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方法浅议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方法浅议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作品是为了用耳朵听的,没有声音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所以培养良好的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方法浅议

张亚东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目标和理念,教法更灵活,创新空间更广泛,强调对学生音乐兴趣、学习态度、自信的培养,更加重视创新和实践意识。在此,我就音乐新课标下教改方面的尝试作以浅议。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必须要树立“以学为本,为学服务”的教学新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价值,给学生充分创造体验和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特长。比如让唱歌好的学生演唱自己最拿手的歌曲,让器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演奏个人最出色的乐曲,让擅长舞蹈的学生展示他优美的舞姿。不同特长的学生之间产生交流,激发他们相互学习音乐的热情,也使部分不热爱音乐的学生融入欢乐、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中,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极大地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用“聆听”去感受音乐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这段话概括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作品是为了用耳朵听的,没有声音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所以培养良好的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听”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聆听音乐作品是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同时也是体验情感之美的过程。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情感,教师通过到位的范唱或范奏,让学生充分聆听,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找出作品中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然后用肢体动作、表情、语言文字表达出对所听音乐的感受,加深“听”的感受在心理上的印象。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当听到引子那轻轻而又优美的长笛声时,宛如一幅春天的画卷,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用文字描绘出多彩的画面,用情感编织动人的故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迪。

三、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体验音乐情感

想象与联想是指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而出现的有关生活形象与意境在欣赏者头脑中创造性的再现。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拨动学生艺术的心弦,让他们充分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例如,学生在聆听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他们会联想到自然界各种鸟的鸣叫声,进而通过这种联想,想象到我国北方农村办喜事的热闹情景,体验到那种热烈的节日气氛和愉快欢欣的欢腾情绪。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名曲之一,是民族传统乐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随着音乐去领略一幅山水画卷,感受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江面,远处渔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描绘出大自然迷人的景色,给学生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的静谧、清澈的月夜意境中。乐曲旋律中的“淙淙流水”之声,“蓬蓬远春”之声,“悠悠花香”之气,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音乐的伟大,并且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

音乐不仅是一门抒发感情的艺术,而且还能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想。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认真培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收集、掌握必要的相关材料。比如,在欣赏《1812年序曲》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查阅1812年俄法战争的历史背景,了解拿破仑与库图佐夫的战略部署及战争的发展情况,还可以了解柴可夫斯基谱写乐曲的背景情况以及乐曲的基本情况、音乐主题等。这种做法,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得老师的教学工作减少了讲解的压力,增强了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总之,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是新时期音乐基础教育的核心,也是音乐教育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