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厌倦时会情绪消沉”

“孩子厌倦时会情绪消沉”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们也会感到厌倦。◎ 睡眠障碍,虽然这种情况很普遍,但是也有可能成为抑郁症的一个迹象。事实上,入睡困难说明儿童有严重的心理焦虑,他们睡不着,害怕黑夜,对于他们而言,黑夜意味着失去意识和死亡。他们其实在努力克服睡眠障碍,虽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缺乏自信,心情低落,哭泣,思想消极、忧郁,学习成绩下降,极度敏感,没有心情娱乐,自省,交流困难,睡眠障碍,身体疼痛,懒惰,最后甚至威胁自杀。

一个人的日子里,即使是最闲散的时候,我也从未感觉到厌倦;我的想象力填满了所有空白的时间,足以让我充实度日。只有在死气沉沉的房间里,大家相视而坐,只有舌头在活动的时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

——让·雅克·卢梭,《忏悔录II》,

第七卷,1789年     

孩子们也会感到厌倦。这是我们要提及的一个新现象。母亲们不知道该如何照顾他们,因此很担忧。这种厌倦的情绪是一种病症吗?厌倦一词在拉丁语里是inodiare(“可憎的”),意思是“被人憎恨的对象”。从前,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强烈的悲伤和厌恶。随着古法语的衰退,该词变成了“因对某事无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后面的这个词义还包含缺乏欲望、忧郁的意思。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情绪抑郁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很沉重。对于无所事事的儿童而言,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呢?

相比于成年人,儿童感到抑郁的情况非常稀少。虽然儿童的抑郁不容易被察觉,但他们同样有被抑郁情绪所困扰的可能,这会让家长们非常不安。似乎躁狂抑郁症或两极情感障碍到青少年时期才会出现。抑郁症又分为不同的等级。程度较轻的抑郁症同样让家长们担忧,生怕这会上升到更严重的程度。

总的说来,儿童很少有强烈的悲伤、消沉和可耻的感受,而这些却是成年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情绪。另外,这种隐藏的或者潜伏的抑郁常伴随着一些行为障碍,后者表现得更加明显。

首先是社交举止障碍,尤其是青春期叛逆行为之前出现的反抗情绪:

其中主动的形式有:

◎ 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反常的粗暴易怒的情绪,并且孩子的反应相对于引起该情绪的原因而言过于激烈。

◎ 短暂的离家出走(如电影中所描述的逃学)。

◎ 在家中或外面进行的小规模盗窃行为。

被动的形式有:

◎ 自我反省,标志着一种带有挑衅性但又沉默的反抗情绪,促使孩子脱离集体活动。

◎ 说谎,需要强调的是7岁之前说谎是生理反应。这里我们所说的是为了掩盖不好的成绩,出于自我防御的目的而说谎,或夸张吹牛的谎话。

◎ 精神运动减慢:儿童缺乏活力,行动迟缓,对平时从事的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此外,还存在一些无意识的行为障碍:

◎ 突然出现继发性遗尿(不同于原发遗尿,后者指儿童长期连续性遗尿),特别是男孩,通常是夜间发生,白天偶尔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受损的情绪障碍的反应,相当于传递信息,甚至是一种反抗态度的表露。

◎ 大便失禁,主要发生在3到14岁的男孩群体中,但孩子原本已经有讲卫生习惯。该障碍由于其原始状性质而令人担忧,因为它常常被独立地看待,不和心理紊乱联系在一起。

儿童往往掩盖他们的羞人之事(把脏衣服藏起来),或者干脆否认这种尴尬的事实发生(不换衣服)。家长们难以忍受这种现象,特别是当他们被告知这不是由于孩子的功能障碍,而是为一种强烈的情感障碍所致,与父母明显的排斥有关。孩子无疑感受到他不为人爱。

一些本能的行为障碍同样值得注意:

◎ 饮食障碍,特征是突然食欲过旺,(自我)强迫进食症,挑食,并由于恐惧带来的焦虑而出现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要知道年幼的儿童没有厌食现象。

◎ 睡眠障碍,虽然这种情况很普遍,但是也有可能成为抑郁症的一个迹象。事实上,入睡困难说明儿童有严重的心理焦虑,他们睡不着,害怕黑夜,对于他们而言,黑夜意味着失去意识和死亡。他们其实在努力克服睡眠障碍,虽然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从一些惯例中可以看出儿童的担忧(睡觉抱的毛绒玩具,睡前读的故事)。此外也会出现噩梦、因说梦话而夜间惊醒等现象。

◎ 在性方面,手淫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行为,如果不对其产生犯罪感,这种行为并无害处,不会造成心理障碍,除非是以炫耀的方式进行的集体行为,或裸露癖。这些行为比较少见,一般在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发生。

最后,在某些情况下,还存在一些运动行为障碍:

◎ 轻微的抽搐(眼睛、脸、脖子、肩膀、四肢),复杂性抽搐,吮吸拇指,卷或拔头发,咬指甲。

◎ 睡眠肢动症,上身从前往后的摆动,头部的弯曲和转动,年幼的儿童在入睡前经常出现这种症状。

这些运动障碍任意地发展,但在焦虑和兴奋状态下会加重。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恐惧和害怕虽然是很常见的儿童心理现象,但也可能预示着其处于抑郁状态。

所有这些障碍都是独立存在的,是针对某一具体情感的反应。确定儿童是否得了抑郁症,除上述症状外,还有其他表现,如悲伤,不再玩平时喜欢的游戏,不跟朋友接触,经常哭。由于孩子哭是很频繁发生的事,因此家长不一定会注意到孩子为什么哭。孩子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会带来一系列家庭危机,虐待、父母不和、孩子因母亲生了小弟弟而产生妒忌等等。

孩子的情感反应值得我们重视,透过他们的情绪,能发现深层的心理问题。他们需要宣泄,让别人知道自己脆弱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生理上的紊乱。因此,当儿童表现出一个或多个行为障碍,同时伴随忧郁、沉默寡言的情绪时,我们需要挖掘孩子的家庭情况,分析其家庭问题。最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不适症状是否表现出持久性。在某些场合情绪低落,但在其他场合又活泼快乐,这种表现并不是真正的抑郁症状。

按照有些标准可以将抑郁症划分为0到5的不同等级:

缺乏自信,心情低落,哭泣,思想消极、忧郁,学习成绩下降,极度敏感,没有心情娱乐,自省,交流困难,睡眠障碍,身体疼痛,懒惰,最后甚至威胁自杀。

这些特征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这种情况下,患者要及时咨询心理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要结合心理疗法进行药物治疗。

厌倦无聊的概念在抑郁症的症状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面对上文中所描述的症状,厌倦对于患抑郁症的儿童来说似乎不是什么特别的反应。他们早上起床后的准备活动拖拖拉拉,不能安心投入学习,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诸多家长们为此伤透了脑筋,因为3到15岁的孩子总是不停地抱怨自己很无聊,“他们不知道该做什么”,并表现出不满。儿童的这种令人厌恶的感受是否也是一种抑郁症呢?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现象吗?

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长途旅行中,孩子坐在车后面,自己想办法打发时间,由于不能看书,他们感到非常无聊。如今,很多年轻人就像高速公路上困在车里的小孩子,也会感觉到烦恼。很多成年人把烦恼比作“过去的孩子”。最大的区别是,在过去,“我们不会因为烦恼而烦恼”。

当今社会,行动主义盛行。每个人都在忙碌地奔波。很多年轻人希望一直沉浸在玩乐之中,因此他们希望随时有人陪伴。我们称之为“贪婪的不满足”。这种无聊的心情形成一种期待,由于无事可做,悲伤的情绪会让他们麻木怠惰。无所事事的孩子显得不耐烦、脾气大,他们试图寻找新的消遣方式,但这种态度不是来源于悲伤和沮丧的虚无主义。这种行为的形成不利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也会让父母担忧,他们不希望孩子处于这样的状态,但也无能为力。由于不能给孩子充实的生活,他们担心孩子会陷入抑郁的烦恼。庆幸的是,孩子几乎总是可以在看电视中得到消遣,唯一的危险是他们会很快成为不会思考的傻瓜。

鼓励孩子在不借助视觉设备的情况下寻找乐趣,在真实的梦想中得到消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自我满足的能力。

厌倦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深度的、内生的、病态的,是精神抑郁导致的,表现为对周围的世界缺乏兴趣和投入。

另一种是正常的、外生的、表面的,是因为无具体事情可做,或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造成的。很多成年人和孩子都会有这种厌倦情绪,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一旦闲下来,他们会觉得异常空虚。这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行为障碍,更不是抑郁症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