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没有痛苦的手术

没有痛苦的手术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候没有麻醉药,病人动手术常常疼得连声惨叫,华佗为此深感不安。几次试验后,莫顿高兴万分,他充分证实了乙醚的麻醉作用。1846年10月16日,莫顿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术,为一位病人切除颈部肿瘤。美国诗人兼医生霍尔姆斯建议把这种镇痛药称为“麻醉药”。1892年,德国人斯乔里契发现局部麻药可卡因,打开了局部麻醉药的新世界。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

1700多年前,中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那时候没有麻醉药,病人动手术常常疼得连声惨叫,华佗为此深感不安。

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华佗给他动手术,那个小孩疼得乱蹦乱跳,撕心裂肺般地哭叫。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把他死死地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强把手术做完。

21 华佗

看着疼得死去活来的孩子,华佗想:有什么办法能叫动手术的病人不疼呢?

事也凑巧,这天,几个人抬着一个折了腿的汉子来找华佗医治。华佗给他动手术时,那汉子没有挣扎、呻吟,身子软绵绵的,老老实实地任人摆布。手术顺利地做完了,他还在呼呼昏睡,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痛苦。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汉子喝醉酒摔断了腿,手术做完时还没醒过来。

看着这个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病人吃下去,像醉了一样,再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从此,华佗时时留心搜集药草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病人喝了这种药,就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到了1799年,英国大化学家汉弗莱德维发现笑气能麻醉神经。1845年,美国一些牙科医师利用笑气作麻醉剂拔牙。后来,美国医师莫顿,一次听化学家杰克逊无意中提起自己因被乙醚气熏而入睡的事情,受到启发,进而猜想乙醚可能有麻醉作用。于是,他开始在动物身上做试验。莫顿让一条狗吸入乙醚蒸气。几分钟以后,这条狗睡着了,失去了知觉和对疼痛的反应。几次试验后,莫顿高兴万分,他充分证实了乙醚的麻醉作用。

18461016日,莫顿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公开演示乙醚麻醉术,为一位病人切除颈部肿瘤。病人经乙醚麻醉后,很快就昏睡了,手术十分顺利。美国诗人兼医生霍尔姆斯建议把这种镇痛药称为麻醉药。从此,动手术就不那么可怕了。

1892年,德国人斯乔里契发现局部麻药可卡因,打开了局部麻醉药的新世界。进入20世纪后,化学家发现,凡是具有卡因基团的化合物,对哺乳类动物的神经都有麻醉作用。因此,化学家们竞相合成形形色色的局部麻醉药。

知识链接

笑气

一氧化二氮,无色有甜味气体,又称笑气,是一种氧化剂,化学式

N2O,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同氧气,因为笑气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能溶于水、乙醇、乙醚及浓硫酸。其麻醉作用于1799年由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该气体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是一种无色气体,人吸入后狂笑不住,有麻醉作用。它可由NH4NO3在微热条件下分解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