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的衣食住行之谜

未来的衣食住行之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是未来还有人类存在,那衣食住行会是怎样的呢?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在超市里悠然购物时,身上的外套会自动通知你收到了电子邮件。每人的蛋白质摄入量只有22克,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3。多年来,人们总是认为植物有叶绿素用以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身的食品、供给营养。合成食品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制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两样。太空城的土地是人造的,中央是一条环形马路。

现在,我们越来越能更真切地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有力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人类正充分地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一切福利。未来是一个难以想象,又充满幻想的世界。谁丧失想象谁就丧失未来。要是未来还有人类存在,那衣食住行会是怎样的呢?科技又将把我们引向何方?他们住在哪里?是海里,还是月球?吃什么呢?会穿什么衣服?是回到古代,还是有更先进的衣服呢?

未来的人类服装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科学家预言,未来人类还不可能抛弃服装,但那时候的服装将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比如汗衫将具有药效,能为我们提供维生素;防寒服会传播热量,里面还装有电话;而毛衣能根据户外的气温自动调节温度……

实际上,如今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既有丝的柔软又有钢的韧性的轻型纤维,未来人们将穿上不会起皱的衬衫、带香味的睡衣、防臭的袜子、帮助你晒黑的泳装以及能够杀死细菌的内裤等等。法国纺织品研究院的专家表示,他们在现阶段进行的研究重点是研制能够防治一些弊病的面料,比如要求布料具有防螨虫、防细菌、防过敏等功能,这些新型的面料都将以维护人体健康为目标。德国的一家纺织企业已经向市场推出了一种纤维,在吸收紫外线同时又具有高强度防晒功能。一家澳大利亚企业也研制出了一种能够变换颜色的面料,一旦在日照强烈的情况下持续暴露过久,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衣服就会变颜色,人穿着这样的衣服便能够及时知道在什么时候必须离开阳光过强的地方。

位于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推出了首款具有电脑功能的服装,在这类服装内装有电子芯片,接收器和内部线路,穿着这种含有光学纤维的汗衫,一对未来相互陌生的男女在有过一面之交后,可以远距离的通过电子邮件互相传达情话。这种计算机衣服同时也非常适用于军事领域,电脑服装可以使军人在远处作战一旦受伤,迅速地向基地发回其伤势的报告。随着新的纺织技术的发明,服装的制作以及人的审美观也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没有缝线的裙子、可以根据人的情绪变化颜色的布料等等也都将陆续问世。

说话的衣服

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在超市里悠然购物时,身上的外套会自动通知你收到了电子邮件。如果付款时遇上长长的队伍,你的衣服颜色会越来越红,表达出你烦躁和不耐烦的心情。轮到你付账时,你随手把外套脱下,用袖子刷一下感应器即完成付账手续,因为上面有你的DNA密码及你所有的银行往来资料。如果有人一把抢走你的外套往外跑,它还会大叫“有贼”、“有贼”。

人类未来可能“不食烟火”吗?

近年来,有人注意到:大气中有80%的氮气。如果人类能像豆科植物那样有着固氮功能,不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取之不尽的氮气,来制造我们人类所要的蛋白质了吗?

科学的发展为喜欢幻想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让我们试想:一名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室里进行着紧张的工作,渐渐地,他感到饥肠辘辘,加之长时间紧张工作,精力和体力皆感不支,于是,他走出实验室,来到阳光明媚、鲜花盛开的院内,一边伸展着疲惫的身躯,一边贪婪地呼吸着室外的新鲜空气。不一会儿,饥饿感全无,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也许有人会说,这幻想也太离奇了,然而,这绝非无稽之谈。

有人在非洲新几内亚山区发现,当地人的饮食非常简单,每天仅吃一点山芋和蔬菜,至多加些豆类和花生。每人的蛋白质摄入量只有22克,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3。然而,他们却个个健壮如牛。经研究,发现在他们的肠道里有固氮菌,能在体内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氮气,继而合成蛋白质。这个惊人的发现,使科学家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大力培养这种能在人体内生长的固氮菌。

多年来,人们总是认为植物有叶绿素用以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自身的食品、供给营养。然而,美国科学家又意外地发现,大海中的一种纤毛虫也具有这一功能。他们设想:要是能把合成纤毛虫体内的叶绿素植入到人体内,那就有可能让人类依靠太阳进行光合作用,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了。

上述两种办法,都是值得一试的,尤其是非洲人体内的固氮菌值得深加研究。因为,细菌培养技术并不困难。问题是,其他种族的人的胃肠道与新几内亚山区非洲人的有何共同点和相异点,都是要了解清楚的。否则,你无法解说,我们体内为何不长固氮菌?

合成食品

合成食品是利用遗传变异微生物或固定基酶制造出来的食物,与天然食品没有两样。比如,人们可以像处理合成纤维一样,把真菌生产出的菌丝按照某种纹理结构纺织、编结、成型,这样,就可以指定生产某种特殊的食品,如牛腿、牛里脊、牛肝、牛筋等。英国已把合成的牛肉食品推广到市场,供应合成牛肉汉堡包和冻“牛肉”馅。

太空城是人类理想生活的“新大陆”吗?

多少年来,人们都在梦想的“天上宫阙”在未来会成为现实,这就是太空城。未来的太空城是圆环形的,远远看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车轮。圆环的直径大约1600米,“轮胎”是空心的,内部直径150米,是太空城的生活区。整座城市总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可供1万居民居住。

人在太空城中生活与在地球上相同。人们在那里不会像宇航员在航天站里那样飘在空中,而是结结实实地踩在“地上”。这是因为圆环每分钟绕着自己的中心轴慢慢旋转一周,使环的外缘产生了与地面重力相等的人造重力。不过,太空城的地面与地球不同,前后都向上翘起。人总感觉自己站在洼地中央,然而走起路来却如履平地。圆环的内缘是太空城的“天”,天上有一排排拱形的玻璃窗,上面安有镜片,它可以接收密封圆环外面巨大的凹面反光镜反射的太阳光,给太空城带来光明和和温暖。

太空城设有工厂化的农业站。自动化农业站自动向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水和肥料,农作物四季长青,为太空居民提供粮食、新鲜的蔬菜、美味的水果。这些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人和动物呼出的,制造人和动物需要的氧气,净化太空城内的空气,保证人们在这个世外桃源里自由地呼吸、生活。太空城中多余的热量通过太空城外的辐射板,向星际空间散发掉,以保证城市里寒暑适宜。

太空城的土地是人造的,中央是一条环形马路。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树林掩映着青砖红瓦。那里有宿舍楼、商店、咖啡馆、运动场,也有起伏的青山、潺潺的小溪和鲜花盛开的公园。

太空城里也有工厂。因为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会污染环境,它们都设在圆环外面。环的中枢轴下方有一组“房屋”,那就是太空工厂。居民们乘电梯到天顶后,打开天窗,进入与中枢轴相通的辐射管,然后沿中枢轴去工厂上班。

太空城是人类生活的理想“新大陆”,它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

里海怪物

地效翼船是指在航行过程中,利用贴近水面或其他支撑表面时的表面效应,气翼上产生气动升力来支撑船重的动力气垫船。良好的耐波性、船与支撑表面气动联系、飞行过程中可随时升空或迫降的性能,是对地效翼船航行安全起保障作用的因素。1956年,前苏联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艘地效翼船在里海进行秘密试验,它的时速可达400千米,西方称为“里海怪物”。

未来的人类能够生存在海底吗?

据未来学家预测,到2800年,每40平方厘米的陆地上将有一个人。如此爆炸性的人口增长,使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遇到诸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许多重大的难题。它以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向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施加压力,破坏着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使得人类生存的摇篮日显拥挤,连人类现有的一所“方舟”也剧烈地动摇起来,面临着灾难的危机。

这样发展下去,有限的地球陆地将容纳不下这无限膨胀的人口,随之带来的食品、住宅、能源和空间等等问题,促使人类现在必须考虑:未来人类生存在何处?从而去寻找未来人类新的生存区域。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人类资源的宝库。海洋已经向人类展示了她赖以生存的另一种大地。海洋的未来开发,不但可以向人类提供各种各样资源,而且为人类在大海内外居住和自由自在地遨游提供了丰富多彩、天然迷人的广阔空间。摆脱陆地到大海中去生活,探求人类通向龙宫的道路,是人类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

据报道,有的国家已计划在1990年左右建成第一座海底之城,可容纳百余人,居住半年以上。未来将出现居住万人以上的海底都市。它们的结构是—系列的巨形球体,内部分数层,可设学校、商店、医院和市政机关,构成海底都市的“市中心”,围绕球体群,呈辐射状,分布各类工厂、加工场、仓库、研究所。甚至还有绿草百花的公园,娱乐场所等,球体之间用圆柱筒连接构成通道,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结构。为了水下居民的需要,海底都市还设有自己的农、牧、渔业,源源不断地供应蛋白质、水果、蔬菜和水产品。当然,还要设立海底交通警察,甚至开展水下体育竞赛。单人潜水艇犹如陆上的汽车,往来穿梭,相当普遍。同陆地上一样的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即将展示在海底人类的面前。

海中公园

神奇深邃的大海对人类未来具有无穷的魅力,人们在精心设计水下城市、水下别墅、水下公园的模型。在日本列岛西南汹涌的海湾里有一个“海中公园”。人们乘梯而下,在底层透过16面直径600毫米的大玻璃窗,可看到海底奇异的景色,有千万年来风化海蚀形成了奇礁怪岩,也有色彩缤纷的海草和妙趣横生的海星、海葵、龟蟹和各种美丽的鱼类。神秘的大海变得十分亲切和温馨。

悬挂建筑有哪些优点?

高层建筑因具有节约用能,减少污染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城市建筑发展的趋势。不过,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受到的风力大,地震时容易倒塌,楼房也容易下沉,因此,科学家正在设计其他形式的建筑。

有些建筑师从大树的结构中得到了启示:大树之所以不怕狂风暴雨和地震的威胁,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固定在泥土中的庞大的根系、坚固的树干和披挂于枝条上的树叶。于是,建筑师设想,把房子的垂直结构建筑成坚固的“树干”,并同时使它深深地“扎根”于土壤和岩石中。楼梯、电梯等安装在“树干”内,作为上下通道。在“树干”上安置很多根挑梁,像树枝那样伸展出去。一只只用轻质材料冲压而成的房间,像树叶那样悬挂于挑梁上。这样,新型的悬挂建筑就诞生了。

这种悬挂建筑不仅具有优良的抗风、抗震性能,居住在里面可以高枕无忧,而且建造比较方便,避免了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笨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给交通运输、工程占地带来的种种不便。一个个悬挂的房间可在工厂冲压成形,由汽车运到工地,再用吊车或直升机把它们一一挂在挑梁之上就成。

这种悬挂式建筑为人们的居住提供了许多方便。它通风好,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房间位置可以任意调换,高层、低层、左侧、右侧,随意选择。如果谁家的房间出了毛病,只需单独检修,对其他居民以及整个建筑没有丝毫影响。搬家也不需要兴师动众,把悬挂房间取下,由汽车或直升机运到新的“树干”处,再挂起来,人们就有了新居了。

植物建筑

现在的房屋一旦建成就不再变化。未来的一些房屋将是会生长的植物建筑。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芝加哥建造一座行政大厦,楼房内既没有砖墙,也没有板墙,而是用一种活的植物将房间隔开,成为一种能生长的“绿色墙”。植物建筑结构简单,可以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便宜,而且能将房屋建筑与绿化环境结合起来,有效地防止噪音与空气污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粉尘,是十分理想的住宅。

空中机场为何被称为会飞的基地?

全世界现有的飞机场,都是建立在陆地上的。未来的飞机场将移到空中,成为“空中机场”。这种不落地的空中机场是由若干个飞翼在空中对接形成的。

飞翼是一种无机身、无尾翼,反有机翼的飞行器。它的结构简单,飞行阻力小,载重量大。最大载重量可达600~700吨,甚至上千吨。每个独立的飞翼可载旅客800~1000人。

从同一机场或不同机场起飞的若干飞翼,在指定的空域进行快速空中对接,连成一串,构成一个“大飞翼”。大飞翼按照人们预先选定的最佳航线,以最省燃料的飞行高度和速度在空中长期巡航。除了定期维修外,一般并不着陆。这样,就在空中形成一个会飞的基地——空中机场。

在空中机场航线上及沿线两侧地面机场上的旅客和货物,将由专门的“驳运飞机”负责运到空中。驳运飞机可选用普通常规型飞机,它担任天上和地面之间的航运任务。驳运飞机到达空中与大飞翼对接,“降落”在空中机场。货物转运系统自动地把旅客和货物送入大飞翼,同时也给大飞翼带去燃料、维修器材以及换班的飞行人员。然后再把大飞翼上等待换乘飞机的旅客、货物,以及回地面休息的飞行人员分别带回到地面各个机场。由于旅客及货物都可以在飞行途中交换,不必到地面中转,因此大大减轻了地面机场的繁忙、拥挤及噪音污染,并且提高了空运的安全性。

无轮汽车

苏联宇宙飞行学的创始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在他70岁的时候,写了一本《空气祖和特别快车》的小册子,首先提出了“无轮汽车”的理想。1935年,就有人制造了一辆“无轮汽车”,长2.4米,宽1.8米,装了一台16马力的发动机,能够在水上飞行,每小时的速度达到20多公里。几十年来,许多国家都进行了这种“无轮汽车”的设计和试制,并且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