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义德的一般要求

义德的一般要求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具体德目,义德的一般含义是“合宜”,表示道德中庸的“应当”,它既是内在的心性修养,也是外在的实际行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这层含义的义德有着特殊的规范要求,主要是澄明内心,敦伦尽分,节度合宜。践行义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这些基本规则,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侠义精神的一般要求就是侠骨柔肠、爱憎分明,在锄强扶弱的过程中彰显正义。

二 义德的一般要求

义是一个很特殊的美德,它可以与其他美德连用表示道德价值,如忠义、孝义、节义等等,在这个意义上,践行其他美德就是践行义德,义是道德的代名词。作为具体德目,义德的一般含义是“合宜”,表示道德中庸的“应当”,它既是内在的心性修养,也是外在的实际行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这层含义的义德有着特殊的规范要求,主要是澄明内心,敦伦尽分,节度合宜。而作为侠义美德,核心是要锄强扶弱。

1 澄明内心

心有所动,则行有所为。保持道德上的警觉,呵护良心的萌芽,使内心的善端不断扩充,是义德修养的基本前提。孟子曾经说,人们养的小鸡丢了以后,就会想尽办法去找回来。人本来都有善良之心,可是后天不善于呵护,固有的善心就像小鸡一样走丢了,人们应该像寻找丢失的小鸡一样及时把丢失的善良找回来。是的,如果我们连基本的善良之心都没有了,还谈什么道德修养呢?所以,保持一颗向善的心,是一切美德的起点。古人在这方面有很多方法,比如反求诸己,也就是善于反思。反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曾子说他自己每天“三省吾身”,就是每天反思三件事:与人谋划尽心尽力了没有,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温习践行。这是一般行为的反思,还有一种道德上的反思,就是有羞恶之心。羞,是耻己之不善;恶,是憎人之不善。对不善的行为感到羞恶,就是良心的启发和反思,不断增强羞恶感,就能够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再如积善成德,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些人禀赋良好,有些人则需要多在事上磨炼,如果能够日行一善,日积月累,即使天生鲁钝也可以渐渐培育出良好的道德能力。甚至一些人还使用“功过格”,每天给自己的行为打分,行善打正分,行恶打负分,每月一总结,时时刻刻砥砺自己行善去恶,这些都是自省自励的好方法。这种不断澄明内心的功夫,会逐渐增强道德的自觉意识,启发主动的价值追求,持守对道德的敬畏,从而自觉规范行为,行善践义。

2 敦伦尽分

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同身份角色的叠加体,在爸妈面前是孩子,长大了自己也会做爸爸妈妈;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低年级同学面前又可以当老师;在这里是弟弟,在那里是哥哥,等等。你说,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其实,每一个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交往越多,他的身份角色也就越复杂。只有准确认识自己的不同身份和角色,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否则,搞颠倒了,麻烦可就大了。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分清楚不同身份角色应该有的职责,并恪尽职守,在每一个身份角色中都做最好的自己。比如《春秋左传》里面有“六逆六顺”的思想,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身份角色及其对应的伦理义务。“六逆”指的是“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也就是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幼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人离间故人、权势小的超越权势大的、淫邪破坏道义都违反了常理,应该加以辨别和制止。“六顺”指的是“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也就是说国君行事合乎道义,臣子奉命执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哥哥友爱,弟弟恭敬,这些都是伦理纲常应该有的状态。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这些基本概括了全部人伦的道德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熟人型社会逐渐转变为陌生人型社会,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于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第六伦”,就是素不相识的人际关系及其道德原则,包括友爱、利他等等。践行义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守这些基本规则,尽职尽责做好分内之事。

3 节度合宜

安伦尽份是人生的常态,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也许需要打破常规,以不同寻常的行为方式实现常态规则的内在精神,这就是义德合宜理性的更高要求。《韩诗外传》说:“节度理宜谓之义”,节度既包含节制,也包含对不足的补充,意思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来调适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状态。比如子路和冉有两个人都问孔子,是不是听到一件合乎道义的事情就应该立即去做呢?孔子对子路的回答是:“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对冉有的回答却是:“是的,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同样的问题,相反的回答,难道孔子错了?不是的,奥秘在于子路这个人比较鲁莽,行事容易冲动,所以孔子教育他三思而后行;冉有比较谨慎,遇事容易畏缩,所以孔子就鼓励他大胆地做。从子路和冉有本人来看,子路的节度体现在减的方面,冉有的节度体现在加的方面。俗话说,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比如说尽孝,不孝顺父母肯定不对,但是愚孝也不对。应该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既做父母的乖孩子,又做父母的知心朋友,能够与父母平等地沟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成为一个墨守成规、死气沉沉的人。当代社会,人们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很容易犯恣意纵欲的毛病。比如偏食,碰到好吃的就海吃一顿,不好吃的就不吃,其实都不好,不如中和一下;再如追星,前几年有个姓杨的女孩子,为了见到喜欢的歌星,搞得倾家荡产,还逼得父亲跳海自杀,这就是对父母的爱严重不足,对歌星的迷恋远远超过理智的程度,要是她能够节制对歌星的爱,增加对父母的爱,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学会运用道德智慧调节情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张弛有度,进退自如。

4 锄强扶弱

侠义一方面体现在疾恶如仇的如火阳刚,另一方面表现为同情弱者、关爱弱者的似水柔情。正义感和同情心是侠义的两大核心要素,这是侠义精神超越时代的价值。侠义精神的一般要求就是侠骨柔肠、爱憎分明,在锄强扶弱的过程中彰显正义。做到锄强扶弱,首先要有独立的道德人格。行侠仗义之人往往都有过人的本领,如果人格不独立,趋炎附势,助纣为虐,就是社会的反面力量,为真正的侠客所不耻。其次要有为义献身的勇气。“锄强”是一个冒险的过程,它需要与权贵作斗争,往往有性命的危险,因此要不畏权势,勇于牺牲。再次是乐善好施。侠客帮助弱者并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也不会贪图回报,而是对弱者感同身受的同情和对正义的追求,他们往往仗义疏财,千金不惜,充满豪情。总之,锄强与助弱是侠义精神的一体两面,只有二者兼顾才是真正的侠义,否则就容易流于莽匪,由侠入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