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莫让人海淹没未来

莫让人海淹没未来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践,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统筹解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莫让人海淹没未来

联合国人口基金的一份资料表明,世界每年新增8000万人,人口爆炸的危险并未结束;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9亿,将有20亿人口面临严重缺水;石油、土地、矿产资源短缺将可能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人口对环境、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我国人口迅速扩大,平均每5年增长1亿人口,国内需求直线上升,人口数量及消费需求膨胀给资源利用与开发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已降到0.11公顷,从一个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每年进口2亿公斤粮食,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三十多年来,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我国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把开展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普及教育、消除贫困、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妇女地位、建设文明幸福家庭、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我国人口过快增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3‰下降到2003年的6.01‰。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经过三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成功实践,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使得二十多年来我国少出生了3.38亿人口,被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官员盛赞为“使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到来”。

似是,由于人口的惯性作用、生活质量与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死亡率的下降,我国年均人口增长总量仍十分可观。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国家环保政策以及国家耕地政策被列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基本国策,人口政策排在了第一位。

2005年1月6日,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中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人口问题的警钟,警示我国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基本国情。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贫困人口脱贫困难、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滋长蔓延等五大难点相互叠加;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四大压力相互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统筹解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严格的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任何认识的缺位、政策的偏差、工作的失误和外来因素的不利影响,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盲目乐观情绪,都可能导致生育率的反弹和人口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充分珍惜我国人口控制上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莫让人海淹没我们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