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城的三大历史误会

长城的三大历史误会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长城的起点,过去大家有_个很大的误会,认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罗布泊成为汉长城的终点站。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除此之外,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所以,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长城的三大历史误会

著名长城学家罗哲文在2000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长城以它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工程,丰富的内涵,为世人所仰慕和熟悉,然而大家对万里长城的认识到底有多少呢?

关于长城的起点,过去大家有_个很大的误会,认为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不仅小学、中学课本是这样写的,甚至《辞海》也是这样写的。国内有这种误解,国外也有。其实,1992年号古学家就肯定了鸭绿江畔辽宁丹东虎山南袍是长城的起点,史书也佐证了这一考古发现。罗哲文认为,作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起点,实在是一个值得澄清的事实。

新疆境内也有长城。汉朝时,长城由玉门关西延至盐泽(罗布泊)地区”,罗哲文先生讲述道。

罗哲文说,新疆古代修建长城的起因是适应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秦始皇、汉武帝在位时都想对外交往,他们打算从海上开辟通道,因为西部是茫茫戈壁沙漠,难度很大。秦始皇曾东巡到秦皇岛,派出3000童男童女出海探路,但由于当时船小,经不起风浪,他的这些努力都失败了。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向西的通道,就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后,为了保证商旅往来的安全,新疆境内的长城也随之修建起来了。

罗哲文介绍,据史料记载,新疆境内的长城是由玉门关延伸至罗布泊、楼兰地区。英国考古学家在著述中也写到,新疆境内的长城和其他地方的长城是一样的。罗布泊成为汉长城的终点站。罗布泊以西地区是否存在长城,因为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考古研究,现在还无法肯定。但罗布泊以西地区有不少的烽火台,一直延伸到喀什地区,乃至喀什以西,’这也可以看作是新疆境内长城的延伸。敦煌壁画反映了新疆境内的长城为“胡商御道”的内答。

“汉长城从新疆、宁夏、内蒙古一直延伸到黑龙江上游的俄罗斯境内”,罗哲文先生说。他的这些论述打破了人们对长城的普遍认识,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概念被大大拓展了。罗哲文先生告诉记者,在湖南、青海境内,也发现了明清时的长城。据史书记载,我国长城的长度在lO万里以上。

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不错,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诸侯国家相互防御用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主要是用于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然而,除此之外,长城还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重要的对外开放功用。秦始皇时沿长城12郡有大道相通,传递文书,商旅往来络绎不绝。长城和烽燧正是保证这些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这条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用以保护被称作“丝绸之路”的中西交通大道。

最后,关于长城到底是由谁修建的,罗哲文说,过去人们认为长城是汉民族用于防御其他少数民族的,这实属又一个误会。其实,若把先秦各诸侯国家修筑长城除外,秦始皇以后汉族统治的朝代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只有汉、隋、明三朝,而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修筑长城的则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5个朝代。所以,长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象征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万里长城目前已有1/3不复存在。日前,“长城绿色工程万里行”考察团在秦皇岛的宣传,引起了人们对旨在改善长城沿线生态环境的长城绿色工程的关注。

据考察团中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走完万里长城的我国著名长城学专家、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介绍,绵延万里的明代长城,长期以来由于沿线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破损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西部干旱荒漠区,有的地段早已被沙漠埋于地下,目前万里长城的基本状况是:只有1/3修复和保护基本完好,另有1/3残破不全,1/3不复存在。

为了保护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我国22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建设长城绿化系统工程的倡议,建议通过在长城两侧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天然植被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风固沙、保护长城;同时通过实施长城绿化工程,使过去曾抵挡过外患的古长城变成防风固沙、供人们休闲度假、为人们造福的绿色长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