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揣着课本游绍兴

揣着课本游绍兴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姆渡遗址,被学术界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整个遗址目前开放两部分:出土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区。带着课本去游历,老师们看得多了,认识深刻了。2010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到浙江绍兴鲁迅故里进行“游学”活动。这次活动目的是期望全校语文教师通过实地考察,升华对课本中与鲁迅作品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深度考察,提高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深度。鲁迅先生从12岁至17岁在此读书求学。

揣着课本游绍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古人认为,只读书是不够的,荀子曾曰“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因此游历各地,亲见亲历的“游学”很早以来就是中国文人修炼、习得的传统作法,今天,它亦可以成为帮助教师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游学”的益处在于,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亲历亲见,增加知识印象,拓宽人文视野,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与科学性,让四十分钟的课堂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游学”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与问题,积极探寻生活的真谛,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将得以提升。游历也许与教师生命的长度无关,但教师生命的宽度和厚度将自然地、和谐地获得增加。所以,我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科教研组外出考察,安排教师参与各类考察,同时在教师们外出旅游时也主张要结合社会考察。

2002年,组织史地教研组老师到浙江余姚河姆渡参观古人类遗址。河姆渡遗址,被学术界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93年该馆落成开馆之际,江总书记亲自题写了馆名。整个遗址目前开放两部分:出土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区。文物陈列馆外形古朴,前厅屋面形似展翅翱翔的巨鸟,后面屋顶布有交叉形状的构件,象征榫卯木作技术,底层架空,以示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特征。文物陈列馆内的三个展厅,陈列了古人留下的稻谷、骨耜、动物骨骸、骨针、陶器及其他原始文化遗留物等多种考古实物。遗址现场展示区,主要是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的复原和原始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

能亲自去瞻仰一下七千年前中华民族先民的遗迹是史地组老师们的共同愿望。通过参观考察,老师们感慨颇多,归纳起来有两点:

第一,老师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加入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在中国古代史教材、中国人文地理教材中都提到了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历史和地理学科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通常以教材为基础,查找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为学生讲授这方面的知识。有时候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停留在文字的认知上,自然缺乏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当然也无法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取更多的感染,更无法在脑中形成一个直观的认识。带着课本去游历,老师们看得多了,认识深刻了。在文物陈列馆看到了复原了的七千年前河姆渡平原、丘陵、湖泊相交的复杂多变的地貌,根据河姆渡人头骨复原的河姆渡时代人物像,早期人工栽培的稻谷,当时人们使用过的骨耜、陶器(包括釜、盆、钵、罐)、骨箭头、骨鱼鳔、骨哨和丰富的动物资源模型等,课本上提到的知识被鲜活地呈现在眼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清晰透彻后,教学自然就生动与自信了。

第二,老师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一座人类聚落遗址,总面积四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四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根据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七千年。考古发现了大面积稻谷堆积层、大片木建筑遗迹和总数超过六千件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它的发现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难怪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又想到远在距今七千年前至五千年前,长江流域会存在如此灿烂的文化呢?我曾到那里参观过,看到那些精美的陶器、丰富的骨器、木器以及石器等,特别是带有榫卯的木结构和干栏式的建筑,都显示了河姆渡先人技术的高超,实令人惊异不已。”贾老先生的这番话也是老师们此行深切感受到的,尤其是当老师们进入遗址现场展示区,在原始生产生活场景的再现处体验“原始生活情景”、“干栏式建筑”结构屋、“渔猎归来”等原始场景时,惊叹于早期人类的智慧与当时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中国是最早进入农耕文化的国家,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不但出土了大量翻地用的骨耜,还有大量的稻谷。进入农耕文化不是简单的种种粮食饲养牲畜,而是对天文地理有了一定的认知,对季节变化规律的掌握,对农耕工具的发明,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建筑房屋的技术的应用等,这一切均证明中国在几千年前,农业、畜牧业、建筑业等水平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这个事实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智慧的民族,拥有极其辉煌的古代文明。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不言而喻,踏循着这古代文化气息而来的老师们被震撼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我想,这种情结必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生。

2010年,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到浙江绍兴鲁迅故里进行“游学”活动。这次活动目的是期望全校语文教师通过实地考察,升华对课本中与鲁迅作品相关的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通过深度考察,提高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深度。

带着还原语文课本中鲁迅先生作品的心情,老师们参观了坐落在绍兴中兴路上的鲁迅祖居,循着语文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记忆,依次参观了德寿堂、桂花明堂、鲁迅卧室、小堂前、鲁迅母亲的卧室、厨房以及百草园。

古色古香的祖居,刻记着鲁迅这位中国现代大文学家的家族兴衰变迁。从早年的大户人家,到后来的家道中落。童年的鲁迅“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辱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生病的父亲去买药”,每天遭受白眼和奚落。那句“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充满着心酸和苦楚。

穿过鲁迅故居,“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那在语文课堂上不止一次向学生描述的百草园情景,清晰地映入眼帘。循着短短的泥墙根,有的老师尝试着翻开断砖,看看是不是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幻想着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是否也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这小小的园子是鲁迅先生童年的乐园,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津津乐道的地方。在泥墙边,水井旁,高大的皂荚树下的合影也成了永久值得回忆的瞬间。

走出百草园,过了小河就到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一个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镜吾老先生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鲁迅先生从12岁至17岁在此读书求学。“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大字,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画下面是一张长条形的案几,上面摆放着私塾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半身像,鲁迅的座位在左侧最里面靠墙的地方,一张小方桌,一张木靠椅,眼前的一景一物,让参观者驻足良久。

鲁迅纪念馆。纪念馆大门内首先进入视野的是鲁迅先生的铜质雕像和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著名诗句。参观的过程中,每一件遗物,每一幅鲁迅先生的名言,都传递着这样一种激动:就是这颗伟大的灵魂,在那个让中国人茫然、彷徨的时代,让中国人开始审视自身的问题。

从鲁迅纪念馆出来,解放路的十字路口印有“古轩亭口”的牌坊,使人的思绪回到了《药》中描述的革命烈士秋瑾就义的地方,使人联想到了“古轩亭口”四个大字对阿Q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位革命的烈士和一个社会的悲剧性人物离开人世的地方,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历久而弥深的。

绍兴的一景一物是鲁迅先生后期创作的时空背景,这种背景又大而化之切换成为当时中国的背景,时时刻刻给人警示、发人深省。绍兴之行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留给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印象是深刻的、丰厚的。

在我任校长的这些年里,曾两度带领部分教师参观了位于杭州湾畔的秦山核电站。使一般学科的教师了解了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使物理等理科老师加深了对核电站工作原理的认识,如具有辐射性的核燃料的更换、核废料的处理、应对核辐射核泄漏的措施、核电站选址的要素等。借助社会考察,增长科学见识的同时也提高了理科老师的专业素养。曾组织老师们参观上海“工博会”、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制造厂、上海洋山深水港、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一·二八”淞沪纪念馆、常熟沙家浜、乌镇茅盾故居等处,安排教师循着课本游历了敦煌莫高窟、黄果树大瀑布、山西云冈石窟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江西井冈山、海拉尔阿尔山火山喷发遗迹、台北故宫博物院、海南岛热带植物园、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嘉兴南湖等,欣赏了“大漠孤烟直”的内蒙大漠景观、行走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置身于“大雨落幽燕”的北戴河、漫步于“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在考察和游历中让教师加深对课本知识以及事物规律的理解,把握好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培养老师们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呼唤高素质的教师,而高素质的教师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培训和培养。实践证明,揣着课本去游历,“行万里路”成了对教师成长具有非凡意义的“大课堂”。

2010年11月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