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个温柔的陷阱

一个温柔的陷阱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溺爱孩子的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成长真正需要什么,或是知道却宁愿无视,而是将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不停地给予,过度地满足。这是溺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把孩子当成童年的自己,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著名教育家武志红说:“真爱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学会爱,却学会了恨。溺爱,让他们成了父母的敌人。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来揭开溺爱的真相吧。

在许多人看来,溺爱孩子的父母是无私的、伟大的,因为他们愿意为孩子做一切,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他们不惜牺牲自己。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溺爱看起来是无私的,实际却是源自父母的自私和自恋,他们表面上是为了满足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溺爱孩子的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成长真正需要什么,或是知道却宁愿无视,而是将孩子当成另一个自己,不停地给予,过度地满足。表面上他们是在不停地为孩子付出,实际上却是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也认为,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小孩”,这个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这是溺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把孩子当成童年的自己,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溺爱孩子的父母要不就是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要不就是小时候也被父母宠溺,所以,小时候没有得到满足的长大后希望得到补偿,小时候被父母宠溺的长大后依然渴望被宠溺,但可惜他们已经是成人,无法得到补偿或宠溺,于是就把这种心理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这才是溺爱的真相。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想宠溺自己,但我们在宠溺自己的时候常常有罪恶感:“你都这么大了,还这样惯自己。”为了逃脱罪恶感,我们只好停止宠爱自己,改为溺爱孩子。

为了满足自己这种心理,我们希望孩子永远都不要长大,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远宠溺他们,即宠溺自己。所以许多父母都曾有过这样的心情,一旦孩子长大后不再需要他们过多的宠爱,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失落。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许多父母明明知道溺爱不好,但依然控制不住溺爱的行为。所以,溺爱的真相是——满足父母的需要,但父母却因此为孩子布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

包办替代型溺爱使孩子失去自我

溺爱分为包办替代和纵容袒护。包办替代即父母为孩子安排一切,孩子成长中的大小事都由父母做主。包办替代型父母忽视了这一点: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需要探索才能成长,而包办替代则使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机会。父母无视孩子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使孩子无法成为他自己和形成独立的人格,最终使孩子沦为父母的附属品。在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或许有一小部分能够在学业和工作中取得成就,但他们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不能为自己而活,而大部分被父母包办的孩子则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远离了成功的可能。

包办替代型溺爱使孩子迷失了自我,无法从自身寻找认同感,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而只会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我。包办替代型父母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而只是按照自己内心的需要一味地给予和塑造孩子,这样的爱让孩子感到窒息。包办替代型溺爱的父母挥舞着爱孩子的大旗,却行使着摧毁孩子感受的事实,使孩子失去了为自己而活的机会。

纵容袒护型溺爱让孩子成为“小恶魔”

纵容袒护型溺爱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想怎样就怎样,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满足。纵容袒护型溺爱比包办替代型溺爱更糟糕,因为包办替代型溺爱只是摧毁孩子的感受,而纵容袒护型溺爱却会使孩子成为无法无天的“恶魔”。

在包办替代型溺爱中,孩子失去了自我,他执行的是父母的意志,犹如是父母“自我的延伸”;而在放纵袒护型溺爱中,父母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而去执行孩子的意志,成为孩子“自我的延伸”,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一味顺从,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允许,即便错了也帮孩子掩盖袒护。而孩子只知道索取,因此变得霸道自私,蛮不讲理,他们没有学会感恩父母,却把父母当成敌人,也不尊重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许多在纵容袒护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家里被父母纵容,但在学校却不会被老师和同学纵容,在社会上更不会被陌生人纵容,于是他们很容易和他人产生摩擦,发展出许多恶劣行为。

溺爱让孩子滋生诸多心理问题

自卑。包办替代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由于许多事情都由父母代劳,因此独立能力非常差,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再溺爱孩子,父母也不可能替孩子做一切,比如学习、人际关系、长大后的工作等,而这时孩子突然发现,没有父母的帮忙,他们好多事情都做不好,于是变得无助。而这时,他们也会抱怨父母:你们不是喜欢替我做一切吗?为什么不能替我解决这些问题?

任性。纵容袒护型父母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致使孩子变得霸道自私,任意妄为。纵容袒护型溺爱中的孩子有两句口头禅:“我就要!”“我现在就要!”他们不懂得有些不合理的愿望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有些愿望需要时间才能得到满足,而有些愿望需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满足,他们不懂得这些,只知道任由自己的性子索取,一旦得不到就大哭大闹。

脆弱。溺爱中的孩子没有机会遭受挫折,他们做不到的事情有父母帮他们做,他们的欲望和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一旦有一天他们需要独自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觉得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情绪失控,攻击自己或他人。当任性发展到极端时,溺爱的孩子会变得歇斯底里,无法自控,甚至会伤害自己或者他人。轻者以不吃饭威胁父母,重者用小刀伤害自己,或如案例中那样殴打父母。

精神分裂。包办型溺爱中的孩子一方面很享受父母的溺爱,但同时又很反感父母为他们安排一切,而父母密不透风的爱也让他们喘不过气来,所以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反抗父母的安排,并对父母产生诸多埋怨甚至仇恨,而这时他们的内心又会产生一种罪恶感:“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可以恨他们呢?”对父母又爱又恨的心理长此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精神分裂症。

溺爱表面是爱,实则对孩子是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温柔的陷阱。

不做孩子的上帝

如何把孩子从这个温柔的陷阱中解救出来?其实很简单,父母不要总想干预孩子的行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父母不是孩子的上帝,只是天使的陪伴者和保护者。

懂得真爱与溺爱的区别

溺爱会为孩子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溺爱不是真爱,溺爱也不是过多的爱,而是错误的爱。那什么是真爱?著名教育家武志红说:“真爱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助孩子实现他的需要。”真爱孩子的父母是做孩子实现需要的协助者,而不是替代者。例如,孩子想要去做一件事情,但遇到了一些困难,孩子的真实需要是独自去挑战,那么真爱就是陪伴孩子去完成,在他需要帮助或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身边帮助他解决困难,而不是替孩子去完成这件事情。耐心地看着孩子去做,并为他收拾残局,这才是真爱。

让孩子去探索

犯错和遭受挫折是成长的代价,但溺爱中的孩子却被剥夺了犯错和遭遇挫折的机会,从而无法得到很好的成长。所以父母必须给孩子探索自我和世界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挫折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并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合理的欲望和要求。父母不需要刻意让孩子去遭受挫折,但也不需要过于担心孩子生命中必须经历的那些挫折,孩子只有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才能变得自信和坚强。如果孩子在家里被溺爱,在外却不断地遭遇挫折,那么孩子的心理只会崩溃。父母也不要怕孩子吃苦,童年时吃的苦比起长大后要遭受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假如父母总是为孩子解决问题,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我很笨,我很弱小,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也不需要做好,因为有父母帮我做。但同时他们心里也会很愤怒:父母为什么总是不让我自己去做,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也能做好。而当有一天他们走向社会遇到了父母也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怨恨父母:如果不是你们总是帮我,我也不至于变得这么无能。

所以,请父母给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铺路。

尽量不要隔代抚养

老人都会溺爱孩子,因为他们小时候吃的苦太多,没能好好享受父母的爱,自己的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他们更会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而老人也因为日渐衰老,会变得孤独,会感叹时日不多,他们渴望和孙辈腻在一起,也容易把这种感情化为溺爱。还有,很多老人本身就是老小孩,缺乏理智,对孩子的言行没有约束,只要孩子高兴,一切都可以满足,这也让他们陷入溺爱孩子的境地。所以,不让孩子陷入溺爱陷阱的方法之一就是避免把孩子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期抚养。

真爱不是不满足孩子,而是合理地满足,真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的需求,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说,真爱孩子的父母是勤快的父母,而溺爱孩子的父母则是懒惰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去判断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而只是一味地给予,这样只会摧毁孩子的感受,剥夺孩子拥有成熟的心智和真正幸福的权利。

父母将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溺爱摧毁了孩子的感受,剥夺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权利,使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够独自完成一件事情。所以,请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他需要自己去证明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