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恐龙灭绝的真面纱

揭开恐龙灭绝的真面纱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种类繁多的恐龙占领了陆地,成为地球上的霸主。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寒冷的气候也使得食草恐龙赖以生存的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被新出现的被子植物所取代,这给恐龙带来了食物危机。食草恐龙最先灭绝,食肉恐龙也不能幸免。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恐龙的灭绝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了几十万年的过程,短暂的飞来横祸不可能持续几万年。

爬行动物时代”又称为中生代,大概在两亿多年前,陆地上生活着大量的爬行动物。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恐龙是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它们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中,种类繁多的恐龙占领了陆地,成为地球上的霸主。6500万年前的一段时间里,不知为何它们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恐龙想象图

1979年,美国物理学家路易斯·W.阿尔瓦雷斯根据一块来自意大利的6500万年前的沉积岩提出了碰撞理论假说。他认为,这块岩石是一个天外物体撞击地球后剩下的碎块,这个天外物体直径大约10千米,由于某种原因与地球相撞,释放出巨大能量,激起几百米高的尘埃。尘埃遮蔽阳光数年之久,气温骤降,光合作用停止,导致了恐龙和大批生物死亡

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赞同。但也有许多人对这种小行星撞击论表示怀疑,原因是:蛙类、鳄鱼以及其他许多对气温很敏感的动物都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恐龙死光了。

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马勒、天文学家马克·戴维斯、古生物学家戴维·罗普等人共同提出了“生物周期性大灭绝假说”,也叫“尼米西斯假说”。

他们的观点是,地球上类似恐龙消失的这种“生物大灭绝”是有周期性的,在地球上大约以2600万年为一个周期。其原因在于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属于双星系统,太阳当然也不例外,它有一颗从未见过的神秘伴星——“尼米西斯星”,也叫“复仇星”。“尼米西斯星”在太阳系的外围,大约每隔2600万~3000万年运转一周。受它的引力摄动,冥王星外轨道上有近10亿颗彗星组成的流星雨进入太阳系,其中难免有一两颗不幸撞击或者落在地球上,而也许就是这概率极小的偶然,使得某种生物遭到灭绝。

有的科学家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变冷。在白垩纪末期6500万年前,整个地球发生了广泛性寒冷,日温差增大,冷热季节交替明显。

使习惯热带环境生活的恐龙,不能像蛇、蜥蜴那样进行冬眠,又不能像毛皮动物那样躲进山洞里避寒。恐龙是热血动物,没有御寒的外表和生理机能,因而无法抵抗和适应寒冷的袭击。寒冷的气候也使得食草恐龙赖以生存的银杏、松、柏等裸子植物的优势地位被新出现的被子植物所取代,这给恐龙带来了食物危机。食草恐龙最先灭绝,食肉恐龙也不能幸免。恐龙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最终在与其他动物的生存斗争中失败,于是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

另外还有大气成分变化说、海底火山爆发说、瘟疫说、食物中毒说、互相残杀说,等等。

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恐龙的灭绝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了几十万年的过程,短暂的飞来横祸不可能持续几万年。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的众说纷纭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推出不同的结论。哪种结论最正确,尚待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