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牛如月现象是怎么回事?

牛如月现象是怎么回事?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有一次却听一位学生告诉我,牛如月把化学课放在所有学科的倒数第三位上,原因是她有一次表现特别好,老师却没有表扬她。观察牛如月课堂上的表现时发现,她很少与我的目光接触,即使我俯下身子与她对话时,她也有所闪避。牛如月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不突出也不落后,比较自觉,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反思这个案例,教师该如何应对“牛如月现象”,如何让这样的孩子能够充满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从教这届学生化学课以来,学生对化学浓厚的兴趣让我很有成就感,即使是最落后的学生,也能在化学学习中“一展身手”,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有一次却听一位学生告诉我,牛如月把化学课放在所有学科的倒数第三位上,原因是她有一次表现特别好,老师却没有表扬她。

仅仅只是因为没有表扬她吗?我努力回忆一些细节:学生表现好时,我真的每次都能给予肯定吗?不太确定。全班40人,每节课上表现好的同学很多,肯定有疏忽的时候。我真的重视学生这种需求吗?答案是很重视,但有时也会有所忽略。我不禁思考,一次被忽视真的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并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吗?

观察牛如月课堂上的表现时发现,她很少与我的目光接触,即使我俯下身子与她对话时,她也有所闪避。有时我与学生交流问题时,她也一脸冷淡。于是我给这孩子下了个结论——太倔了!

对这样的孩子我该如何实施教学呢?

我回忆起自己的学生生活。

初一时,自己试着写了一首五言诗,也就是现在说的打油诗,但语文老师却在背后说我是抄袭。那时我就开始怀疑语文老师的水平,并开始在语文课上转移注意力。如果当时老师能鼓励我并给予我肯定,我也许会在古诗写作上有所成就。

初二时,因为被英语老师误解为偷看,虽然并没有阻止后来成为英语学习的优秀生,但从此开始抵触英语老师,至今英语老师那怀疑和鄙视的目光仍让我不寒而栗。

高一时,化学成绩一直不好,后来仅仅因为偶然的一次好成绩得到老师巨大的肯定,我便一跃成为班里的化学尖子生。

大学时,因为一篇记叙文被中文系的教授赞许为才女,并被选为文学社编辑,自此便在写作上持之以恒。

六年前,初识陶继新老师,他对我的几篇习作大加鼓励,从此,便让我成为一名记者。

……

曾经的我也会因为老师的一次忽略而心生隔阂,反思“牛如月现象”的发生就属自然。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我努力回忆。问及上高一的女儿,问她会不会因为老师的忽略而降低学习兴趣。女儿轻轻摇摇头:“妈妈,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太在意自己的存在,才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真正的兴趣是不受这些外在因素影响的。”

我曾经心理不健康?面对女儿的“成熟”,我有些惭愧。

“妈妈,我就非常不喜欢××老师,他从来就没有表扬过我。但是我喜欢他教的学科。”

对女儿来说,最大的兴趣来自于学科的魅力。

还有其他的例外吗?恰逢一名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来看我,他的回答是,他对化学充满兴趣,尽管我曾屡屡批评他。原因就是我在化学中融入的人文道理常常让他震撼,并影响至今。

我再问向我“通报消息”的学生,她在意老师的表扬吗?她的回答是,因为经常跟老师接触,有很深的感情,即使老师没有重视她的某次精彩表现,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反而会常常自责没有在化学课上有更好的表现。

那么“牛如月现象”是怎么回事?牛如月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不突出也不落后,比较自觉,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老师忽略。

由于常常被忽略,因此,对被关注就有了更多的期待,而一旦失望就容易走向极端。

对这样的学生我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又上化学课做练习时,我走到牛如月的身边,用红笔重重地在她做对的几道题上打上对勾,在错题旁画了一个问号,轻轻对她说:“再审审题,像解决那几个问题一样去思考,等会我再来看好吗?”牛如月点点头。几分钟后转到她身边,果然改过了。我再次打了对勾,轻轻抚了一下她的头:“很好,就这样解决问题就好了。”随后我便走开。侧目看她时,她的脸有些红,那是种被重视之后因为激动而出现的红晕。

反思这个案例,教师该如何应对“牛如月现象”,如何让这样的孩子能够充满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教师,有的来自于学科本身。对前者,要给予关照,对后者则要从学科设计的角度努力,不管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并保持兴趣,始终是教学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