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商榷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商榷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尚有值得推敲处。今将新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与有关注释本译文作一对照,可以看出正确的取舍。平原君的这封信,要表达的是形势的危急和赵国拼死抵抗的意志,绝不可能表示一丝一毫软弱的立场。《说文解字》段注:“《礼仪》:古文假借手为首。”“勒兵”在《史记》中出现多次,无一可释为“约束”。译为“约束”,未能表现出信陵君对原晋鄙军采取的雷厉风行的整军举措。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商榷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尚有值得推敲处。今将新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出此不注)与有关注释本译文作一对照,可以看出正确的取舍。

一、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宾客

公子引侯生坐在上座,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他。

意谓向所有的宾客称赞侯生。(刘盼遂、郭预衡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

如从语法关系看,“遍赞宾客”可理解为“(信陵君)遍赞宾客(于侯生)”,也可理解为“(信陵君)遍赞(侯生)(于)宾客”。何种理解正确,实取决于语境。从当时情况看,与会宾客急切地想知道,信陵君如此隆重恭请的究竟是何人,信陵君急释众惑向与宴者推介侯生是很自然的事。读者不能不注意到一个事实:公子“置酒大会宾客”,“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如果还要“把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侯生,那要耗费很长时间,恐怕也不符合“隐士侯嬴”的心态。“公子引侯生坐上座”已有得罪“魏将相宗室”之嫌,再将与会宾客“一个个介绍”给一个“夷门监者”,岂非抬高了侯生却怠慢了宾客?这宴会何时才能正式进行?因此,揆情度理,还是将原文理解作信陵君一次性“把侯生介绍给众宾客”为好。课本注释源于洪亮吉《四史发状》:“此盖公子遍以宾客名赞于侯生前耳。故下言‘宾客皆惊’也。”洪氏所云因果关系其实并不具有确定性。“宾客皆惊”之“皆惊”,为“一同惊讶”之意,当信陵君于“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的情况下推介侯生之时,“宾客”翘首以待之人竟为一“夷门监者”,故举座皆惊。

二、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今日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

难为你也够了。(王伯祥《史记选》)

“为”的用法较为复杂,上列不同译文涉及其读音和意义。此宜训为动词“难为”。第一,从下文可知,侯嬴所言实交代“难为”公子之具体做法。一是“于众人广坐之中”,“有所过”;二是“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然嬴欲就公子之名”,这才说到采取这些“难为”公子做法的目的,即“为公子打算”。一个“然”字,文意方明显产生转折,由交代情况转入说明理由。第二,视“为公子”之“为”作介词“替”,必补一动词“打算”,这种关键动词省略的情形在文言文中毕竟不多,此有增字解经之嫌。第三,《史记集解》引徐广说:“‘为’一作‘羞’。”“羞”与繁体“为”(爲)字形相近,古代刻本误“羞”作“为”的情况可能存在,“羞公子”不就是“难为公子”吗?《史记》异文至少可以说明,古人认为“为公子”和“羞公子”意思接近。如此,“今日侯嬴为公子(打算)已经足够了”这一说法显然难以成立。

三、今邯郸旦暮降秦

现在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

现在邯郸很快就要被秦军攻破。(吴树平等《全注全译史记》)

在赵国形势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平原君赵胜派使者给信陵君送了一封信,内云:“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教师教学用书》将句中的两个“降”均解释为“归服”,似不妥当。既然赵国“邯郸城朝夕之间将要归服秦国”,那还要魏国救兵干什么?既然平原君已有“归服秦国”之意,又何必“冠盖相属”至魏请信陵君谋划救赵?平原君的这封信,要表达的是形势的危急和赵国拼死抵抗的意志,绝不可能表示一丝一毫软弱的立场。关键是对“降”的解释。《说文解字》段注:“降,下也。”这里的“降”应解释为“攻下”。“降秦”即“被秦攻下”。《史记·平原君列传》“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的“且降”也是“将要攻下”之意。这样理解符合赵国拼死抵抗的历史事实,也吻合平原君赵胜信中自塑的形象。所以,该句应理解为:邯郸很快就要被秦军攻破。同理,下文之“弃之降秦”也应理解为:抛弃赵国,眼看着赵国被秦攻下。

四、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

晋鄙合上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着公子说。

晋鄙合上兵符,对此事表示怀疑,抬起头望着公子说。(吴树平等《全注全译史记》)

魏国老将晋鄙“举手”这一动作令人费解。太史公行文审慎,不会去写晋鄙“举手”这一无意识的动作。“举手”这一动作应当与“疑之”“视公子”具有一种逻辑上的联系。将“举手”与现代汉语中的“举手”视同一律,就完全看不出晋鄙系列动作间的逻辑联系了。《说文解字》段注:“《礼仪》:古文假借手为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知其罪,授手于我,用敢献功。”清代阮元《校勘记》:“按《家语》(即《孔子家语》——笔者)作‘授首于我’,惠栋云,手,古首字。《礼仪·大射仪》、《士丧礼》并以手为古文首字。”《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皆列“首”为“手”义项之一。据此,“手”可训“首”,“举手”即“举首”,抬头的意思。视,仔细察看。晋鄙原先是低头合符,此时抬起头来,因为心中存疑,又无确凿证据,所以对近在咫尺的信陵君察颜观色,进行言语试探,发出“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的疑问。“举手”一词准确写出此时此地晋鄙的神态举止,译为“抬起头来察看公子神色”,方足以表现晋鄙这位老谋深算的老将的怀疑神态。

五、勒兵,下令军中

约束士兵,在军中传达命令。

整顿部队,在军中发布命令。(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

“勒”,本指“马头络衔也”(《说文解字》),即有嚼口的马络头,这是“勒”的本义。“约束”系由本义转训。但揆诸情理,“勒兵”中的“勒”应解释为引申义“整顿”。“勒兵”在《史记》中出现多次,无一可释为“约束”。《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子之十二篇,我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引例中的“勒兵”均为“整顿”意。“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一句话有三个动词“将”“勒”“下令”,应分别解释为“统率”“整顿”“发布命令”。令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得八万人。”这正是得军心而能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整顿”措施。译为“约束”,未能表现出信陵君对原晋鄙军采取的雷厉风行的整军举措。

(原载《中学语文》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