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古人没有征服日本之谜

蒙古人没有征服日本之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臣服,但每次日本人都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此战被日本人称为“文永之役”。第一次侵日战争结束后,忽必烈认为日本人已领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干脆地将蒙古使者斩首了。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

蒙古人没有征服日本之谜

元代的征战在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曾被西方人形象的称之为“黄祸”。然而。纵观这一时期,我们不免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如此骁勇善战甚至打到欧洲的蒙古人没有征服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呢?

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臣服,但每次日本人都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忽必烈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日也就不可避免。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南宋尚未灭亡,忽必烈仅是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所以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并不多,汉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公元1274年,进攻日本的远征军由朝鲜扬帆出海,驶往九州岛。这次的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面对第一次“蒙古来袭”,当时的日本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民兵参战。日本人战术较为落后,但他们仍然顽强地阻止了元军的推进。相持了几天后,日本人渐渐适应了蒙古人的战术,于是开始反击。由武士组成的日本重骑兵队尤为英勇,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敌人,与敌军贴身近战,使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最后由于箭和给养都即将用尽,元军无力继续守住阵地,只得上船撤退。

若论吃苦耐劳,当时的蒙古战士无人可敌,必要时他们甚至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只要有可供掠夺的居民区就可以。可这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日本人的战术可谓十分高明。此战被日本人称为“文永之役”。第一次侵日战争结束后,忽必烈认为日本人已领教了蒙古人的威力,遂再次派使者去日本要求臣服,但日本人很干脆地将蒙古使者斩首了。忽必烈震怒,在统一中国之后,他便着手准备第二次入侵。军队由中国、蒙古和高丽招集至沿海地区接受登陆作战训练,粮秣补给也源源不断从各地征集,同时高丽和中国东南沿海的造船厂也昼夜赶工,制造大小战舰和运兵船。可是如此大规模的远征准备自然无法保密,日本严密侦视元朝的动向,对即将到来的第二次“蒙古来袭”做好了充足的战争准备。此时日本政局稳定,北条时宗对镰仓幕府和日本各藩的控制远胜以往,因此日本人能够动用更多的人力物力抗击元朝的来袭。

幕府在九州征用民夫在博多湾一带敌人最有可能登陆的地区沿海滩构筑了一道石墙,用以阻挡蒙古骑兵。当敌人进攻日期临近时,北条宗盛和北条宗政分别率精锐武士军开往本州和九州沿海地区,同时九州各藩开始动员民兵,日本其他地区的武士也赶来参战。

公元1281年,元朝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发。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易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岛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杀,建筑物也被尽被毁坏焚毁。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然而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更有效的抵抗,日本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远征军的损失已超过三分之一,但依然不能突破石墙。

八月一日,海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除了部分逃亡高丽的战船外,此时九龙山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只得等死。三天后,日本人开始反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

日本史称第二次蒙古入侵为“弘安之役”,此次战争日本人投人的军队论质量和数量都远胜过“文永之役”,蒙古人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如传说中的那样强大,日本武士在各方面都胜过他们,尤其在装备和战技方面。蒙古人的记载称日本人擅长单打独斗,这可以和日本人的说法相印证。经过这两次战争,元朝侵略日本也就只能成为一段不成功往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