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数学会(CMS)是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全国数学工作者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的学术性、社会公益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数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

1.5.1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我们先简要介绍中国数学会.

中国数学会(CMS)是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全国数学工作者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全国性的学术性、社会公益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发展我国数学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为振兴经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中国数学会的主要工作有: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数学刊物,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举办数学竞赛,开展普及工作,组织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活动,根据国家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举办培训班或讨论班等.

中国数学会于1935年7月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于7月2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出席者有33人.数学会创建时的组织机构设有董事会、理事会与评议会,其成员有胡敦复、冯祖荀、周美权、姜立夫、熊庆来、陈建功、苏步青、江泽涵、钱宝琮、傅种孙等.创办有学术期刊《中国数学会学报》与普及性刊物《数学杂志》,1952年与1953年这两个刊物先后改为现名《数学学报》与《数学通报》.

1949年中国数学会作为中国科协的一个会员于北京复会.此后会址一直设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数学会于1986年加入国际数学联合会(IM U).目前中国数学会的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数学会分别于1951年8月在北京,1960年2月在上海,1978年11月在成都,1983年10月在武汉分别召开了第一、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华罗庚连任前三届理事长.在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推选了华罗庚、苏步青、江泽涵、吴大任、柯召为名誉理事长.第四届至第十一届理事长分别为吴文俊、王元、杨乐、张恭庆、马志明、文兰、马志明、王诗宬.

中国数学会会员资格规定为在科研、教育、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数学或与数学有关的工作,相当于助理研究员、讲师、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数学工作者.现有会员5万多名.

中国数学会的工作机构中,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有:教育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

中国数学会主办的普及性刊物有《数学通报》、《中学生数学》、《中等数学》.

中国数学会从1956年开始举办中学生数学竞赛,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外,每年举行.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从1985年开始,每年培训一些各地区推荐的中学生,进而选拔代表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些代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是中国数学会的下属机构.1951年中国数学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教学委员会,负责领导与推动有关数学教育的工作. 1979年中国数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杭州会议决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数学教学委员会.1982年中国数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沈阳会议提出,中国数学会下属的教育工作委员会要尽快健全机构,由丁尔陞负责充实人选,开展工作.[1]其后,丁尔陞担任1984年至1987年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严士健担任1988年至1991年、1992年至1995年、1996年至1999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王昆杨担任2000年至2003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英伯担任2004年至2007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2008年至2011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继续由张英伯担任,曹一鸣担任副主任.2012年至2015年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由保继光担任,曹一鸣继续担任副主任.需要指出的是,历任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无一例外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是国际数学联合会(IM U)下属的国际数学教育机构.鉴于中国数学会于1986年加入了国际数学联合会(IM U),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自然成为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的中国代表,也因此拥有了一个国际名字:ICMI-CHIN A.

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世纪之交主持的两项工作值得特书一笔.

一是主持编写《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家谈数学教育》.

1992年3月,广东教育学院举办数学教育讲习班,苏式冬副院长邀请了严士健(北京师范大学)、张奠宙(华东师范大学)、袁竞成(东北师范大学)三位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会.[2]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严士健先生借机在广州召开了一次小型的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并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关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刊登在1992年第3期《中国数学会通讯》上(1992年第9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转载).纪要中说,“作为中国数学会的教育工作委员会,愿意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开展咨询活动,组织数学家提供建议,汇集数学家的意见,供领导部门决策时参考.”[3]

1993年5月,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江苏教育出版社联合发出征稿信,约请数学家撰写文章,发表有关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见解,结集出版,书名定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数学家谈数学教育》.这本书收录了吴文俊、王元等30多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30篇文稿,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意见和问题,提出了建议,有力地促进了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严士健先生明确指出,“应该在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学教育体系.”[4]

img11

二是主持召开数学家座谈会,研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2000年8月27日,中国数学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到会的有王梓坤、姜伯驹等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马志明教授、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香港科技大学项武义教授等也参加会议,美国斯坦福大学数学教授、美籍华人伍鸿熙先生专门发来书面发言.为了召开此次会议,中国数学会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准备,事先给每一位与会者寄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使每一位参加会议的数学家都对课程标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发表意见时做到深思熟虑、认真负责.[5]

2005年2月23日,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扩大会议[6],邀请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一起讨论当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会上数学家们对即将全面推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批评,尤其对大幅度削减平面几何内容表示强烈的异议.

教育部随后组织了以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为首的修订小组,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修改持续了8年之久,到2012年才公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版的课程标准吸收了各方面的批评意见,纠正了一些“矫枉过正”的提法,恢复并发展了一些优秀的传统.[7]

由此可见,中国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的此次座谈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程标准的修订,为数学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

中国数学会及其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详细资料,读者可参考以下文献:

[1]任南衡,张友余编著.中国数学会史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5.

[2]杨乐,李忠主编.中国数学会60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