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泰山无字碑

揭秘泰山无字碑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这充分说明秦始皇在泰山上的立碑是刻有文字的,绝非无字碑。这证明武帝所立的是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与现存的无字碑位置相似,是在泰山极顶。清代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汉武帝登封泰山的立石究竟有无文字,这是断定无字碑是否为汉武帝立的关键。

揭秘泰山无字碑

泰山极顶玉皇殿门外,有一方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长方形石碑,白中透黄,形制古朴。石碑由石柱、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石柱高499.5厘米;左右二侧面上宽约69.3厘米,下宽约83.2厘米;前后二面上宽约110厘米,下宽约124.7厘米,四隅棱面宽皆约6.93厘米。石柱之下无榫,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顶覆顶盖石,呈覆斗形,类似四阿顶式屋顶,高40厘米;斗檐厚13.8厘米,东西长166.4厘米,出檐28.2厘米,南北宽约97厘米,出檐13.8厘米。顶盖石无任何纹饰,其石质与石柱同,皆为花岗岩质。顶盖之上为顶柱石,高60厘米,东西宽约30厘米,南北厚约20厘米,最顶部略呈圆形,亦无纹饰,其石质为石灰岩,疑为后人更换。

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这块无字碑是何人所立?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泰山“无字碑”之时代为秦、为汉,抑或为唐?其立者为秦皇、为汉武。抑或东汉章、安?其形制为碑碣、为立石,为石表,抑为神主石?历来聚讼纷纭,未有定说。

明、清两代,有不少人认为它是秦始皇所立,立碑之意在于焚书。关于这一点,清乾隆皇帝在一首诗中写道:“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不过,核以史实,这种看法颇难成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第二次出巡,与原鲁国的儒生讨论封禅望祭山川的事情,于是“……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日: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这充分说明秦始皇在泰山上的立碑是刻有文字的,绝非无字碑。另外,秦始皇焚书的事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213年)接受丞相李斯的建议后施行,秦始皇不可能在6年前就有焚书的计划,并为此立无字碑。

于是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推测,认为此碑原本是有字碑,后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原有的文字被风雨剥落殆尽,以至成了无字碑。秦代所立的有字泰山碑,在宋代尚能辨认出164字,如果无字碑也是秦代所立,那么到了宋代不可能剥蚀得一字不存。

由于上述两种说法都难以成立,又有人推测,此碑很可能是汉武帝所立。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走出皇宫,踏上泰山封禅的旅程。公元前109年初,武帝到达泰山。《封禅书》载:“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上遂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这说明汉武帝的确在泰山顶上树过碑的,但史书上只载“立石泰山之巅”,却没有“刻所立石”的记载。这证明武帝所立的是一块无字碑。这块无字碑与现存的无字碑位置相似,是在泰山极顶。按照惯例,不是开国皇帝,是没资格在泰山刻石纪号的。因此汉武帝只能立石而不能刻字。

清代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中,否定无字碑为秦碑的说法,力主无字碑系汉武帝所立。他在《日知录》里说:“岳顶无字碑世传为秦始皇立,按秦碑在玉女池上,李斯篆书,高不过四五尺,而铭文及二世诏书咸具,不当又立此大碑也。考之,宋以前亦无此说,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所立也。”他论证说,《史记》记载秦始皇刻石,无不先言立石,后言刻石,“立”和“刻”都作了明确记载。如果秦始皇在泰山另立一座不刻文辞的无字碑,《史记》不可能不加记载。同样,如果汉武帝在泰山立石后,又刻上文辞。《史记》、《汉书》也不可能不记载。顾炎武的看法是颇有些说服力的,但人们对此说还是存在一些疑问,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这毕竟与汉武帝的性格不太符合。

汉武帝登封泰山的立石究竟有无文字,这是断定无字碑是否为汉武帝立的关键。顾炎武在考察这一问题时,“取《史记》反复读之”,“后之人不读史,误以为秦耳”,强调《封禅书》只言“上石立之泰山巅”,却忽视了以下两个重要情节:

其一,在《史记·封禅书》里,司马迁不仅对汉武帝登封泰山的记载只言“上石立之泰山巅”,不言石刻;对秦始皇登封泰山的记载,也是只言“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同样不言石刻。按顾炎武的推理方法,秦始皇的立石也应无文字,这显然与事实不符。由此可见,不言石刻不等于立石无文字。

为什么司马迁同是记载秦始皇登封泰山的事件,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既言“立石”,也言“刻所立石”,而在《史记·封禅书》里,却只言“立石”,不言“刻所立石”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立石”、“刻石”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所谓立石,《封禅仪记》云:“一纪号石,高丈二尺,广三尺,厚尺二寸,名日‘立石’。”

由此可见,纪号石名日“立石”。立石有固有的尺寸,必须经过雕刻加工,并非因其自然,所以刻石的意义也就在立石的含义之中。立石的目的是什么呢?应劭《风俗通义》又作了具体说明:“封者立石高一丈二尺,刻之日:‘事天以礼,立身以义……’坛广十二丈,高三尺,阶三等。必于其上,示增高也;刻石纪号,著己绩也。”班固《白虎通·封禅篇》亦云:“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皆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以自效也。”

上述记载进一步明确,在班固、应劭所处的时代以前,凡封禅泰山的帝王皆有立石,立石必刻辞,立石的目的是为了刻文字记功绩,即所谓“记号”。所以立石、刻石、记号石三者的含义基本相似,而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在使用这些词句时,依据不同情况各有所用。一般说来,在记载帝王登封泰山事件时,若著录立石铭文,则先言“立石”,再言“刻石”、“刻所立石”,后言“其辞日”,或统言“立石刻,其辞日”。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凡记始皇立石七处,除峄山立石外都著录其铭文,故记载方法皆如上说。峄山立石也刻有铭文,司马迁为什么不予著录,有待进一步考察。如果在有些场合不需要著录铭文,则只言“立石”,不言“刻所立石”。《史记·封禅书》共记载汉武帝、秦始皇登封泰山事件二例,之所以只言“立石”,不言“刻所立石”,并不是因为立石无铭文,而是由于未著录铭文。《史记·孝武本纪》、《汉书·武帝纪》、《汉书,郊祀志》和《后汉书·祭祀志》对汉武帝登封泰山的记载都是如此。

其二,汉武帝立石刻有铭文,并非无字。据《后汉书·张纯传》记载:“中元元年(56年),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张纯所上的元封旧仪即汉武帝元封元年登封泰山的礼仪,其刻石文即指汉武帝立石的铭文。此铭文,司马迁修《史记》未予著录,班固修《汉书》也未予著录,到了东汉末年,泰山太守应劭才把汉武帝的立石铭文详细著录在《风俗通义》第二卷里,使之得以留传后世。此后颜师古注《汉书》,即引用应劭著录的铭文作为汉武帝登封泰山的注解,刘昭补并注《后汉书·祭祀志》时,又引用此铭文作为汉武帝“上石立之泰山强”的注解。

历史记载,应劭所处时代以前,在泰山立石的帝王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三人,其他帝王虽然来过泰山,但未见其有立石的记载。秦始皇、光武帝的立石皆另有铭文在,且始皇为了合“五德之数”,“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其立石铭文绝不会有“立身以义,成民以仁”的词句出现。应劭著录的铭文为汉武帝所制无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的立石并非无字,无字碑不是汉武帝所立。

有的学者经过进一步考证指出,从形制看,无字碑不属于碑碣,而是石阙。关于碣与碑的形制,许慎《说文》云:“碣,特立之石也。”此解之为“立石”。又云:“碑,竖石也。”唐李贤注《后汉书·窦宪传》作了碣与碑具体说明,“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所谓碣,皆指上小下大,上圆底平,文字环刻于四周的刻石。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立石之风,其所立石皆为碣。与无字碑相比较,碣的顶部无石盖和顶柱石,无字碑则有;碣的四周刻有文字,无字碑则无。所以无字碑不属于碣。所谓碑,是指方形和长方形的竖石。起初,碑多立于宫、庙门口或墓道口,用以测日影、拴牲口或用以引棺木下墓穴,后来逐步发展为在碑上刻文记事。至东汉,刻辞之碑代替了碣,其形制也渐趋统一,但在东汉以前未见有碑上覆石盖和顶柱石的记载。由此可知,无字碑实际上不属于碑。

石阙的形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中部为阙柱,有四个面,多为长方形或略呈梯形,无字碑也是这样;下部为柱础,闻柱之下无榫,一般将阙柱直接下寝于柱础内,无字碑也是这样;阙柱之上有顶盖,多为屋形出脊,其最顶部有顶柱石,无字碑也与此基本相似。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无字碑既不属于碑,也不属于碣,而是石阙。所谓无字碑,俗称而已。

有的学者认为无字碑是秦始皇登封泰山所立的石阙。其主要依据有二:

其一,无字碑的长短广狭制度符合秦代“数以六为纪”的制度。经现场测量,泰山无字碑四隅棱面宽6.93厘米,合秦尺3寸;左右二侧面上宽约69.3厘米,合秦尺50寸,下宽83.2厘米,合秦尺36寸,还有很多数据都是六的倍数,这一规律正符合秦代“数以六为纪”的制度。始皇规定的“数以六为纪”的制度,是否贯彻于其他领域,有待进一步考察,但从现存秦代的刻石资料看,凡涉及数,都严格遵守“数以六为纪”的制度。

其二,从无字碑所在位置分析,马第伯《封禅仪记》所记载的始皇石阙就是无字碑。马第伯是东汉光武帝登封泰山的侍从官,据记载,光武帝封禅台的具体位置在玉皇庙山门前后。“始皇立石及阙在南方”(立石,指《秦泰山刻石》)。阙,系坛上石,即现存的无字碑。在南方,指光武帝封禅坛的南方,即玉皇庙山门以南。由此可知,无字碑前的平台就是秦始皇封禅坛,无字碑即始皇封禅坛北边的石阙,汉武帝立石及阙在光武帝封禅坛的北面。

从马第伯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秦汉封禅坛皆在岱顶玉皇庙院前后。光武帝封禅坛在玉皇庙院山门附近,汉武帝封禅坛、立石及阙在庙院最北沿,始皇封禅坛及阙在山门以南八米的平台上。现存无字碑即始皇封禅坛北边的石阙,用以象征通往天宫的北大门。

立阙以为门,在秦始皇时期不止泰山一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五年建阿房宫,“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并“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亦载:“朐,秦始皇立石海上以为东门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游水又东迳赣榆县北,东侧巨海,有秦始皇碑在山上,去海一百五十步,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所见东北倾石,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三尺八寸……”

综上所述,所谓泰山无字碑,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

显然,在找到确凿的证据以前,无字碑之谜还无法真正解开。无字碑究竟为何人所立,一时还难下结论。这个历史之谜还有待于专家学者的进一步努力才能揭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