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科学人文观的演进

当代科学人文观的演进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曾想,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当下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是当然的。但国外学者却不完全这么看。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最根本的还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人文社会科学!”因为,与科学技术相比,人文社会科学更基本、更深层,没有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会有好的土

当代科学人文观的演进

●三十多年前,在那缤纷如梦的“科学的春天”里,科学作为智慧、真理、崇高乃至神奇的化身,引无数学子竞折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当时的一句口头禅。科学,也成为人们立身之本、身价之源和“偷不走的财富”。

即使在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战场”上,人们也执著地信奉着“只有理科学不好的人才去学文科”的所谓“金科玉律”。那时,理科生是瞧不起文科生的,文科生自己也很“知趣”地保持一个低姿态。

如果把三十多年来的文理关系发展脉络比作一个生命的历程,这是否该算作是一个“幼儿期”?

〇说得好!在科学的话语霸权日显益张的人类近代社会里,这是极普遍的社会思潮。中国自倡“科学救国”伊始,此种论断即已深入人心,所谓“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到了拨乱反正之时,长期被压抑的科学重新被肯定并大力弘扬,“科学至上”的社会思潮又一次大行其道,一时被全社会奉为圭臬。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我生物本科入学时,新生要排练国庆汇演的节目。班上有一男生,个性着实腼腆,见着同是新生的同班同学也脸红得不行。未曾想,入学后体检复查结果下来,我班这位仁兄竟然患有视弱!于是,他被转到了经济系。您知道,我本科所在的大学经济类学科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据说是当年王亚南先生打下的底子。但在那时,我们全班还很替他惋惜过一阵子,当然也都暗自庆幸自己的眼睛争气才没被从生物系这样的“好系”调出去。

不过,当两年后大三时我们宿舍一班舍友在校园里邂逅这位仁兄时,他的谈吐、气质特别是那份不经意的自信和从容让我们跌破眼镜!相形之下,我们却是那样的呆板和老土。毕业后,这位仁兄直接分在了一个省直金融管理单位。而我们呢,大多被“发配”在检疫站、农科所,好一点的留在了大学里。时至今日,我们老同学碰在一起还感慨万千:早知今日,当时说不定我们还都是“色盲”呢!

〇你的感受,恰好是三十多年来社会对科学与人文价值认识转变的一个缩影。说直白些,你的“不幸”正是社会的一个进步!

●啊,何以这样说呢?

〇“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这句格言,每每令人有常思常新之慨。

1986年9月,一群研究生在听入学的第一堂课。一位从美国回沪省亲一年的自称“痴长了十岁”的青年教师,开场白是:“同学们,你们认为中国当下最落后的是什么?”下面是异口同声的回答:“科学技术!”

没曾想,老师不紧不慢地说:“当下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是当然的。但国外学者却不完全这么看。他们认为,中国的落后,最根本的还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〇是啊!多年以后,当年的那群研究生才逐渐悟出这句话的理论深意和现实价值。不过,在当时的中国,这句话的确具有旁观者清甚至未见先知的思想启迪、震撼、警示和解放意义。

●哦,何以能这样说呢?

〇当时,在科学的春天里,对科学技术及其生产力作用的狂热推崇,还有对“文革”等“极左”时期那种匍匐在政治威权之下的所谓“人文社会科学”的拒斥、轻蔑甚至厌恶,一时间使人文社会科学被束之高阁,或者仅仅是作为科学技术的陪衬与宣扬对象的面目出现。用句形象的比喻来说,当时的人文社会科学不外是抬科学技术这位“轿中人”的“轿夫”而已!

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人们对“摸着石头过河”在理论上的“盲目性”难免会心生困惑和疑窦,加之西方各种现代甚至“后现代”思潮的汹涌而入,人们方悟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不仅仅也不简单是政治尤其是执政者的工具、手段和话语霸权,更不是其合法性、合理性的理论证明、解读注脚和文本宣传,而更多、主要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对社会秩序的调节以及对人类未来的深层思想文化引导。

●太发人深省了!您能再具体些吗?

〇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一般包括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等八条。长期以来,特别是“文革”甚至之后相当时期,人们所误读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不外是以上的“政治建设功能”,而就这仅有的一条,也往往理解偏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法制、科学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走过不少弯路甚至遭受挫折,究其原因,是否与对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误读及其滥用有很大直接的关系?

〇不错!教训是惨重的,值得我们深思,更要警钟长鸣。

不过,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可以凝练为三大方面:一是社会认识功能,二是价值导向功能,三是调控管理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提高人们对人和社会的科学认识水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既是对人与社会的真理性、合理性的认识,又是对人与社会发展的反思、规范和指引。只有自觉并正确地认识人与社会,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合理地改造现实社会,并指明未来发展的道路。没有人文社会科学,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盲目的;即使有自身的规律,也不能发现并引为发展指针

人文社会科学还建构了人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系,并以其人文精神不断教化和熏陶着人的品德、情操、境界和人格。在科技理性跋扈、物欲压抑人性的今天,到处都在反思重科技、轻人文所造成的“半个人”现象,到处都在呼唤人文精神;在认知领域召唤悟性,在道德领域呼唤良知,在情感领域唤醒灵性。人文社会科学,为人类守护着精神家园,对生命意义进行辅导,对价值升华进行指引。

人文社会科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可以发挥科学技术不能替代甚至不可企及的作用。譬如管理学,目的在于实现人、财、物诸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的最佳运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管理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三十多年前,就有国外专家估算,仅提高管理水平一项,中国就能提高30%以上的劳动生产率;又如民主,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对人的尊重,所以,“从长远来说,民主最有可能产生明智的决策”,使政治具有巨大的弹性和纠错能力,使社会成为团结有力量的整体,从抑制型转变为开放型,从而解放人的创造力,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再如法制,因其明示、预防、校正以及移风易俗等功效,成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与和谐的根本,所谓“法者,定纷止争也”。没有法制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混乱有时比有组织的暴政更不人道,更难以容忍”[5]。在当代,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善的法律并且被普遍地遵守,那它就是落后的国家。

简单地说,如果科学是物质的创造,那么人文无疑是精神的塑造。国外有学者把科学技术比作是飞快行驶的时代列车,而将人文社会科学比作是这部列车的司机。这是很有见地的,对我们今天尤具启发性。因为,与科学技术相比,人文社会科学更基本、更深层,没有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会有好的土壤。这,大概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当代新意吧。

●受您启发,我心生一个谜团:近年来,“创新”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词汇。与之相应地,“创新文化的培育”也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

请问,西方是否也在不断“培育”创新文化?抑或,“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提法?

〇问得好!其实,早在六七百年前的文艺复兴就打下了西方直到今天创新文化的基础。——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文艺复兴,高扬起理性的尊严,开创了探索未知的新风气。“知识就是力量!”从此,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地发展了起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资产阶级才创造了近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对此,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资本主义与人类进取和科学精神是内在一致的。这就能比较好地解释,为什么几乎每次包括当今科学浪潮中资本主义都是“弄潮儿”,都能抓住几乎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提供的发展机遇。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却有不少与拼搏进取、科学精神不和谐甚至相抵触的内容。记得,100多年前日本启蒙学者福泽谕吉(1835~1901)在其《文明论概略》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提高智力的办法固然很多,但是,首先在于摆脱旧习的迷惑,汲取西洋的文明精神。不扫除阴阳五行的迷信,就不能踏上科学研究的大道。人事也是如此,不打破陋习的束缚,就难以改进人与人的关系。[6]所以,我们需要“培育”创新文化。

img38

图4-5 马克斯·韦伯

img39

图4-6 福泽谕吉

●您能再具体说说吗?

〇鸦片战争以来,异质而强力的西方文明强行打开了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对话”之门。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多年痛苦屈辱的历程,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实现了两大学理观念的转变:

一、义利观。“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以及重农抑商,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我们现在知道,不追求效率就不可能有活力、有生机。而市场就是资源配置和激励生产的有效方式。所以,市场经济→高效率→社会进取→人民幸福。

二、竞争观。中国传统奉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即“均贫富,等贵贱”,所以才会有吃大锅饭的穷过渡。而均一、无差即是混沌,是貌似公平正义但绝无效率与活力。我们现在知道,只有竞争,才能发挥潜能、激发创造。所以,竞争→差异、活力→按劳分配、知识经济。

对科技发展、人才辈出而言,就是创新文化的培育,根本则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功能的健康发挥。早在1999年,江泽民同志就出人才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关系,很有针对性地说:

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以促进共同进步与提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不准别人脱颖而出,谁一冒尖、一先进,就孤立人家,把人家挤压下去,以为这样大家都“公平”了、舒服了,殊不知这是扼杀优秀人才、否定先进事物的极其错误的行为。如果让这种现象泛滥作祟,还谈什么创新精神,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什么希望?[7]

●是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与人文或者说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二者关系的认识上也走过了一段曲折之路?

〇是的。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于是,科学技术便成为发展经济的支撑和动力,是全社会追捧的“香饽饽”。相对来说,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了忽视和冷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随着人文社科功能的凸显,人们发现,影响人类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学问”主要是两大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对此,记得张国祚先生在一次央视访谈中打了个比方:我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什么叫做小康呢?为什么要提出小康这一概念呢?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本身就是一个人文社科的问题。“小康”一词出现得很早,《诗经·大雅·民劳》就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说,百姓修养,可使安康,加惠中原,安抚四方。三十多年前,小平同志古为今用,赋予“小康”一词以新的时代内涵。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小平同志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其新就新在“全面”二字上,而且这个“全”是有标准的,那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正是围绕这六个“更加”,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措施和办法,从而勾画出一幅完整的宏伟蓝图。

●说得真好!我注意到,以上六个“更加”,其实单靠经济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还涉及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医疗和保险等方方面面。而这些,任何一方面甚至任何一时刻都离不开人文社科的繁荣与发展。

〇你理解得不错。而且,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本身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正如后来胡锦涛同志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期望,“努力取得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

2002年4月28日,又一个桃红柳绿、暖风扑面的明媚春天,江泽民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送给人大师生以及全国的人文社科工作者一份“厚礼”: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度重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条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重大课题的攻关,高度重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成就和作用。

在这个堪称“人文社科的春天”里,江泽民又强调了2001年8月他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提出的“四个同样重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好像就是在人民大学,江泽民又一次说透了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是十分重要的,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学会讲政治、懂全局,驾驭复杂形势、研究战略策略、提高领导水平更是十分重要的。

我理解,江泽民说的“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概念特别是内涵上应该是相通的。

〇不错。江泽民还多次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殷切希望,“要努力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其中,就涵盖了人文的概念和内容。

其实,江泽民无论是“四个高度重视”还是“四个同样重要”,都凝结了浓浓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和人文力量。

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第一次当教授到柏林大学讲演时说,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低估和小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今天对人文社科的重视和高扬,其实就是对精神力量作用认知的进步,就是对精神的力量的重视和高扬。一个民族要想振兴,没有精神的力量是万万不行的,哪怕她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丰富的物质产品!换言之,一个国家物质力量无论如何强大,可以是一个经济上的大国,但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是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国家。

●是啊,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100多年前恩格斯“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名言的永恒价值了。

〇所以,我们今天提“创新文化的培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提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对扭转大学“三有三无”人才培养体制的价值。

●“三有三无”人才?

〇哦,是人们对当今我国大学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学生素质的形象概括,即“有知识,无文化;有专业,无常识;有技能,无思想”。看,有的只是知识、专业和技能这些相对“死”的东西,而无或缺乏的却是文化、常识和思想这些相对“活”的东西。试想,如果我们的大学教育长此以往,又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呢?我们民族又怎样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呢?

所以,把上述黑格尔的话引申一步就是,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过程中,低估和小视人文社科的精神力量是不能不受到惩罚的!

●您这一说,我想起2004年5月28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里,胡锦涛进一步把哲学社会科学放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将之视为我们未来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极有气魄的。

〇是啊。就在主持这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正是在此基础上,胡锦涛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即其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特征。为此,他殷殷寄语:

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打开认识视野,拓展思维空间,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拿出无愧于时代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由哲学社会科学再到文化,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用了1/12的篇幅即第七大章节,来专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开宗明义地说: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结语处,胡锦涛更着重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真叫人备受鼓舞、热血沸腾啊。谁说理论只能是灰色的?那些植根于常青生活、火热时代的理论之树不也是常青的吗?

〇风物只宜放眼量。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征程,才使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国、在当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注释】

[1][德]F.拉普著,刘武等译:《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

[2][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16页。

[3][意]E.加林著,李玉成译:《意大利人文主义》,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4]任定成:《科学人文读本》(大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5][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6][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页。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8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