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路建设与德国的统一

铁路建设与德国的统一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铁路能够以不到现在成本的一半,运输木头、泥炭和煤炭。1825年李斯特在符腾堡被监禁期间,他根据自己对英国铁路的考察草拟了一项德国修建铁路的计划。为了找到合法身份,他加入美国国籍,他以美国驻莱比锡公使的身份回国。李斯特成功说服萨克森政府,修建莱比锡至德累斯顿的干线铁路。

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824年4月,就在史蒂芬森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没日没夜的工作时,一个流窜到英国的不修边幅的德国人到现场考察了这条铁路。英国人领先的理念给他很大的震撼,一个用铁路联接德意志,并最终实现德国统一的伟大构想开始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从此,他开始为德国铁路建设奔走相告、殚精竭虑。

此人名叫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其实他既不是铁路技术专家,也不是负责铁路建设的官员,他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派创始人。李斯特比史蒂芬森小9岁。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德国的统一。他认为只有首先在经济上实现了统一,然后才能完成德意志政治版图的统一。所以他的一生一直在为铁路奔走相告。据统计,在德国铁路建设的关键时期,1833年—1835年,李斯特发表的112篇文章中,76篇与铁路建设的具体计划以及铁路政策有关,占到了文章总数的76%。24

他在一本小册子上这样论述铁路的巨大作用:

铁路能够以不到现在成本的一半,运输木头、泥炭和煤炭。面粉、肉类和其他食品比莱比锡便宜50%—100%的巴伐利亚,可以将多余产品出口到厄尔士山脉、易北河沿岸和汉萨同盟国城市。便宜的食品和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人阶级的幸福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货币工资,增加人口,扩大工业范围。便宜的建筑材料和较低的货币工资,将促进城市新区和边远地区的建设,并降低租金。25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把德国分裂的局面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李斯特所处的德国,当时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虽然它有一个无比高大上的名字叫“神圣罗马帝国”,但欧洲大国并不太把它放在眼里。1648年,欧洲各国更是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把德意志的分裂局面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据统计,1800年前,这片土地上有314个大小邦国、1475个骑士领地,总共1789个独立拥有主权的政权。26有些小国都小得吓人,如威斯特伐利亚地区面积仅1200平方英里,却存在着52个邦国。那个时代,德意志其实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远算不上是一个国家概念。

1789年,也就是李斯特出生的那一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赶下王位(后来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大革命让君主制的欧洲如芒在背。利奥波德二世,联合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的英国、荷兰、西班牙等组成第一次反法联盟。结果被拿破仑带领的军队击败。1799年,拿破仑为了与英国争夺苏伊士运河,远征埃及与英国大战陷入苦斗,军队被困埃及。神圣罗马帝国觉得机会来了,又联合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织了第二次反法联盟,结果拿破仑只身回国,发动雾月政变,当上了法国第一执政,然后指挥意大利军队,轻松击败第二次反法联盟。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当上了法兰西帝国皇帝。1805年,神圣罗马帝国又联合英国、俄罗斯发动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同年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发动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再次大胜。这次拿破仑直接向利奥波德二世发出通告,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外强中干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正式走到了尽头。德意志连形式上的统一也不复存在。

1806年的10月27日,李斯特17岁,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进入柏林,将普鲁士光荣的代表——和平女神从勃兰登堡门取下来,当做战利品运回了法国。普鲁士被迫割让了大片的国土,支付1.5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拿破仑还要求普鲁士裁军,并且限定普鲁士军队人数不能超过4.5万人,普鲁士差点因此一蹶不振。

德国诗人海涅悲伤地感叹说:“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

经过拿破仑战争,尽管形式上的神圣罗马帝国不存在了,但德意志邦国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到1806年德意志邦国的数量减少到了39个。但是各邦之间关卡重重,要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27

所以在一份报纸上,李斯特直截了当地写道:“不在德意志各邦人民之间实行自由交往,便不可能有统一的德国,不建立共同的重商主义制度,便不可能有独立的德国。”28他认为德国要实现经济统一要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货物在关税境内自由流通;第二件就是修建铁路,用铁路将德意志联接成一个从精神到物质的统一体。他形象地说:“铁路系统和关税同盟是连体双胞胎;它们在同一时刻诞生,彼此肢体相连,只有一个思想和一个感官,它们互相支持,追求同一个伟大的目标,即把德意志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伟大、文明、富足、强大和不可侵犯的民族。”29

1817年,28岁的李斯特就被破格聘请为杜宾根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年4月,李斯特发布《致德意志邦联议会的请愿书》,他在其中明确提出了废除邦联内的关税壁垒,建立一个全德关税同盟的主张,接着他还创办了《全德工商界机关报》,大力宣传建立关税同盟、鼓励各邦自由交往和争取实现经济统一的思想。他也因此成为守旧者的眼中钉肉中刺。1820年李斯特受迫害,被迫辞去了杜宾根大学教授职务。不干就不干,1820年李斯特又被家乡人民选举为符腾堡等级议会的议员,但很快他又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这一罪名判处监禁。法院还没有宣判,李斯特就脚底抹油跑了。他在欧洲各国流浪。1824年4月,李斯特在英国流浪期间,他到史蒂芬森主持建设的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施工现场进行了参观。

1824年他决定回国,但是回国就被抓起来了。1825年李斯特在符腾堡被监禁期间,他根据自己对英国铁路的考察草拟了一项德国修建铁路的计划。30他为德国铁路勾画了一个宏伟蓝图,参考后来德国铁路的建设情况,你会发现基本都是按照李斯特的设想进行的。1825年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但是他抵不住对祖国的思念,1832年又跑回来了。为了找到合法身份,他加入美国国籍,他以美国驻莱比锡公使的身份回国。他把突破口放在了萨克森王国,一个夹在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中等邦国。这里采矿业非常发达,有德国最发达的马拉铁路线。

李斯特成功说服萨克森政府,修建莱比锡至德累斯顿的干线铁路。但是,他们其实是同床异梦。萨克森指望这条铁路能够帮助矿主,进而增加税收,不想将这条铁路与其他邦国的铁路连接在一起;但李斯特有更宏伟的计划。莱比锡至德累斯顿铁路,是他构想的欧洲铁路网的一部分,这条铁路将成为德国的动脉躯干31

经过长期努力,李斯特的理论开始逐渐为人所接受。他建立关税同盟的主张获得了普鲁士统治者的认同。1834年1月1日,对德意志民族而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由普鲁士主导的关税同盟在这一天正式生效,它将德意志18个邦、75%的土地和2300万居民统一成一个巨大的市场,第一次实现了进出口税和过境税的统一,德国民族工商业由此得到迅猛发展。32李斯特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

接下来是铁路。1835年7月7日,全长6.1公里的纽伦堡至菲尔特铁路通车,这是德国第一条铁路,但是是马拉的。这不是李斯特的目标,李斯特胸中装着的是整个欧洲铁路网络,他的切入点是莱比锡至德累斯顿的干线铁路。1835年,李斯特获得了当地商人的支持,筹集了21万英镑的股本,不久工程正式启动。不过李斯特不善于与人相处,在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后,他被排挤了出去。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投资又彻底破产。而且政府还一直对他进行监视,随时都有再次监禁的风险。此时,李斯特只能靠稿费维持生活。1841年,李斯特被委任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成行。不久之后,卡尔·马克思担任了这一职务。

1846年11月30日,这哥们终于活够了,在奥地利一个叫库夫施泰因的小镇,朝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57岁的生命。

位于德国柏林的俾斯麦雕像。

李斯特含恨走了,但他用铁路统一德国的梦想,却在一步步实现。1839年,莱比锡至德累斯顿的铁路正式开通,并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开通当天,两台火车头牵引着15节车厢,在该条铁路上呼啸而过,其中一台火车头以乔治·史蒂芬森儿子罗伯特·史蒂芬森命名。

莱比锡至德累斯顿铁路的开通,在德国引起了数十年的铁路建设热潮,各地的铁路都在迅速扩展。1838年普鲁士制定了《铁路法》,鼓励铁路发展;1843年普鲁士又创办了普鲁士铁路基金会,为铁路建设筹措资金。1837年到1847年,也就是李斯特去世后的第二年,全德铁路投资从2100万马克,猛增到4.54亿马克,增长了惊人的21.5倍。33

其实在欧洲大陆最早修建铁路的是法国人。当然在英国人看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第一条铁路,都是使用或抄袭了英国的技术。事实上很多国家的火车司机也是直接雇佣英国人。他们技术良好,经验丰富,所以非常受欢迎。对于英国人来说,出国担任火车司机,可以拿到很高的薪水,而且备受尊敬,他们也非常愿意出国。1828年10月1日圣艾蒂安—安泰基矿山铁路就已经正式建成,34不过该线路初期也只是马拉矿车的线路,直到4年之后才改为蒸汽火车牵引。法国人的典型特点是,喜欢从理论出发,通俗说就是嘴炮太多。巴黎的知识分子激烈地争论铁路建设是否会破坏乡下的和平与宁静。诗人戈蒂耶抱怨这个疯狂的发明带来了噪音,大作家龚古尔(龚古尔文学奖就是为了纪念他)则说:“火车是如此的颠簸,人们完全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甚至有人说,奶牛会受到惊吓无法产奶,绵羊会受到惊吓,羊毛会褪色35

当然,也有热情歌颂铁路的人。百科全书编纂家拉鲁斯就称赞说:“铁路!神奇的光环已经笼罩着这个词汇。它是文明、进步、友爱的同义词。到现在为止,人类都怀着羡慕和一丝自卑,凝望着天空和海洋中的居民。多亏有了铁路,飞鸟和鱼类在人类面前优势不再。”

总之就是一群嘴炮,争论来争论去,就是不干实事。虽然最早在欧洲大陆修建铁路,但法国铁路此后发展速度相对德国而言,比较缓慢,迅速被德国超越。1840年德法铁路长度还差不多,1850年德国铁路里程就达到了6044公里,远超法国当时的3083公里。36到普法战争爆发时的1870年,德国铁路长度已高达21471公里,而法国只有17924公里,德国成为欧洲拥有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37铁路发展还带动了采矿、冶金和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一个强大的德国正在崛起,让身边的法国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

李斯特不仅看到了铁路在德国统一中的重要作用,他还预言了铁路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他说,有了铁路就可以在12个小时之内把军队从德国的一端调到另一端,“减轻武装力量调动与指挥中的困难”,这对巩固国防、促进德国民族统一事业的完成,具有重大意义。38

完美诠释了他这一思想的就是德国统一历史上的绝代双骄:铁血宰相俾斯麦与一代名将毛奇。

少年时期的奥托·冯·俾斯麦。

德国统一三杰,左起俾斯麦、威廉皇帝、毛奇。

说起俾斯麦他与铁路渊源还颇深。俾斯麦出生于一个标准的容克式乡村贵族家庭,他和毛奇正好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一代名将,毛奇从青年开始就是一个瘦小文弱的书生,以致曾被亲王时代的威廉一世惊呼为“这可不是块当兵的好材料”。俾斯麦作为文官,却威武雄壮、体格健壮。俾斯麦为人坚韧而且性如烈火。在大学期间,他留着奇形怪状的头发,还喜欢穿奇装异服,腰中配着宝剑。仿佛那不是他的大学校园,而是中世纪的骑士会议厅。入学后,他9个月内与人进行了25次决斗,竟然只有一次略受了轻伤。大学毕业后,俾斯麦的母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外交官,但是托了很多关系也未能如愿;出于对陆军管理体制的不满,他也没有去参军,尽管他的游泳与击剑都功力深厚。转悠了一圈,他回家当了庄园主,除了全力经营凋敝的祖业,剩下的时间就是打猎、豪饮、读书。1847年,普鲁士准备修建一条连接柏林与东普鲁士的铁路,为了筹集相关经费,普王决定成立一个联合邦议会。俾斯麦趁机出山,通过老妈关系的运作,1847年夏天,他成功以议员的身份来到了柏林。1853年,他又在著名的赛默林铁路修建期间,被派去检查一个隧道,一条峡谷间的临时跳板在他脚下断裂,俾斯麦差点摔下山崖丧命。好在当时的俾斯麦有神光护体,危急之中,他身手矫健,竟然一把抓住了突出的岩脊,捡回一条小命。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1862年俾斯麦收到了一封著名的加急电报:“快!慢则有祸。”咋回事?原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因为批准军事预算的事情与议会闹翻了,准备动用军队镇压,但这样极有可能引发革命。威廉一世觉得无路可走,打算退位,退位的诏书都已经起草好了。俾斯麦与威廉一世进行了会谈,成功地劝说国王撕毁了退位诏书,走出王宫时他已是普鲁士宰相。这一年俾斯麦47岁,正式开启了统一德意志的历史进程。1862年9月30日,刚刚当上宰相不久的俾斯麦发表了著名“铁血演说”,地点是普鲁士下议院预算委员会。他说,“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与血来解决。”

当时在德意志的39个邦国中,有俩大的。一个是普鲁士,另一个就是奥地利。德意志的统一有两个选项,一是由奥地利领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称“大德意志派”;二是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个由普鲁士领导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称“小德意志派”。俾斯麦早就看穿了奥地利的外强中干,决定带领普鲁士统一德国。要统一只能打架。

普鲁士与奥地利哥俩干架是必须的,但是也不着急。哥俩先联手干了一票,1864年三下五除二把丹麦收拾了,抢了两块地,普鲁士要了石勒苏益格,奥地利要了荷尔斯泰因。

丹麦打完了,该哥俩互掐了。1866年,俾斯麦耍了一个手腕,引诱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奥地利成功上钩,同年6月17日,率先宣战。俾斯麦24小时后宣战。因为奥地利做大哥时间久,所以当时德意志联邦内支持奥地利的多。但俾斯麦成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拉拢了意大利,意大利想夺回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第二件事是说服法国保持中立。

俾斯麦本来很得意,总算说服了意大利这个大国与自己结盟,而且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由国王厄曼纽尔二世亲自统率。谁知道战争一开始,意大利就被奥地利打得屁滚尿流,并且从此就养成了拖德国后腿的习惯。

俾斯麦哭笑不得,不得不两线作战。好在德国还有三件法宝。

第一件,就是欧洲大陆效能最高的铁路。他们看准了当时可资利用的五条铁路线,用来实施战略输送,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军队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25万余兵力和800门火炮集结到边境,达到了迅速完成作战部署的目的。普军进军之神速,集中和调动兵力之快捷,完全是奥军当局所始料不及的。

第二件,他们使用了刚刚诞生不久的电报。德军统帅毛奇利用电报,对多路进军的部队实行了颇有成效的集中指挥,从而得以基本掌握各个军团的进军和作战,保证了战略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三件,普鲁士士兵使用的是后装枪,比奥地利士兵使用的前装枪好用。

经过几次中小型战役之后,双方在一个叫萨多瓦的地方,展开了一场欧洲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会战。奥地利投入兵力约21万,普鲁士兵力约28.5万。最后普鲁士伤亡约1万人,奥地利伤亡4.5万人,是普鲁士伤亡人数4倍有余。

毛奇将此次战役的胜利毫不含糊地归功于铁路,他说:“我们通过五条铁路运送了28.5万名野战军,并且在五天内就几乎将他们全部集中到了萨克森和波西米亚前线,这是我们无与伦比的优势。奥地利只有一条铁路,要花45天才能集结21万士兵。”39

奥地利已经无力再战。最后请出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让他出来调停。俾斯麦知道他最危险的对手是法国。所以赶紧准备同意。当时,普鲁士有能力继续进军。所以,普鲁士国王威廉不同意,要求继续进军,要求攻陷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俾斯麦说不能再打了,后面还有法国呢,威廉说必须再打;俾斯麦说,真的不能再打了,威廉说我是老大。俾斯麦说,那我只好辞职了。威廉说,那好吧,还是听你的。

俾斯麦的血统中有着容克地主的遗风,沉默寡言,喜欢打猎,热爱金钱美酒,他才思敏捷、机智善变,并野心勃勃、渴望权力。他是19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没有之一。他的牛脾气为他将来,被威廉二世踢走埋下祸根。但是,普奥战争时,老威廉已经69岁,人生阅历丰富,而且有更为豁达的心胸,他也知道俾斯麦对普鲁士的重要性,所以他选择了听从俾斯麦。

德意志帝国建立。

在法国的调停下,奥地利割地赔款。普鲁士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它包括21个邦和3个自由市,普鲁士国王和宰相分别兼任联邦主席和总理。联邦的军政和外交大权也由普鲁士掌握。后来这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基础。

统一德意志,现在俾斯麦唯一的对手就是法国了。因为除了北德意志联邦外,还有南部几个邦国,他们都背靠法国。俾斯麦立志要统一除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此外,德法交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俾斯麦也是觊觎良久。

与此同时,作为拿破仑侄子的法兰西第三帝国皇帝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对普鲁士也是恨得牙根直痒痒。对于普鲁士的强大,他是如鲠在喉,他非常后悔当年普奥战争时候保持中立,以致养虎遗患。他曾露骨地说:“德意志不该统一,应分成三个部分,南北德国应该对立起来。这样法国才可以从中渔利。”当时法国的另一位大臣梯也尔也哀叹:“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40

双方各怀鬼胎,战争不可避免。俾斯麦知道,打败法国将是德国统一的催化剂。1870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上,普法两国又陷入了纠纷。先是西班牙动乱,王位出现了空缺。俾斯麦觉得有机可乘,就推荐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这样在对付法国方面就有了一个援手。但是法国强烈反对,并以战争相威胁。利奥波德亲王在别人劝说下,宣布放弃西班牙国王候选人资格,他说:“本来,只要西班牙人拥戴,我就可以去做他们的国王。但我不想为此引发一场欧洲战争。”

但是拿破仑三世以为普鲁士怕他,所以得寸进尺,让法国驻柏林大使去面见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鲁士做出书面保证,保证今后决不再派任何普鲁士国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国王。1870年7月13日,威廉一世在度假地埃姆斯会见了法国大使。对法国的要求,威廉一世也感到无理,所以断然拒绝,并给俾斯麦发了电报,说明了大致的意思。

俾斯麦再次展现了他阴险狡诈的一面,不但把拿破仑三世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且把老威廉也耍了。他问德军统帅毛奇,有没有把握战胜法国?毛奇一拍胸脯,没问题。于是,俾斯麦就把老威廉的电报改了几个字,通过单词缩写,将“从长计议”改为“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然后刊登在了报纸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埃姆斯电报”。拿破仑三世感觉受到了侮辱,7月29日率先向普鲁士宣战。拿破仑三世早就想收拾普鲁士,法国国内也非常支持这场战争,法国的常备军打遍了欧、亚、非、美洲,部队久经战阵、指挥员作战经验丰富。所以拿破仑信心满满,宣称“我只是去普鲁士做一次军事散步”。但是他们忘了此前他们进行的多是殖民地战争,而这次他们面对的却是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的、拥有钢铁意志的普鲁士军队。

普鲁士完美的铁路网再一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拿破仑着手准备得早,但是普鲁士的布防却比他快。普鲁士通过铁路运输部队,至7月底,已于边境集结3个军团约47万人,火炮1584门。而法国忙活了半天,也只弄过去了22万人。

俾斯麦与李鸿章

普法两个国家当时都是欧洲大国,都很难从正面进攻中直接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时候,普鲁士利用强大的铁路网快速调动军队,从两翼进行包抄,然后击溃法军。后来,法国将军戴莱加盖,就在他所著的《现代战争》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在组织本国边疆的防御时,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不是把国土用要塞地带围起来,而是使铁路网布满全境,以保证尽可能迅速地集中兵力。”由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铁路运输能力,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联军仅就投入战争的兵员数量来说,始终占有2比1的优势。

俾斯麦与威廉一世

普鲁士连战连捷,法国节节败退。到9月1日,双方就在法国的色当,摆开阵势,展开会战。普鲁士拿出来他们大杀器,克虏伯大炮。会战结果,法军损失了10.4万人,而普鲁士只损失了区区9000多人。战争结果举世震惊。拿破仑三世率众向俾斯麦投降。法国爆发了革命,建立了第三共和国。

普鲁士决定继续进军,兵临巴黎。期间,巴黎发生了一次又一次革命,然后又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镇压。最终双方先在凡尔赛签订了合约,又在法兰克福签订了最终合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偿50亿法郎。法国欧洲霸权开始衰落,强大的德意志崛起,并开始搅动世界格局。然后双方,相互敌视,相互找盟友。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又干了一架。

铁路在普法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远在东亚的大清王朝与日本。后来一直以德国为偶像的日本,更是把铁路运输在普法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当作典范来不断研究。41德国驻大清王朝的公使巴兰德也是极力向清王朝吹嘘铁路在普法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他甚至把战争的胜利说成是全得力于“铁道轮车”。李鸿章等人受其影响,他们的铁路国防观也逐步形成(尽管那时候清王朝还没有铁路),1872年李鸿章就表示:“俄人坚拒伊犁,我军万难远役,非开铁路,则新疆、甘陇无转运之法,即无战守之方。”“俄窥西陲,英未必不垂涎滇蜀;但自开煤矿与火车路,则万国伏。”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