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独生子女的教育

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独生子女的教育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当教育孩子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子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切不可包办代替。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庭、幼儿园教育脱节,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运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及时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

一、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培养,什么家务也不让孩子干,甚至上了小学的孩子吃饭、穿衣还由家长包办。结果造成孩子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有些小学生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成为家中所谓的“小皇帝”。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心所致。事事为孩子包办,势必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其结果是,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自我探索性活动变成了父母精心照料下的被支配性活动。如果孩子缺乏独立性的尝试机会,他们变得事事处处依赖父母去获得每一项新的经验。父母的一系列替代活动,使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有的父母每天都要详细地盘问班上发生的一切,给孩子种种“指导”,甚至在班内同哪个小朋友玩,不同哪个小朋友玩,都由父母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处处靠父母的保护进行选择,靠父母的力量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久之,孩子会丧失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力。显而易见,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要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应注意如下方面。

(一)要善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注意教育孩子自觉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的督促、管理。应当教育孩子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子学会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切不可包办代替。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很差,所以,单单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独立性还不够,必须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生动事实结合起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多让孩子参加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

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应尽量不替孩子代做。如果父母在生活方面过分照管,不仅不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而且还容易使其养成懒惰、依从等不良习性。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除此之外,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和一些公益性劳动,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其从小就自己动手来满足一些个人需要,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对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也大有帮助,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更可爱。

(三)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时进行承担和化解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在快速变化,心理承受能力在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承受能力应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独立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2.表扬也应适当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总是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会出于疼爱而护短。这会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闹。这样的孩子当然无法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3.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等。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使孩子对人生中的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和身体一样,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能促进健康。在培养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教育”或“耐挫教育”很重要。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出点难题,在他们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这样才能使他们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四)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孩子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转移,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如不及时强化巩固,仍容易改变。因此,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在成人的帮助下,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可采取以下方法。

1.表扬鼓励法

如家人吃水果时,孩子主动将大苹果让给长辈吃,家长及时予以肯定,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尊老爱幼的美德将得到形成与巩固。

2.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一致

孩子在幼儿园得到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家长应予以了解,并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庭、幼儿园教育脱节,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例如,幼儿园正在培养孩子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家长就应该积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不要包办代替。

3.示范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如教育孩子洗手帕,家长可示范洗手帕的全过程,让孩子去模仿、学习,以此巩固孩子爱清洁、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4.练习法

如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学会快速穿脱衣服,成人可通过竞赛的形式,与孩子一起反复练习穿脱衣服、系鞋带等。

5.随机教育法

如带孩子去公园玩,突然看见一位老奶奶被路上的香蕉皮滑倒,应鼓励孩子立刻扶起老奶奶,并及时教育孩子,不要随便丢果皮,要把果皮放在果皮箱内,并让孩子反复实践几次。

6.暗示法

孩子易受暗示,要充分运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及时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见一位小朋友不小心跌倒了,可用暗示法提醒孩子:“小朋友摔倒了,应该怎么办?”用来提示孩子主动帮助他人。

7.运用各种文艺形式,强化良好行为。可通过讲故事、唱歌表演、诗朗诵、童话剧等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如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就可以教育孩子养成坚持早晚刷牙的习惯。

(五)建立作息常规

孩子喜欢按熟悉的常规办事。在他的生活中设立一些常规,孩子将很高兴。他会按规律进行有秩序的生活。例如,为孩子规定起床和睡觉的作息时间。如果想让孩子愉快地起床,并拥有快乐的一天,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孩子能做到的常规。起床时,孩子需要几分钟从睡梦中清醒,如果立即催促他起床,只能使他整个早晨一直心绪不高。如果父母不得不赶着去上班或从事其他活动,那么最好在头天晚上就准备好衣物。这样,早晨就用不着花时间去想该做什么了,每个人都会很轻松。

现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孩子可以从各种信息中得到不同的信号,比如看电视,孩子经常看的节目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电视可以帮助他准确地报时,当动画片开始的时候,就是妈妈回家的时间,当《新闻联播》结束的时候,爸爸该下班了,晚饭也该吃了。当看完一集电视剧的时候,该洗脸漱口准备上床睡觉了;这种有规律的重复的电视节目,在孩子看来,除了具有欣赏娱乐的功能外,还是自己小小的一个生物钟呢!另外上床睡觉也应建立常规。这个常规的开始可以是洗澡或刷牙,由此孩子会知道快要睡觉了,慢慢安静下来,并准备铺床。定下第二天的计划。

有规律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幼儿对“时间”这个概念有一个了解,他可以懂得“以前”和“以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一)要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

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普遍存在着过度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在有些家庭里,父母自己舍不得吃穿,却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凡是家里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孩子,如果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子去买。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独占的恶习。例如,邻居家里的甜甜,一看到叔叔阿姨带着小朋友来家里玩,就赶快把自己的吃的和玩的东西藏起来,无论父母怎么讲,她都不肯拿出来与小朋友分享,搞得很尴尬,她父母很苦恼地说:“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大方,孩子怎么会这么小气呢?”实际上,反映在甜甜身上的小气,正是甜甜父母平日里对甜甜过度溺爱所致。

像甜甜这样不能与他人分享、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怎么可能长大后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呢?这既是父母焦虑的问题,也是将来的社会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家长首先要改变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使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如让孩子把家里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劳苦功高。然后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日夜为家庭操劳,最后才给自己,因为自己现在只是家里的消费者。逐渐使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辛苦,他们和自己一样也需要关心呵护,所以,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关心,共同分享快乐。可以通过让孩子把玩具给小朋友玩这件事,引导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分享就是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小朋友得到这种关心与帮助后,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一种互利。明白了这些道理,孩子就会舍得把玩具借给其他的小朋友了。只有让孩子形成与他人分享的意识,长大后才能够体贴、同情、关心和照顾家人、朋友及需要他关心的人,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且被人爱的人。否则的话,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心中没有他人,将来会成为一个残酷无情、胆大妄为的利己主义者。

(二)培养孩子谦让的美德

孩子只有具备了谦让的美德,才可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变,竞争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中的主导精神。但是这与谦让精神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全体社会公民都具备谦让的品质,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和公德。我们必须使孩子从小养成谦让的习惯,比如坐公共汽车时让孩子给老爷爷、老奶奶或者叔叔和阿姨让座;在学校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长大后会表现出对家庭和社会极强的责任心和爱心。作为家长还要注意不要笼统教育孩子谦让,而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谦让,什么时候可以谦让。如当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的时候,应教育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小的、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要谦让,而不是对谁都谦让。这样才可能使谦让精神符合时代精神而为孩子所接受,进而转化成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可是目前许多家长意识不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说,他们教育孩子的行为准则是:凡属于自己的丝毫不能让步;有的家长自身就缺乏谦让的意识,与同事在一起生怕吃一点亏;有的父母教给孩子不要把东西拿给别的小朋友吃或玩。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呵斥孩子为他人做事。这些都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种潜在的危险。为了孩子自身的发展、家庭的未来,家长们不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建设,而且要注重培养孩子各种美德,特别是谦让精神的培养。

(三)教孩子学会宽容

做到心中有他人,没有一颗宽容之心是不行的。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摆脱自我中心,学会心中有他人和宽容他人。如孩子们在游戏、学习中会发生摩擦,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处理这些摩擦,教给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多一点忍让,这样别人也会遇事宽容自己,体谅自己,为自己着想。实际上,孩子学会了宽容,就能得到朋友,有了朋友,孩子才会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才能健康成长。

(四)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是常见的事情,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制”,大人采取视而不见的冷处理办法,孩子的脾气可能很快就烟消云散,正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时若加以“控制”反而不一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只要孩子的脾气不是太过火,对别人不造成损害,可以随便由他,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发脾气并没有什么好玩之处,其脾气可能就会越来越小,最后也许就很少发脾气了。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时,人们会沮丧、抑郁,儿童也不例外。例如孩子在学校没有考好,没有评上“三好学生”等,这时比较要强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挫折感,他们显得不高兴,怕同学老师看不起,也可能怕受到家长责怪,表现得话少、紧张、沉默,如果孩子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自我调节,那么家长也就不必担心。如果孩子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情绪不好,父母就应该干预。比如孩子因为考试成绩差了一些而不高兴,父母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考不好是不是因为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不是对某一道题理解错误?还是孩子学习不够用功?找到原因后不应该过分批评孩子,而应鼓励孩子在以后多加把劲,平时把功课学好,考试时注意细心检查,以后就能考好。并告诉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差一些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也不能代表你就是一个笨孩子,老师也不会看不起你。必要时可帮助孩子把期望值放得低一些,不要总是和第一名、第二名相比,经过诸如此类的疏导和分析,孩子可能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的小学生整天贪玩,对学习毫无兴趣,缺乏自觉学习的态度,即使是在监督的情况下,也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这种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呢?

(一)从小培养注意力

儿童不爱学习常与其注意力不集中有关。课堂教学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钟,有的孩子却只能集中注意几分钟,有许多内容在“开小差”时没听到、没理解,结果成绩差,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进而不爱学习。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二)学习强度不可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放学后又安排几小时的学习,其实这样并不好。一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本已很累,再加上几个小时的额外学习,大大超过了其承受能力;二是“课堂——家庭式”的接力学习往往使孩子学习由最初的好奇、爱学变成厌倦甚至仇视学习了。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促使孩子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孩子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绝。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对昆虫感兴趣,凡是有关昆虫方面的事情,他都愿意知道,有时甚至找来一些他们根本看不懂的书籍来阅读,表现得十分专注。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

(四)使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

不断取得学习上的成功,是对学习的最佳刺激与鞭策。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多是由于学习总是失败,考试成绩总是不如别人。因此,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恰当地为孩子确定学习目标。

(五)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如果父母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不考虑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一味叫孩子学这、学那,搞疲劳战术,则往往会使孩子对学习生厌,产生严重的学习心理障碍。

(六)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使孩子热爱学习,自己必须爱读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父母成天玩麻将、看电视、跳舞、应酬,那么要想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绝对不可能的。

(七)避免家教中的误导

家庭教育中父母讲话不慎而产生的错误导向,也是孩子不爱学习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的家长说:“这孩子小时候生过病,脑子不好使,所以学不进去。”结果孩子果然也认为自己脑子不好,于是放弃学习。

(八)为孩子找一个爱学习的好伙伴

有的孩子在单独一人时不爱学习,但如果旁边有一位爱学习的好朋友,孩子就变得爱学习。这种同伴的力量往往比家长的说教、打骂更有效。

四、独生子女的教育

(一)独生子女养育的秘诀

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家庭、学校及社会是独生子女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主体。其教育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的素质高低。美国儿科专家莫瑞·卡布尔门,曾为人们提供了培养教育好独生子女的秘诀。这些秘诀可归纳为以下十四条。

1.有选择、有重点地为孩子提供他所需的东西,“提供一切”不是不能做到,但父母千万不能这样做。

2.父母的美好祝愿、希望和理想,往往集中在独生子女的身上,然而,为孩子制定的努力目标,应当建立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孩子的能力、才干和兴趣的基础上,目标和期望过高,只能使其丧失进取的信心和能力,落个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结局。

3.不要把独生子女总当“婴儿”看待。否则将有碍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使其成为害怕外界环境、感情不健全的人,要创造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消除成年人对孩子的过分影响,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成熟。

4.要努力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

5.独生子女只有具备了当机立断、不怕挫折的能力,才会有韧性。而这种性格是应付变化多端的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家长要悉心地培养其自我决策的能力。不要不待孩子自己思考,就急切地替他提供生活中的各种答案,更不能包办代替为孩子作出各种决定。

6.街坊四邻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再好不过的伙伴。从幼儿时期始,父母应保证孩子有机会参加周围小朋友的集体活动,绝不能盲目插手干预这种关系。

7.父母不但要维护孩子的长处,还要坦然面对孩子的缺点:不但承认他们的成功,而且也要承认他们的失败,过度的表扬,只能降低真诚赞扬的价值,不切实际的批评,则会削弱批评的效果。

8.父母必须安排一些不包括孩子在内的、完全由父母自己分享的特殊活动。这些活动要与以孩子为主的各种活动平衡起来。

如果父母的全部时间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那么家庭支撑的结构——婚姻生活,就会削弱而遭受痛苦。

9.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始终如一的纪律要求。那种认为对孩子严厉管教,会使孩子疏远自己的想法是有害的。事实上,不怕因管教而失去孩子爱的父母,却反倒能赢得孩子的爱。

10.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会因讨得孩子的欢心而不知不觉地展开竞争。父母之间一定要避免这种竞争,否则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将会以操纵父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11.在强调和鼓励孩子的创造性时,千万不可过头,否则孩子反而会变得迟钝起来。父母应当牢记,孩子对某些事物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对事物固有的了解而定的,只有孩子本人,才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12.独生子女对于夸奖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求。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则应减少表面的表扬,而多重视让其在精神上获得快慰与满足。

13.不要盲目提出孩子体格的标准要求,也不应当孩子稍有不适,就表现出惊慌与恐惧,过分担心健康或强调其身体的完美无缺,会导致产生疑病症或成为神经过敏的人。

14.父母应十分警惕孩子产生控制别人的思想情绪。否则,孩子很可能将控制欲望明目张胆地强加给伙伴或周围的成年人,结果只能遭到别人的排斥和反对。

(二)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

关于独生子女的性格发展,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把独生子女看成具有特异个性的特殊儿童,甚至极端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另一种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其实,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的一些不同的性格特点,并非独生子女本身所致,而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所决定的。

一般而言,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个性发展的优越条件。

1.良好的身体素质

当今的年轻父母特别注意优生优育,也有条件给予充分营养,所以独生子女大都身体健壮,发育良好。

2.优厚的物质条件

独生子女的家庭人口少,经济上较富裕,良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

3.充分爱的满足

独生子女的家长把满腔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唯一孩子的身上,有一研究证明,独生子女的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多56.81%。

不过,独生子女在个性发展上也有种种不利因素,必须加强自我教育。

第一,克服固执、任性,增强自制力。

第二,克服娇气、孤僻,培养合群精神。

第三,克服自私自利,培养集体精神。

第四,克服挑吃、挑穿习惯,培养艰苦朴素作风。

第五,克服懒惰,培养劳动习惯。

总之,作为独生子女,很紧要的一点是:学会把同学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增强集体观念,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

(三)独生子女易出现心理偏异的原因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偏异,其主要原因如下。

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和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2.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使得在走向社会后不懂得尊重他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缺少竞争性,故社会适应能力差,可能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5.物质条件好,对孩子有求必应,忽视应有的思想教育,容易养成大手大脚、不爱惜财物的不良习惯。

6.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写作文、弹琴、绘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只要家长能用正确的态度教育孩子,发挥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势,独生子女的体格和心理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四)独生子女的弱点

独生子女存在的弱点已经使家长们担心,这种弱点来自“独生”本身,导致家长出现的教养态度偏差和教育方式不当。这种原因使一些孩子出现了毛病,如孩子只知接受爱,不知给予爱;孩子唯我独尊而且任性;孩子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孩子消费超前,道德滞后;孩子依赖性大,各种能力差;孩子有孤独感,社会交往能力差。

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小孩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和父母待在一起,但孩子的感情只与大人之间交流是不够的,还需要小朋友们之间的相互沟通。

因此,当孩子学会走路后,家长每天要抽一定的时间让他和别的小朋友去玩耍,使孩子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交流,即使是争吵、哭闹,只要没有危险,家长应不要干预,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会处理问题,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从而培养他们从小就有自己“闯天下”的独立意识。

(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他们中绝大部分都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但有些孩子比较胆小、喜静,或对活动兴趣不浓,讨厌集体活动中纪律的约束,对集体活动兴致不高,而集体活动对孩子成长又具有重大意义。家长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呢?

1.要为孩子创造共同活动、共同体验的环境

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玩具、材料、空间与时间,让孩子与亲朋邻里间的孩子游戏交往,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幼儿园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还可以利用节日游园、郊游踏青、参观游览、走亲访友、演出比赛等机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与集体频繁接触,促进孩子对集体活动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孩子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要诱导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发挥主动性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根据他们的能力、爱好、兴趣组织集体活动。发挥同伴间的鼓励作用,允许孩子失败,用掌声等增添孩子的自信。给孩子提供发挥特长、帮助别人、服务于集体的机会。了解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如技巧不熟练,家长可在家里帮助练习、彩排;条件不充分的,帮助准备等,变被动为主动。

3.帮助孩子建立友情,培养合作能力

平时家庭可以开展合作游戏。比如赛跑、下棋等,让孩子懂得有些事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好;也可让孩子自己找朋友,从跟他喜欢的伙伴共同参与逐步过渡到大家共同活动,用同伴的热情与积极性感染孩子,影响带动孩子。另外,在集体活动中要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分配具体任务,活动项目也应该利于孩子间合作。

4.要发挥荣誉的激励作用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点滴进步和突出表现,家长要给予肯定,如“明明在今天的活动中帮助了小芳,我们要向他学习。”“毛毛你今天表演真棒!”“东东,今天表现得有进步,下次活动肯定更好。”类似这样的鼓励性语言是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无形动力,所以,我们不要放掉任何一个表扬、鼓励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