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反兴奋剂斗争

中国的反兴奋剂斗争

时间:2023-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2年,中国奥委会及各单项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反兴奋剂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另外,还制定了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在运动队员中进行了深入的反兴奋剂教育。在处罚方面,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及有关人员、有关单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其中针对城运会的兴奋剂检查,共进行了510例,查出阳性5例,阳性率为0.9%,已高出国内阳性率的平均水平为0.3%,值得警惕。

中国的反兴奋剂斗争

使用兴奋剂已经成了竞技体育领域的一个国际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奋剂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对兴奋剂问题,我国国家体育总局的方针政策是非常明确、一以贯之的,早在1989年我国就制定了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

1992年,中国奥委会及各单项协会成立了专门的反兴奋剂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199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在体育运动中严禁使用禁用的药物和方法”。其次,还制定了一些配套的反兴奋剂措施,使我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初步形成了既符合国际体育组织规定,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法规体系。另外,还制定了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在运动队员中进行了深入的反兴奋剂教育。

在检查方面,检测范围不断扩大,预先不通知的赛外检查比例逐步提高,已经超过总检测数的50%。在处罚方面,对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及有关人员、有关单位,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在反兴奋剂科研方面,我们的检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际奥委会每年都要对各国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进行一次资格考试,只要出现一例错误就将被降低水平等级。我国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虽然仪器设备在国际上只属于中等,但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自建成以来始终保持着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A级实验室资格。令人遗憾的是1999年8月9日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在总部洛桑决定,中国两名游泳选手因药检呈阳性,均被禁赛3年。

以上情况表明,目前国内反兴奋剂的斗争仍然是非常严峻的、复杂的。

据权威人士介绍,截至到1999年8月12日,全国已经进行了2288例兴奋剂检查,发现阳性11例。其中针对城运会的兴奋剂检查,共进行了510例,查出阳性5例,阳性率为0.9%,已高出国内阳性率的平均水平为0.3%,值得警惕。

违禁药物是对体育比赛道德的践踏、对广大观众的欺骗、对运动员的身体伤害和竞争的不平等,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