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年龄段睡眠时间

孩子年龄段睡眠时间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如果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他的身心成长和发展都是有利的。同时,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一种训练,使他成为一个能够很好地安排和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引起噩梦或患呼吸道疾病等。许多孩子因此难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常常晚睡晚起,上幼儿园迟到,一天的生活计划也被打乱。

孩子如果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他的身心成长和发展都是有利的。同时,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对孩子意志力的一种训练,使他成为一个能够很好地安排和控制自己生活的人。

1.制订睡眠时间表

时间表可以用孩子能识别的图画制作,比如早晨起床的时间,可以画上太阳或大公鸡,中午睡觉的时间画一个打瞌睡的小白兔,晚上睡觉的时间画一个月亮,制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盘,让孩子自己也学会转动,把睡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2.安排好假期的睡眠

习惯幼儿园生活的孩子,一旦在家过假期,往往会因为太兴奋而忽略了睡眠。家长也常常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太累,把假期看成是孩子彻底休息的时间,让孩子过于放纵,反而对身心不利。尤其在暑假,白天时间比较长,天气也比较热,所以孩子的睡眠是十分必要的。上幼儿园的孩子,午睡的时间可以延续幼儿园的时间,这样能够让晚上的睡眠不改变。如果天气很热,孩子的睡觉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一些,最好早晨提前一点儿起床,晚上早一点儿睡觉,午睡的时间也可以延长一些。因为暑假天亮得比较早,早上也相对凉爽,让孩子早起活动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假期对孩子来说是渴望已久的,没有了老师每天的督促,自由自在很快乐,玩起来不知疲倦,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还没放假,就和孩子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假期日程表,而且在很短的假期,比如周末或者小黄金周,尽量按照孩子平时的作息时间来。如果是寒、暑假,放假的初期也不要让孩子过多玩耍,否则再想调整过来,会让孩子很难适应。家长应该把握好孩子长高的有利时期,让孩子享有充分的睡眠时间,而且在假期,体弱的孩子可以多睡。

3.让孩子感受到睡眠的美好

幼儿期的孩子,随着大脑皮层和高级神经活动抑制过程的发育成熟,对啼哭逐渐有了控制。但有些孩子常在睡眠中啼哭,这是一种因睡眠障碍引起的症状,轻者叫“梦魇”,重者叫“梦惊”。首先,家长要弄清孩子夜哭的原因:如果是身体不舒服引起的夜哭,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是受到惊吓所致,平时就不要给孩子看惊恐的戏剧、电影以及其他恐惧场面,更不能给孩子讲恐怖的故事;如果是由于过度兴奋引起的,就要按时休息,在孩子睡前不要过分喧闹、运动。最好在每晚临睡前给孩子讲一段美好的童话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甜美地入梦。

大一点的孩子,大人可以在睡觉前带他出去散散步,回家后用热水给孩子泡脚,然后上床,这样将利于睡觉。总之,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睡眠氛围。

4.告诉孩子不要蒙着被子睡觉

很多孩子喜欢蒙着被子睡眠,这样做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人在睡着以后,体内的各器官虽然工作量减少,但仍在不断地活动,呼吸器官也照常工作。而蒙着被子所能容纳的空气很少,外界的新鲜空气不容易进入,以致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缺氧。这也是有的孩子起床后出现胸闷、头痛、眩晕等症状,或者精神萎靡的原因。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引起噩梦或患呼吸道疾病等。

5.睡前清洁牙齿

不要认为孩子还不会刷牙就忽略这个环节。其实孩子对刷牙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孩子的牙齿更需要保护。孩子在睡眠时口腔中唾液分泌减少,不利于清洁牙面,细菌会趁机繁殖。而细菌滋长能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使其发酵产生酸,引起牙齿釉质脱钙,长期如此,牙齿就会软化而逐渐形成小洞,这就是所说的“虫牙”。如果孩子还不会刷牙,家长应该用专用的清洁棉棒来为孩子清洁牙齿。这不仅仅是为了清洁,对于培养孩子睡前刷牙的意识也很重要。

6.睡前不吃零食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对孩子来讲并不容易。如果孩子在临睡前要求吃糖果和饼干,大人要耐心地劝阻。有的孩子习惯睡前喝牛奶或果汁,那么要让孩子在喝完再喝几口白开水清洁一下口腔。

7.养成适当午睡的习惯

其实午睡时间的长短以及什么时候午睡,要视孩子的个人情况而定,大人无须过分执着时间的长短。如果你的孩子每天早晨不用叫便自动起床,而且整天都充满活力,身体健康,每月体重也适量地增加,即使睡眠时间比同龄孩子短,也不用担忧。相反,如果孩子的午睡次数或时间太多,倒可能导致晚上无法入睡。如果你的孩子是这种情况,那最好早点儿把他叫起来,白天让他多活动以消耗精力,晚上便会熟睡。其实在孩子3岁以后,他们都会觉得玩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大多不喜欢午睡,与其勉强他,不如让他日间消耗精力,晚上反而容易入睡,可能还更容易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8.让孩子自理床铺

如今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得到家中大人的很好照料,这虽然是好事,但也有不利之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越来越差。其实只要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话,大人可以让他们尝试自己整理居室和床铺,如果孩子根本不懂如何去整理,父母应该和他们一起整理,教教他们,而不是一味地代劳。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终究是会长大的,而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这是旁人无法代替的。只要大人启动了孩子的自理意识,他们就愿意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时,大人就要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以巩固孩子的正确观念。

9.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

日常生活节目越来越丰富,让孩子的世界也越来越多彩。许多孩子因此难以控制自己的时间,常常晚睡晚起,上幼儿园迟到,一天的生活计划也被打乱。孩子从小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大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如果孩子遵守得好,大人可以给孩子以“红花”“红星”之类的奖励。孩子们的情绪是很容易被调动的,一旦他们习惯了作息时间,到时间就会自然地想睡觉,自然想起来。关键是大人要学会坚持,不要因为一时的心软而让孩子玩得过度,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10.让孩子独睡一床

国外的孩子从小就在自己的房间里独睡,但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幼儿和大人睡在一起。这一点对于较小的孩子是很好的心理安慰,同时也方便大人。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5岁,就一定要让他们单独睡觉了。事实上,2岁以上的孩子就应该独睡一床,因为这样很卫生,避免父母所呼出的废气被孩子吸入,同时也让孩子养成独立的生活习惯。如果大人实在不放心孩子独睡,可以在自己的卧室给孩子放上一张小床,小床四周装上护栏,做好一定的安全和保护措施。然后,让孩子独睡,一般而言,只要跟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里,孩子是会同意的。不过当孩子5岁以后,还是建议他们单独睡在自己的房间。

11.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对小于3岁的孩子来说,要让他们控制小便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孩子在半夜的时候都要起来小便。大人应该将便盆放在固定地方,夜里有的孩子能够主动起来小便,但有的孩子要便溺时却难以醒来而在床上翻来翻去。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大人可以轻轻地提醒他一两句,但不可大声地问是否想吃东西或者想喝水,这样易造成孩子夜间兴奋,睡不着觉。如果孩子稍大应该让他独立便溺。

12.和孩子一起消除睡觉的恐惧心理

有不少孩子会对一些日常事物,比如黑暗、动物、昆虫、死亡、登高、尖锐物体等产生恐惧,这是正常的,也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这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孩子2岁以后,对想象中的“鬼怪”、死亡、强盗会产生恐惧;而当孩子3岁时,他们会怕动物、怕孤独;4岁的孩子多半因害怕黑暗而不敢入睡。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恐惧感都会逐渐消失,并不会对孩子的生活、行为与社会活动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年幼的孩子,这种恐惧心理在睡眠的时候却表现得更突出,往往使孩子不敢入睡。

如何消除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对于孩子正常的害怕,大人不要担心,只要和孩子一起进行分析解释,使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就可以克服恐惧心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是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恐惧心理的形成与大人有很大关系。例如,天很晚了,孩子却不肯睡觉。大人就会吓唬孩子:“赶快睡吧!再不睡,‘红头怪’就要来抓你了!”吓得孩子赶紧钻进被窝。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胆怯正源于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大人千万不要吓唬孩子,否则,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

此外,有的孩子是听了传奇神话故事,对故事中的妖怪印象深刻,还有的孩子是看了带有恐怖色彩的影视片和图书,产生了恐惧心理。如果此时大人只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妖怪,是无济于事的,孩子绝不可能因为大人的三言两语就把恐惧完全抛在脑后。在孩子的世界里,鬼怪是实际存在的,他最需要的是安全感。此时大人要多给他一些爱,如抱抱他,再慢慢地给他讲清楚,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害怕所谓的“鬼怪”,长大了才不怕的,并对亲自带孩子出去观察事物,如听听风吹树叶发出的响声,告诉他白天、晚上树叶发出的响声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孩子亲自看到、听到,也就不会产生奇怪的想法。此外,大人还可以使用一些小窍门来安慰孩子,比如在孩子临睡前,给孩子的肚皮上抹一点“勇敢和药膏”,孩子可能会受到心理暗示而安稳睡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