、播音员学习语言技巧,增强艺术性;向学生学习,从学生那里反馈,在平时言谈中,有意识地训练口头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练好拨动学生心弦,牵动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