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助人莫求回报

助人莫求回报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白这种心理,就能明白为什么帮助别人,人家不感激,或者当时感谢,后来变成一股怨气,甚至仇恨。所以,你如果真心实意要帮助别人,就一定不要有希望受助人回报的念头,哪怕希望他对你客气。进一步说,帮助别人的时候确实不应该有回报的期望,否则做好事就像是交易,期望越多,自己负担也就越重,失望也会越大。更严格地说,要求回报的助人算不上是做好事。做好事以为自负的资本,期求回报,反而成为累赘,成为执著。

助人莫求回报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常常听到人说好心没好报,更有甚者,是恩将仇报。有个三流演员,当年在上海滩闹了许多绯闻,可怜兮兮,同行艺人同情她,有的收留她,有的给她钱物,还有一位热心的阿姨照顾她的生活,大家给了她许多帮助。后来,这位演员飞黄腾达,权势熏天,但是,早年的经历是她的一块心病。所以,她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当年帮过她的人都找出来,投入监狱。从心理上分析,有些人,由于出身低微,或者早年有过恶行,便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到后来发达了,自卑感并没有克服,而是以逆反的优越感表现出来,并且要想方设法抹去过去的历史,所以出现恩将仇报的现象。

明白这种心理,就能明白为什么帮助别人,人家不感激,或者当时感谢,后来变成一股怨气,甚至仇恨。因为,由于你的帮助,当时让他摆脱了困境,但是,他过后觉得在你面前抬不起头来,更加重了他的自卑,怨气就生出来了,甚至由怨生恨。特别是你在受助人面前表现出你的优越,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以,你如果真心实意要帮助别人,就一定不要有希望受助人回报的念头,哪怕希望他对你客气。做完好事,就把它忘了,当作没有发生过这件事,助人者、受助者,又重新回到原点,无恩无怨,平等相处。

进一步说,帮助别人的时候确实不应该有回报的期望,否则做好事就像是交易,期望越多,自己负担也就越重,失望也会越大。更严格地说,要求回报的助人算不上是做好事。

相传古代有名的达摩祖师到江南,会见笃信佛教的梁武帝。梁武帝建立梁朝,在江南广修佛寺,塑造佛像,抄写经文,剃度僧人,闻名遐迩。所以,梁武帝见达摩的时候,颇有自得之意,问达摩道:“我在江南修建四百八十座寺院,度僧数十万,有功德否?”没想到达摩摇摇头,答道:“没有功德。”做好事以为自负的资本,期求回报,反而成为累赘,成为执著。作为行善的一方,施与就是回报,因为你获得了解脱。忘记自己做过的好事吧,一切如常,“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明〕洪应明《菜根谭》)

今译

怨望由于恩德而彰显,所以,与其让人对我感恩戴德,不如让恩德和怨望两相忘却。仇恨由于恩情而种下,所以,与其让人对我知恩图报,不如让恩情与仇恨都泯灭无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