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里飘香的武夷山岩茶

万里飘香的武夷山岩茶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千年前,武夷山的岩茶就已经飘香全国。武夷山岩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武夷山茶最早采叶作饼,以“森伯之祖”而闻名。半天腰也是武夷山五大名茶之一。一种说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水金龟也为武夷山岩茶五大名丛之一。武夷山的肉桂茶又名玉桂茶,也是武夷山岩茶之一。武夷山岩茶中,流传着有关水仙茶的传说。

提到武夷山,人们自然会想起大红袍等名茶。的确,大自然的恩赐造就了风光绮丽的武夷山水,也给武夷山茶树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几千年前,武夷山的岩茶就已经飘香全国。

武夷山岩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于是,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写诗歌颂武夷山岩茶,更使岩茶演绎出了一种文化,为各地爱茶之人所称道。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时,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

武夷山茶最早采叶作饼,以“森伯之祖”而闻名。到了唐时,以研膏茶出现,它是一种不加香料的自然茶。不久,武夷山茶从研膏转为腊面,而且有飞鹊之饰和加入香料配制成片状茶型,当时已被作为高贵的馈赠礼品之用。

15世纪末16世纪初,武夷山比较重视创制小种红茶,到17世纪的清代,武夷山的茶达到全盛时期,扬名四海。

当时由于红茶制法繁复,于是武夷山茶农又创制“三红七绿”的青茶,后来所称的“岩茶”,又称乌龙茶。

武夷山上岩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丰富。除了赫赫有名的大红袍外,能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认同的还有铁罗汉、半天腰、白鸡冠、水金龟等五大名茶。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后的疾病,皇上大喜,就将一件大红袍赐给茶树,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铁罗汉是被认为是武夷山最早的岩茶名种,原产地说得较多的是武夷山慧苑岩的内鬼洞中。茶丛根植于长仅丈许的狭窄的隙地间,两边是高耸的崖壁,边上有小涧水流以滋润茶丛。

铁罗汉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经无性繁殖,生长良好,品质极佳。 半天腰也是武夷山五大名茶之一。原产于武夷山九龙窠三花峰的半山腰。

半天腰原名半天鹞,其名来源于明朝永乐年间。据说天心永乐禅寺方丈,一日偶得一梦,梦见一只洁白的鹞,嘴里含着一颗闪光的宝石,被一只巨鹰紧追不舍后将宝石落在三花峰的半山腰上。梦醒后,为了证实梦的灵验,方丈派了一个小和尚登峰寻找。小和尚从蓑衣峰旁翻越直至三花峰顶,而后用绳索费尽周折,到了三花峰的半山腰寻找宝石。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块突起的峭壁上发现一颗绿色的茶籽,已开始吐芽长根,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拾起,带回庙中,交给方丈。方丈将茶籽亲自培植,待长到尺余高,仍由小和尚将其移栽上去。因为方丈认为此茶籽是鹞鸟所赐予三花峰的半山腰,不可强占,又似半天空中的一株茶,所以命名为“半天鹞”。后来,由于“鹞”与“腰”同音,又因为生长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半天腰属灌木型,叶片呈椭圆状,叶色泽深绿光滑,锯齿较浅,成品茶香气浓郁、高长、滋味甜醇。

白鸡冠是武夷山四大名丛之一,关于武夷山白鸡冠原产地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原产于武夷山慧苑岩火焰峰下外鬼洞中。另一种说法是在武夷宫的文公祠内。

据调查,两地茶树颇为相似。当茶树萌芽、幼叶初展之时,新梢薄软如绸,色泽浅绿微黄,与树上浓绿的老叶形成鲜明的两色层,这也是白鸡冠名称的由来。

白鸡冠之名在明代已有传闻。据记载,明代有一知府携眷往武夷,下榻武夷宫,其子忽染上疾病,腹胀如牛,医药无效。

此时,有一寺僧奉一小杯茶,知府啜之味特佳,将剩下的茶端给儿子喝,儿子的病竟然好了。知府连忙问茶叫何名,寺僧答道白鸡冠。后来,知府将此事上告了皇上。皇上品尝以后,也感觉到此茶非常好,就下令每年赐银百两、粟四十石给寺庙,而寺庙每年要向皇宫进献此茶。据记载,这项进献一直持续到清朝。由此可见,白鸡冠的质量真是非同一般。 经过多年的努力,白鸡冠已大量培育成功,每年春季,芽梢萌发时,到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得品种园中,人们可领略到白鸡冠茶树的风姿。

水金龟也为武夷山岩茶五大名丛之一。水金龟树皮灰白色,枝条略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品质极佳。 水金龟扬名于清末,在历史上还有一段趣话,也因于此,水金龟身价更为不凡。据说,水金龟茶树原产于天心岩杜葛寨下。一日大雨倾盆如注,致使峰顶茶园边岸坍塌,茶树被水冲至牛栏坑头之半岩石凹处。

据说,武夷山的磊石寺与天心寺为被冲走的水金龟产权归属费对簿公堂。为了茶树,让静心修养的和尚也动了争执之心,足见此树的名贵。

武夷山的肉桂茶又名玉桂茶,也是武夷山岩茶之一。远在清朝已负盛名。“奇种天然真味好,木瓜微酽桂微辛”,清代蒋衡的《茶歌》中,对肉桂的独特品质特征作了很高的评价。

据记载,肉桂茶树最早发现于武夷山慧苑岩。其树型为灌木状,枝条向上伸展而略披张,树幅常在两米以上。叶长椭圆,叶面光滑,色浓绿,叶尖钝而有内缺,具有高产的特性。肉桂茶以香气辛锐持久,桂皮香明显,佳者带奶油香,滋味醇厚回甘快,饮后齿颊留香,喉感润滑而备受人们喜爱。

武夷水仙茶原产于祝仙洞。水仙种在光绪年间,移植武夷山后,在优异的自然环境下繁育种植,更显其高产优质的品种特性。

武夷山水仙系半乔木状,树势高大,自然生长,树枝干直立,主干粗大。叶色浓绿富有光泽,叶面平滑富草质,叶肉特厚。制成的成品茶外形壮实匀整,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水仙茶香气浓郁芬芳,颇似兰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即“三红七青”。由于武夷山水仙茶品质稳定,多年以来盛誉不衰,获得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武夷山的岩茶名扬天下,自然成为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

拓展阅读

武夷山岩茶中,流传着有关水仙茶的传说。相传有一年武夷山热得出奇,有个从外地来的穷汉子,背起柴刀上山去砍柴。在砍柴时,由于酷暑难耐,他在祝仙洞附近的一棵小茶树上摘下几片叶子含在嘴里,感觉异常凉爽,便折下一条小枝插在身后带回家里栽种。小茶树长大后,他每天都摘几片叶子泡水喝,不久,这位汉子就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当地人觉得新奇,就打听这棵茶树是从哪儿弄来的,他说是从祝仙洞一棵茶树上折来的。因为他满口外地话,那个“祝”字的发音跟崇安话“水”字的发音一模一样,大家以为是“水仙”,就把这棵茶树叫做“水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