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喝水”汽车可行吗

“喝水”汽车可行吗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喝水”汽车作为情境资源,是学到“水的合成”这一课题时自然产生的想法。“喝水”汽车是一个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由此,可以将学生引入积极参与的情境。“喝水”汽车的发明与设计似乎与学生距离很远,氢气的燃烧也是新知识,但教师要相信学生会自学、能自学,并自然地将课本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以“喝水”汽车作为情境资源,是学到“水的合成”这一课题时自然产生的想法。面对能源危机,面对环境污染,作为化学人,有义务为大自然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通过这样一个情境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愿望、体悟化学的价值,如何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是设计这一课程之前的思考。

【课题】水的合成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氢气燃烧实验,总结氢气燃烧的现象、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总结和表达能力

2.通过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

3.通过对氢能汽车的研究与分析,了解氢能源的优越性和开发氢能源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情境资源】

小汽车的问题便是能源问题和污染问题。有人突发奇想要研发出能“喝水”的汽车,你认为可行吗?

(视频:喝水汽车)

【设计原则】

教材在教学设计的处理上匠心独运。前一个课题是关于水的电解的知识,该课题包含对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建构微粒观、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反应类型等知识点,“水的合成”这一课题也包含上述内容。

本节课选取“喝‘水’汽车”作为情境资源的原因如下:

1.汽车话题与学生的生活较接近,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体现学科的内在价值。

2.汽车话题包含水的电解、合成等知识,将学生带入更大的问题空间中,有利于削弱知识的难度。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的价值和魅力。

3.从化学学科角度进行的对物质的性质、微粒观的建构和反应类型的学习,本身就是未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工具,因此,给予学生使用工具的机会,也就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成长的机会。

【教学流程】

课前预留任务:你认为“喝水”汽车可行吗?并请说明理由。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尽可能体现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情境导入

1.播放幻灯片

汽车的发明加快了社会前进的步伐,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为人类社会更快地走向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小汽车的使用带来的污染和环保问题,促使人们迫切地运用科学知识去解决。“喝水”汽车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观点呈现

教师整理了学生们的观点,7名同学认为不可行,其余同学认为可行,主要原因如下。

不可行: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

②水不能像汽油那样燃烧;

③水会损害发动机;

④虽然水可以电解出可燃的氢气,但是水电解需要耗费能源,比燃烧汽油浪费得更多。

可行:

①水电解时能产生能量;

②水电解后能产生气体,借助气体流速可以带动汽车行走;

③电解水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能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通过燃烧产生热能,提供动力。

(你认为上述理由正确吗?请说出自己的看法)

3.学生汇报观点

本环节主要是对水的电解、氢气的燃烧、氧气的证明方法、分解反应等知识的回顾和梳理。其中,氢气的燃烧本属于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但是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氢气的可燃性,可见,新知识在应用中已经自然地转变成了一项工具。

4.模型展示

展示学生课外做的小汽车模型,用以说明利用水电解产生氢气可以为汽车提供能量。

(导语:大家都认为“喝水”汽车可行,是因为电解水产生了氢气,氢气燃烧提供了能量。那么氢气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其中含有哪些学科内涵呢?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更合理地进行发明创造了)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

1.会观察:通过实验演示氢气的可燃性,并提供观察程序,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内容(看、听、嗅、摸)。

2.会思考:利用道具(气球、水果、图片)展示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转变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微观本质。

3.会总结: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分子与原子的联系;氢能源的优越性。

4.会比较:比较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内涵相同: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类型不同: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条件不同:通电与点燃。

放热情况不同:一个消耗能量,一个产生能量。

5.会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举例说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课堂训练

第四部分,问题拓展

(学生问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个数会发生变化吗?

(教师问题)展示氢能汽车,提出新问题:到现在,真正的“喝水”汽车还没有研发出来,你认为关键原因是什么?

教学反思

1.要建构兴趣与内涵并存的课堂。“喝水”汽车是一个能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由此,可以将学生引入积极参与的情境。但兴趣的延伸还需要依靠内涵,也就是让学生在“究理”过程中展现思维能力,同时理解和认识学科本质。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便是内涵与兴趣的结合点。

2.相信学生。“喝水”汽车的发明与设计似乎与学生距离很远,氢气的燃烧也是新知识,但教师要相信学生会自学、能自学,并自然地将课本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3.让课程服务于学生。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就在于服务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4.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在一堂课中把学生的问题全“讲没了”是教学的失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新的问题才能体现出教学的价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