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样做也许更好

这样做也许更好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这一长效机制建立以后,学生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必然会有一个跃升的过程。被批评教育与外在监督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内化和反省。②适时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回归教育批评的主体和权利,追求合理、合法、适时、适度的批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启迪学生公民意识,最终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

四、这样做也许更好——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中,除去虚假的或别有用心的情况外(班主任可通过各种方法鉴别真伪),必然都是某一学生或某些学生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教育,让学生犯一个错误,就认识一个错误,从而改正一个错误。

通常,批评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这样的做法,往往直接点中要害。不过,批评者的范围是否可以更加宽泛一些呢?在平等、高效的前提下,让批评回归教育的主体。

1.个别处理

当学生所反馈的情况纯属两人之间的无意识摩擦或意外行为时,教师可以直接采用私下三方谈话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个别问题个别处理的目的。

2.集体“交流”

当对同一问题反应明显偏多,或者学生所反馈的情况有必要进行集中教育时,教师就要组织对这一类共性问题的集体教育。可以是午会,也可以是主题式的班会,或借势而发,或点到为止。

另外,教师还应该有一点超前意识,对于某些事情,不应该等到发生之后才来进行这样的处理,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式教育,为学生潜在的需要服务。

3.引导甄别反馈价值

批评的前提是看学生的行为是否有批评的必要。每天,学生的汇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教师这里来,对此,教师和学生一起,要学会甄别反馈的价值。对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并逐步教会他们“是否事事都有汇报的必要?”对教师而言,对这些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是个别还是共性,是偶发还是经常,是否所有的问题都需要采取批评的方法,采取怎样的批评方法,掌握批评的主动权。让批评教育更有针对性。

4.建立分层处理机制

让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积极的参与者,进而成为批评教育的主体,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途径。

(1)培训班级干部

班委会作为一个“上传下达”的组织,在批评教育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各方面都较为突出的班委会学生来说,在合适的条件下,是能够进行个别或组织集体教育的。

教师对班委会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尝试性地让他们处理一些个案,并且及时反思是否有效,也可以组织班委集中探讨某一案例的处理评价,以期进行后期优化。在实践中让班委会成员得到成长后,这一指导教育行为可以扩展到全班。当这一长效机制建立以后,学生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必然会有一个跃升的过程。

(2)引导学生自我处理

自律、自我批评是批评教育追求的目标。在班级当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判断。中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明显,在发生矛盾冲突时,可以依据平时处理步骤进行自主解决。让学生从事实中判断和思考,通过实践理解和体会。批评教育的效果最终还得看被批评者对批评主体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对所犯失误行为的反思深度,而如果学生在自我处理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批评,那么,班级自治的强大功能也就凸现出来了。

(3)后继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班级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舆论,形成昂扬向上的班风班貌,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进行自我约束和激励。当然,在进行批评教育后,外在的监督还是必不可少的。

①让大家时刻感觉到被关注,但这种关注不是监视。被批评教育与外在监督相结合能够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内化和反省。

②适时发现进步,及时表扬。班委会、学生、老师都可以对同学进行固定的或随时的表扬。表扬是一种激励,催化学生加快奔向正确的步伐。

③接受反复,但要改进。每一次批评都必须及时,但绝不纵容“屡犯不绝”的行为。

5.建无声沟通渠道,变有声为“无声”

批评教育,可以刚柔相济。有时,无声教育也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所以,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这里面所蕴含的意义。在沟通渠道方面,我们也可以进行创新,比如温馨信箱,当学生收到教师或者学生写给他的一张纸条时,也正是矛盾化解时,自然有一种温馨在师生心间流动。

总之,当教师面对学生的种种“小报告”式的反馈时,不可伤了他们对行规纪律严格遵守的执著,不可伤了他们对班级管理参与的热情,不可伤了学生以主人翁意识维护班级荣誉的责任心。回归教育批评的主体和权利,追求合理、合法、适时、适度的批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启迪学生公民意识,最终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

(本文获区征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