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印度荷花问题

印度荷花问题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类似的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提出过,“葭生中央问题”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巨著《九章算术》,该书第九章就叫“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葭生中央问题”:题中“葭”就是初生的芦苇。

印度荷花问题

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的著作中,有一个有趣的“荷花问题”。这道题目叙述得很别致,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

img404

湖平浪静六月天,荷花半尺出水面。

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倒花儿水中偃。

img405

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

残花离根二尺遥,试问水深尺若干。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枝荷花高出水面半尺,忽然一阵狂风把荷花吹倒在水中淹没了。到了秋天,渔翁发现淹没在水中的残花离根部有二尺远,试问水深是多少尺?

这道题目不算太难,如果我们设水深为x尺(图中的AE,也就是BC)那么荷梗AD长为(x+0.5)尺,风将荷花吹倒压水中,即荷梗移到AC处,而它的长度仍为(X+0.5)尺,荷花落在B处,距根部A处2尺远,即AB=2尺,于是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应用勾股定理,有:

AB2+BC2=AC2

即“22+x2=(x+0.5)2

解得:x=3.75(尺)即水深3.75尺。

“印度荷花问题”的作者婆什迦罗是一位著名的印度数学家。他编这首歌谣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由于歌谣易懂上口,后来在中东和西欧许多国家广泛流传。

类似的问题,我国古代数学家很早就提出过,“葭生中央问题”最早见于我国古代巨著《九章算术》,该书第九章就叫“勾股”章,详细讨论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一章的第6题就是“葭生中央问题”: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题中“葭”就是初生的芦苇。这道题目的意思是:有一个一丈见方的水池,中央长有一根初生的芦苇,高出水面一尺,如把这根芦苇拉向岸边,芦苇的顶端正好到达岸边的水面,问水深和芦苇长各是多少尺?

这个题目留给少年朋友们自己来解答吧。

幻方有一些奇妙的性质:

1.对称性:四阶幻方具有丰富的对称性。

通过计算发现,每行、每列、两个对角线上四个数的和都相等,并且等于幻和。

幻方还关于中心对称,如右图;用带箭头的线条连接起来的两数之和恰好等于幻和的一半。

2.轮换性:

图乙可以看成把图甲的上面一行或几行移到下面,或把左边的一列或几列移到右边(反过来也可以)以后得到的。在图乙中,随便框出由16个方格组成的方阵,仍然是一个幻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