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矢志不渝的刘百川

矢志不渝的刘百川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百川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的教育事业,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出版教育论著40余部,北京国家图书馆现存27部。刘百川曾参与《国民教育实施纲领》的修订,并与四川省教育厅长郭有守合著《国民教育》一书。正当刘百川先生准备进一步实践自己全面发展教育理想时,反右运动使之中断。在徐州八中随机挑出一个普通的初三班级,由刘百川当班主任,徐州师范学院派出任课老师。

矢志不渝的刘百川

刘百川先生(1903-1971)出生在江苏阜宁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将其一生献给了中国教育事业。刘百川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身心地投入中国的教育事业,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出版教育论著40余部,北京国家图书馆现存27部。他晚年身处逆境,但仍耕耘不止,教育不已。他的一生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新学制小学教育实践与研究(1926-1935年),乡村教育改革实践与研究(1935-1937年),在大学授课并实施国民教育的实验与研究(1938-1948年),全面发展教育的实践与研究(1949-1957年),逆境中默默耕耘(1958-1971年)。

img179

20世纪30年代刘百川在江苏教育界颇有声望。1933年开华书局出版了他的成名之作《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他在自序中写道:“‘今天有什么心得?有什么错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和感想?’想的结果,便一一写在日记上。写得久了,我的日记本子,已经满箱满箧。”

1935年刘百川担任江苏省教育厅科员,他自愿接受比科员低的工资待遇来到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镇江大港乡村教育实验区工作,任实验区主任。他“剃光了头”,自称为这是从“头”做起。他认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到了大港,他不穿西装,不穿皮鞋,生活俭朴,克己奉公,不用公款请客送礼,不用公家邮票和朋友通信,与同事们同吃同住。并提出“约法三章”:一、今后遇苦不说苦,而说“还好,可以锻炼锻炼”;遇难不说难,而说“再想法子,研究研究”。二、对内每人每天要有一个新希望,出一个新主意,要做一件比较重要的事,要写一点心得。三、对外实行“三不主义”:不贴一张标语,不照一张照片,不发一篇新闻稿。在此期间,他的专著除《乡村教育实施记》外,还有《乡村教育的经验》、《乡村教育论集》等。

抗日战争期间刘百川走进大学讲坛,先后被四川大学、华西大学、金陵大学聘任为副教授、教授。194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国民教育实施纲领》,规定国民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两部分,两者同时实施。刘百川曾参与《国民教育实施纲领》的修订,并与四川省教育厅长郭有守合著《国民教育》一书。此后为贯彻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他发表的专著有《国民教育概论》、《国民教育十讲》、《国民教育须知》等。

刘百川的这些著作基本体现贯彻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的精神,一直到抗战胜利之后,他回到江苏教育学院任教授时仍在继续推行贯彻义务教育和失学民众补习的试验、研究和教学。

1952年秋,在江苏师范学院工作期间,他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为的是探索和建设新中国的教育理论。他多次提出,苏联有自己的教育学,这是苏联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中国也要有一个适应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制度,并且逐步形成新中国的教育理论。这体现了他对新中国的热爱,他也一直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勤奋工作。当时他的办公室在江苏师范学院的主楼,他把所有的书籍、资料都搬到办公室。深夜的校园万籁俱寂,唯有他的办公室里灯光依然。

结合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1957年他完成自己的代表作《全面发展的教育》。该书阐述了刘百川先生对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的独到见解。刘百川在书中指出:“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可以说是“人的全面发展”。

正当刘百川先生准备进一步实践自己全面发展教育理想时,反右运动使之中断。他不仅被免去了高校领导职务,而且被剥夺了长达6年的上课权利,被安排去整理资料。1962年夏徐州师范学院工会举办教职工子弟暑期补习班,聘请他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当时他挑选了8位优秀的三年级学生到补习班任教,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指点、言传身教,使他们受益匪浅。其中留校的吴汝煜、周明儒、戴朝寿三人后来均成为事业有成的教授。吴汝煜教授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刘老师的教诲,他说:“刘老师在补习班时教育我,做学问要认准方向,要钻研下去,不要拓得太宽,什么都浅尝辄止。”

1962年他曾向徐州师范学院领导建议在升高中的落榜生中招一班学生,办一个实验班,徐州市教育局支持了这个计划。在徐州八中随机挑出一个普通的初三班级,由刘百川当班主任,徐州师范学院派出任课老师。在这期间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处处为学生做表率,每一堂课都去认真听,并和学生、教师沟通,让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交流,和学生一起组织课外活动。他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如同初进学校的年轻教师一样充满朝气。短短一年这个实验班就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们学习成绩迅速提高,而且思想品德、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进步。

他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说,老师不能把考试当武器来对待学生,这样学生就成了敌人。考试只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他谆谆告诫学生和教师:“分数是暂时的标志,知识才是永久的财富”。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1963年他重新走上讲台后,编写了《教育学讲义》和《教育实习手册》。

在他身处逆境的十多年里,包括遭受迫害的“文革”期间,他矢志不移,关注教育,潜心研究,笔耕不辍,他以古籍中的名言“百年树人”、“教学相长”、“青出于蓝”、“因材施教”和自己提出的“劳者多能”、“能者多劳”等为题写了20篇论文,汇为《传统教育经验述略》。最后一篇题为《任重道远》,文章结尾的八个字是:“教学不已,阖棺乃止”。这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刘百川先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把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并极为勤勉地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称道。他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长期扎根我国教育事业的基层勤奋工作的实践精神和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至今仍不失为教育学界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