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读行为密码,变身行动达人

解读行为密码,变身行动达人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柯英是美国著名的谈判专家,他现在在美国的一家企业担任代理,要和一个日本企业进行谈判。当天,柯英抵达日本,日方企业早早派出了工作人员在机场等候柯英。在这个过程中,柯英放松了警惕。就是在日方企业如此周到的服务下,柯英泄露了自己的行程安排,使谈判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所以,最终的谈判结果可想而知,柯英的这次谈判是失败的。

教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个教室里实施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学生。首先,教学学家让他们阅读一篇课文,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实验结果是:全部小学生都阅读完这篇文章花费了大约8分钟时间。接着,教育学家要求这些小学生们在5分钟以内阅读完,结果他们真的就在5分钟之类读完了刚才一模一样长的文章。

上述的这个实验中,其实,这些小学生们完全有能力在第一次就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阅读,但是因为内心没有紧迫感,所以他们拖到了8分钟。但在有了规定,也就是说有了紧迫感之后,他们就能在5分钟以内完成阅读。这个实验反映了“最后通牒效应”对人们完成某件事情时起到的心理作用。什么是最后通牒效应?最后通牒效应就是指:人们在做某件事时,总觉得自己准备不足,所以能拖就拖,但在有期限要求的时候,如说外在的条件已经不允许自己再拖了,那当事人就会立即行动,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在心理学上就称为“最后通牒效应”。利用最后通牒效应我们可以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位置。

柯英是美国著名的谈判专家,他现在在美国的一家企业担任代理,要和一个日本企业进行谈判。但是这次谈判他失利了。

当天,柯英抵达日本,日方企业早早派出了工作人员在机场等候柯英。看见柯英出来就热情地向前接过柯英的行李,把他送到了预订好的酒店中,总之,日方安排得非常周到。在这个过程中,柯英放松了警惕。在送他回酒店的路上,日本企业人员关怀地问他订的是哪天的机票回去,柯英想都没想就告诉了他,还掏出机票给那个人看,机票上标明了返程的具体时间。

就是在日方企业如此周到的服务下,柯英泄露了自己的行程安排,使谈判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在刚开始的几天,日本方只是带着柯英游览了日本有名的景点,丝毫没有提到谈判的事情。谈判的开始竟是柯英准备回去的前两天,而且谈判的第一天并没有提到谈判的重点,可以说真正的谈判是在起程回国的前一天开始的,重点问题是在柯英起程的当天进行的,那天当双方谈到重点问题的时候,接机的车就已经停在了外面,柯英的时间非常紧急,最后的谈判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完成的。

所以,最终的谈判结果可想而知,柯英的这次谈判是失败的。因为日本企业巧妙地利用了最后通牒效应,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获得了柯英的时间安排,把谈判的时间拖到了最后,使得柯英的内心焦急不安,不得不尽快完成谈判,由此使他陷入被动的局面。这样日本方就顺利地取得了最终的谈判胜利。

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总想着到最后的时间节点再去完成任务。了解了最后通牒效应之后,我们就知道这是不利于个人进步的事情,拖到最后时刻会造成不安与焦急,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给自己限定时间,很早就去着手工作,这样才会提高事情的成功率。

是什么造成我们总是拖延呢?

第一,缺乏完成事情的紧迫感。有时我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自己能在最后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从而产生拖拉的行为。

第二,分不清主次。在完成事情的时候总是被一些琐事牵制,由此在处理琐事的时候浪费了自己处理重要事情的时间。

第三,缺乏自信。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喜欢拖拉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恐惧,而造成恐惧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除了以上三点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总之,要克服拖延的习惯我们就要知道自己拖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如果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那么更要在事情的刚开始时去处理,花费不了太多的时间,做完之后,还可以一身轻松地投入其他事情中;如果我们身边总是有很多琐事,那么就要懂得时间管理,保证自己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候完成最重要的事,然后利用其他时间处理琐事,两不耽误。如果我们不够自信,之前的失败经历让我们停滞不前,那么就要看开一些,别把事情的最终结果看得那么重要,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态,在轻松的心态下我们才会有可能取得好的结果。面对不自信,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行动起来,只有去做,才能有做好与做不好的区别。

所以,在生活中,摈弃拖延吧,迅速变成行动达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