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意义和使命感在哪里

学习的意义和使命感在哪里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孩子永远都在为外在的因素学习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感到疲倦、厌烦,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学习中的成就感来自哪里?不断地肯定孩子,是让孩子的价值感再次得到确认,让孩子再次从别人的评价中得到成就感。这种评价看似是在夸奖孩子,实则是在给孩子施加压力,会让孩子的学习动机不再单纯,那么得到的乐趣也就少了。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很少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学习吗?你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吗?”父母更关心的是孩子学得如何,而很少关心孩子学得是否快乐。而孩子也很少想过这个问题:“我为什么学习?”他们只是像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别人在学,所以我也要学。他们可能被父母的态度左右:我考得好,父母就高兴;考得不好,父母就不高兴,为了父母高兴,我必须好好学习。或者:我学习好,老师会表扬我,同学们会羡慕我,为了这些,我得好好学习。这一切成了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成了孩子学习的压力。但是,这样的动力只能成为一时的动力,而无法成为永远的动力;这样的压力孩子只能承受一时,但无法永远承受。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孩子学着学着厌了,学着学着垮了。

当孩子永远都在为外在的因素学习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感到疲倦、厌烦,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当一个人日复一日地做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是为了他人和虚荣心而做的时候,他很难从中找到乐趣。长期的学习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不能从这枯燥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他是很难对学习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的。

如果孩子接受了父母为他灌输的观念——学习就是为了谋生,那么这么沉重的人生课题则会让他更加不堪重负:我学习不好,我这辈子都完了!不堪重负干脆破罐子破摔:反正也学不好,干脆不学好了。

或者像故事里的那位女孩:父母已经为我创造好了物质条件,我学不学都无所谓,索性干脆也不学了。

毕竟学习并不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如果不能苦中作乐,谁会喜欢这件辛苦的事情?

“厌学症”就是这么来的,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压力,谁也不喜欢长期面对枯燥乏味却又压力重重的事情。孩子若不喜欢学习,无论你把他放在家里、学校里还是辅导班里,都无济于事。找多少人看着他也没用,心不在学习上,困住人是没用的。

让孩子不再厌学只有一个方法,让孩子为自己而学,为乐趣而学,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使命感

“成就感”让我们对一件事情永不生厌

人的乐趣从何而来,一是娱乐,二是成就。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儿,因为玩儿能带来乐趣。但学习毕竟不是娱乐,没有那么轻松,所以孩子必须从另外一种感觉中找到乐趣,那就是成就感。学习中的成就感来自哪里?比如听老师讲课,知道了许多新鲜有趣的知识;攻克一道难题,产生一种挑战自我的刺激;写下一篇作文,有一种创造的乐趣。这点滴的感受汇成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自己聪明、能干、有价值,而这就是成就感。成就感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自己对自己的褒奖,这当然会让自己感到快乐。这种正向的心理体验谁不希望经常感受到呢?于是,孩子就会经常去做能够体验到这种感受的事情——学习。那么,如何让孩子从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呢?

不断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如果自己想做或要做的事情都能够做到,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如果孩子的每一个学习任务都能够完成,他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定一些学习目标,在刚开始的时候要把这个目标定得非常容易达成,这是为了让孩子更容易得到成就感,以便有动力去完成下一个目标。比如,这个星期孩子的学习目标是把作业做完,只要做完就行,不必要求做得是否都对,也不必要求做得是否很快,只要做完了就算完成目标。那么下个星期他的目标是,不但要做完,而且要尽量做对。再下个星期的目标是,不但要做对,还要做得快。当孩子完成一个目标时,他内心的潜台词是:哇!我也可以做到哎。于是内心就有了成就感,对自己的满意度就增加一分,内心的快乐也就增加一分,而他学习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那么他也会愿意去重复这件带给他成就感和快乐感的事情。

这种成就感是别人拿不走的,也不需要别人给予,孩子可以自己追求,自己满足,自己掌握,也就是说,在追求成就感的过程中,他是在为自己而学,为快乐而学,那么他就会爱上学习。

父母对孩子自身价值的不断肯定

人的成就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二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所以当孩子不断达成目标时,父母要毫不吝啬地肯定孩子:“太好了,今天的作业百分之九十都做对了!”或者:“太棒了,今天只用了半小时就做完了作业,比昨天快了十分钟,进步越来越快了。”注意,夸奖一定要具体才能起到鼓励的作用,如果只是泛泛地说:“哇!太棒了!”而且每次都这么说,只会让孩子感觉你在敷衍他。不断地肯定孩子,是让孩子的价值感再次得到确认,让孩子再次从别人的评价中得到成就感。再次注意,你肯定的是孩子本身,千万不要这么肯定:“进步不小,别人再也不会说我儿子学习不好了。”或者:“按现在的学习成绩,将来一定能考上不错的中学。”这种评价看似是在夸奖孩子,实则是在给孩子施加压力,会让孩子的学习动机不再单纯,那么得到的乐趣也就少了。

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不是为了父母、老师,也不只是为了谋生和与别人竞争,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内心的快乐和成就感,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样的人永远都不用担心自己的生存。

学习当然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很好地谋生,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并不适合把这个沉重的生存命题放在他身上,他不太可能为了一件遥远的事情去强迫自己学习,所以,还是回归学习本身,让孩子为了学习中的快乐而学习,单纯一些,孩子的心也许会“舒服”一些,做一件让自己舒服的事,他当然愿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