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礼仪之邦,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与美德,文明用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用餐虽然是个人摄取热能与营养素的过程,但也是与家人或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共聚之时,要讲究与人交往的礼仪。每个家庭都应该从小培养宝宝学会文明用餐。如果一个宝宝在用餐时“坐无坐相”、“吃无吃相”,或“食无德”,看见桌上自己喜欢的菜肴就大吃特吃,一点也不考虑别人;或者在用餐时随便用手去拿碗里的菜肴,弄得手上脏兮兮的还要到处乱擦乱拿;吃剩的骨头不放在自己的碟子里,而是乱吐乱放,这样的宝宝谁会喜欢?这种餐桌上的不文明表现,反映了宝宝没有养成尊重他人、照顾他人和不妨碍他人的良好品质,是一个缺乏道德、缺乏文明礼貌的宝宝。如果不及时纠正,长大后到了社会上,难免给他带来许多不利。因此,提倡文明用餐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有些父母缺乏文明用餐的教育意识,对独生子女溺爱有加,常常对子女百依百顺,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养成了他们挑食偏食,以及唯我独尊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文明的个性。年轻父母要深刻地认识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一辈子的遗憾。有些父母虽然懂得文明用餐的重要性,但由于宝宝食欲不佳,因此只要有宝宝喜欢吃的菜肴,就全部让给他吃,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在宝宝幼小的心灵上不知不觉地烙上自私的烙印,以为独占佳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一方面带宝宝去医院,在有关医生的帮助下解决宝宝的食欲不振问题;另一方面同时进行文明用餐教育。因此,无论宝宝发生什么情况,年轻父母都不要放弃对宝宝进行吃的教育,从每一件小事抓起,从一点一滴中积累。一个在餐桌上有礼貌、讲文明的宝宝,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