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压理论的实际应用

水压理论的实际应用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手稿四十九中,列奥纳多·达·芬奇描述了水压理论研究的大量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沼泽排水的应用上。这一页草稿的段落也出现在《大西洋手稿》中。这些实物证据表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手稿保存比较随意,一摞压着一摞,特别凌乱。《哈默手稿》原来可能也是这么保存的。《大西洋手稿》共计有12卷1 119页,包括1 750张图纸和100多页文字手稿。手稿整理完成之后,一直珍藏于意大利的米兰城内。

大英图书馆说明

在手稿四十九中,列奥纳多·达·芬奇描述了水压理论研究的大量实际应用,特别是在沼泽排水的应用上。和其他地方一样,他在此列举了大量“案例”。这一页的十八项案例则可备将来查询。

列奥纳多·达·芬奇在这一页以“虹吸原理”方式指导如何排出沼泽里的水作为开始,用一个描述圆柱形容器内水的压力传递的图形作为结束,在圆柱上标注出刻度——类似我们现代量杯的刻度。

虽然如此,他的概念和我们现在的概念还是有所不同:他假设容器底部的水“比较重”;而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水上面水柱的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这一页草稿的段落也出现在《大西洋手稿》中。这些实物证据表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手稿保存比较随意,一摞压着一摞,特别凌乱。《哈默手稿》原来可能也是这么保存的。

大西洋手稿

大西洋手稿

达·芬奇生前留下了数十本篇幅不等的笔记,记录了自己在艺术、技术和科学领域半个世纪的沉思,1478年开始写作的《大西洋手稿》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大西洋手稿》共计有12卷1 119页,包括1 750张图纸和100多页文字手稿。这些杂乱的手稿汇编在一起,整个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旧纸盒子,而不是一本图书。

《大西洋手稿》从各个方面证明了艺术家本人在若干领域不拘一格的天才研究和设计,其中包括解剖学、天文学、植物学、化学、地理、数学、力学、机械图纸、飞行和建筑项目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达·芬奇作为一个科学家在引进现代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大西洋手稿》由16世纪末的藏书家彭佩欧·莱奥尼整理而成。手稿整理完成之后,一直珍藏于意大利的米兰城内。但是到了1796年,手稿被拿破仑带到了法国,直到1815年,拿破仑战败,米兰人才再次索回了《大西洋手稿》。现在的《大西洋手稿》馆藏在米兰的安布罗西亚纳图书馆(Biblioteca Ambrosiana)内,每年定期在欧洲的主要城市进行展览。

在这八页中有730项关于水的结论

热那亚人谈大海

十五项案例

受到风力推动,海水形成滚滚浪涛,冲击到海滩,将翻卷的浪头打回底部,然后再反弹回来;后面的海浪涌上来,形成新一轮冲击,冲向海滩。这部分海水便潜入新浪的下方,使得新浪倒卷过来,再次向海滩发起冲锋……这样持续不断,一浪推着一浪,时而从海浪上部冲击沙滩,时而从海浪下方的沙滩潜回。

如果不首先确定重力的概念,并明确重力是如何产生或消失的,那么便不可能描述出水的运动过程。假如在一个装满酒的葡萄酒桶中,注入和酒等量的水,水从酒桶中溢出,但是酒桶里的酒绝对不会完全溢出。

这是因为,酒是一个连续的数量概念,可以分解为无穷个单位。设想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一半的酒会溢出;再过一段时间,1/4的酒会溢出,剩余的空间不断由水来填补……这样,在每一个连续的时间段内,酒桶中总是会有剩余的一半酒溢出。因此酒可以被分割为无限个单位,酒的这一连续数量被分割到无限个小时内流出;而且因为无限在时间概念上意味着没有终点,因此酒被分成无休无止的计数单位。水的冲击也是一样。

当海浪拍击海岸,接着又掉头翻滚沿着海滩撤回,碰到后面从深海赶来的后浪,在后浪的作用力下把自己碰撞得支离破碎,一部分仰头冲向天空,然后降落再撤回;另一部分则冲向海底,这部分水流不断向大海撤退,将冲击它的那些所处位置较低的水流一起带回。如果不这么做,暴风雨所携带的海藻和沉船烂木就不可能从这边的海岸冲走而出现在遥远的对岸。在海水冲击沙滩后,如果海水沿着大海底部退回大海,生在海底的贝壳、软体动物、海螺、海蚌以及其他类似的生物又是如何随着海浪被冲上那里的沙滩呢?

当降落的水浪冲击反射波,将反射波劈为上述的两部分,一部分冲向天空,一部分冲向海底,海浪携带的海藻贝壳等物体便开始向海滩运动。从海底升起的物质一般会在浪中跳起并冲上沙滩,固体的会被冲入卷浪,随着卷浪退回大海。这样反复持续,一直到暴风开始减弱,一步一步地将这些东西送到稍大的浪所能冲击的最末端。也就是说,后面的海浪不再能够到达这些被海浪送上沙滩的物体的位置,这些俘虏们被海浪丢弃在沙滩上,当海浪慢慢减小的时候,这些物质被一点一点地丢在了沙滩上。

这些东西被大海丢弃在那里,停留在两者之间——浪涛第一次到达沙滩的地方与从深海过来的浪涛翻卷的地方之间。因为整个海洋水体都安守于海床之上,整体中的各部分也各守其分;又因为水脱离海洋水体时,依然保持自己的重量,那么照理说,海洋水体应该会因自身的重量而对海床上的物体产生压力。但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却正好相反,海底深处,生长着海带那样的海草,这些海带没有弯曲或者被压倒在海底。海带穿过海水生长,就像生长在大气中一样舒展,一样风姿绰约。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元素尽管在自己所在的空间没有重量,但一旦离开自己的空间便获得了重力。换句话说,离开自己本身的位置,是朝向天空,而不是离开自身的位置,朝向地球中心的方向。因为假如元素脱离自身的位置,朝向地心,则会遇到比自身重的元素,它们会以自身最薄最轻的部分来接触比自身轻的元素,而以自身最重的部分靠近比自身重的元素。

当水转变形态成为风,水的形态转变越完整,风越是干燥。水汽在空气中凝聚产生风,因为空气会向空气稀薄的地方快速运动,而同时也从空气密度过大的地方逃逸。风越大的地方空气的体积越大,因为那里的空气密度越大。湿润的季节风最强,而且风在雨天比晴天更大。当大雪封山,山中形成的风会特别猛烈。这种现象水手们见证过,因为他们每天都会经历这样的大风。

而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雪消融于空气中,并会消融成特别细小的微粒。因此哲学家认为,在旱地仍有蒸汽存在,对于这一点确实无法评述。云层产生风的过程,并不是蒸汽由云层蒸发然后再回环那么简单。因为云穿行于空气中时,会获得越来越大的重量,所以它必然会转向地面,因为所有比空气重的物体,通过空气蔓延,都会受到后面形成的风的冲击,或者受到以前运动获得的力的推动。

当水面上漂浮的物体随着水浪一起被冲击到b点,然后

沿着底部返回到a点,那么反射波会将所有的漂浮物甩回。入射浪波将这些漂浮物打翻,并会从前部和下方冲击漂浮物,然后和入射浪波混合在一起,并形成另一波入射浪波;然后这些波浪再一次裹挟着这些随着波浪一起运动的海藻,并将海藻冲上沙滩。这样来来去去,循环往复。

大海的潮汐千变万化,但却不是由月球所引起的。

假如发动机通过简单运动,在直线路径上拉动机车,机车的运动速度和发动机的运动速度相同。同圆周运动类似,机车和其发动机距离宇宙中心的距离相等。假如距离不等,如发动机沿着边轴运动,而机车超过车轴位置运动,那么发动机的运动会比机车的运动幅度大,因为机车比位于中轴线上的物体距离中心更远。
假设这里是月球,那么月球在一天的1/4时间(即6个小时)内将海水移动9 162/3英里,雷电也很难超过这样的速度。而在这段时间里也几乎看不到海水运动。因此潮汐不是月球所引发的,而是由于地球吸纳所引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