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备孕为什么口服羟氯喹

备孕为什么口服羟氯喹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性风湿性疾病,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和神经精神损害是影响儿童SLE预后的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80~100mg/,分3或4次口服,餐后服用。尼美舒利: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5mg/,2/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疾病简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全身性风湿性疾病,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的患病率尚不清楚,在我国除血管炎综合征和风湿热外,次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可见于小儿的各个年龄时期,以青春期为发病高峰,男女约为1﹕4.3。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研究证明本病与遗传、外界环境及自身免疫调节障碍有关。临床表现为多脏器损害,除发热、皮疹等共同表现外,常先后或同时累及泌尿道、神经、心血管、血液、呼吸等多个系统。狼疮肾炎和神经精神损害是影响儿童SLE预后的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查除尿检异常及血象改变外,多有血沉增快、γ 球蛋白增高、血清补体降低等。诊断标准须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11项中的4项才能作出诊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对SLE有重要诊断意义,其中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对本病有高度特异性,并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本病应与其他风湿性疾病如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及血液系统疾病等鉴别。如治疗及时得当,本病可长期稳定,但需长时间服药维持。

【用药原则】

1.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本病初期的主要症状多以长时间发热为主,可同时或先后出现皮疹、关节疼痛、贫血、尿改变等。故确诊后即应加用皮质激素治疗,病初以大剂量激素治疗缓解症状,逐渐减量至能控制病情的最小剂量长期维持,数年甚至终身治疗。

2.恢复和维持脏器功能 本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外界环境及自身免疫调节障碍有关,故在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以小剂量激素维持,SLE合并严重脏器功能损害时应采取联合治疗,尤其是累及肾脏、心脏及神经系统时应尽早加用环磷酰胺、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药治疗,以恢复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还应根据患儿情况随时调整药物及剂量。

3.促进全身免疫功能恢复 本病呈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治疗时联合使用全身免疫调节药对保障机体免疫平衡、促进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药物选择】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适用于SLE活动期发热、皮疹、肌肉及关节疼痛明显者。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

(1)阿司匹林: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80~100mg/(kg·d),分3或4次口服,餐后服用。

(2)萘普生: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10~15mg/(kg·d),2/d,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3)布洛芬: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50mg/(kg·d),分2或3次口服,餐后服用。

(4)尼美舒利: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5mg/(kg·d),2/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2.抗疟药物 适用于SLE皮肤损害、光敏感及关节症状明显者,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使用可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剂量。

(1)氯喹: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4~5mg/(kg·d)(以氯喹计),分次服用,每日最大量≤600mg。

(2)羟基氯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5~6mg/(kg·d),分1或2次口服,连服3个月。

3.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ids)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小儿SLE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所有SLE患儿。

(1)泼尼松: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1~2mg/(kg·d),分2或3次口服,最大量≤60mg/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以能控制症状的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2)甲泼尼龙:用于治疗SLE严重患儿,静脉滴注,15~ 30mg/(kg·d),1/d,最大量≤1g/d,连续3d,以后予泼尼松1mg/(kg·d),口服,逐渐减量至最小有效剂量维持。

4.免疫抑制药(immunosuppressant) 适用于伴有重要脏器功能损伤的SLE患儿。合并严重肾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肺损害时,早期与激素联合使用是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1)环磷酰胺: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静脉注射,采用静脉冲击治疗,0.5~1g/m2体表面积,每月1次,连用6或7或8次,以后3~6个月1次,维持1~3年,疗程总量不超过250mg/kg体重。

(2)环孢素: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静脉滴注,6mg/(kg·d),2/d,依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症状控制后减为2mg/(kg·d)。

(3)霉酚酸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20~30mg/(kg·d),分2次口服。

(4)硫唑嘌呤: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1.5mg~4mg/(kg·d),1/d或分次服。

(5)甲氨蝶呤: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口服,每周1次,每次7.5~10mg/m2体表面积,本药口服2~4周后起效,多需要长时间口服。

5.其他疗法 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和血浆置换疗法对重症SLE有一定治疗作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400mg/(kg·d),连续使用3~5d。

此外,抗炎症性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或拮抗药的应用尚处于实验阶段。

【用药提示】

1.阿司匹林(安可春、巴米尔、东青、伯基、拜阿司匹灵、乙酰水杨酸、醋柳酸,Aspirin、acetylsalicylic Acid) 参见第3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萘普生(甲氧萘丙酸、奈普生、消痛灵,Naproxen) 参见本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3.布洛芬(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拔怒风、芬必得、波菲特、大亚芬克、芬尼康、炎痛停、美林、雅维、抗风痛、依布洛芬、恬倩口服液、布洛芬缓释胶囊、缓士芬,Ibuprofen、Brufen) 参见第3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4.尼美舒利(美舒宁、微粒化尼美舒利,Nimesulide、Micronized、Mesulid) 参见本章“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5.氯喹(磷酸氯喹、氯喹那特、氯化喹啉、纷乐,Chloroquine)

(1)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较少,口服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瘙痒、皮疹、耳鸣、烦躁等。反应大多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在用药量大、疗程长时,可能会有较重的眼的毒性反应,停药后可消失,久服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常为不可逆;偶可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少见药物性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癜、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罕见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等。

(2)药物相互作用:与保泰松同用,易引起过敏性皮炎;与氯丙嗪等合用,易加重肝脏负担;对神经-肌肉接头有直接抑制作用,链霉素可加重此不良反应;洋地黄化后应用本药易引起心脏传导阻滞;与肝素或青霉胺合用,可增加出血机会;与氯化铵合用,可加速排泄而降低血中浓度;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可增加毒性;与氯喹同类物(氨酚喹、羟氯喹等)同用时,可使氯喹血中浓度提高。

(3)禁用、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心脏病慎用;重型多型红斑及牛皮癣等皮肤病慎用;血卟啉病、精神病慎用。

(4)其他:使用本药长期治疗应定期随访和检查,包括全面眼科检查、神经肌肉反应、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检查等;因过量或过敏而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时,建议给予氯化铵口服。

6.羟氯喹(羟氯喹啉、羟基氯喹、硫酸羟氯喹、喷他喹,Hydroxychloroquine)

(1)不良反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神经过敏、情绪改变、头痛、头晕、眩晕、神经性耳聋、惊厥等;出现眼外肌麻痹、骨骼肌软弱、深肌腱反射消失或减退;长期应用应注意视网膜毒性,可致视网膜变性甚至造成失明;角膜改变及视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氯喹低;皮肤反应、血液学反应、胃肠道反应与氯喹相似。

(2)药物相互作用:参见“氯喹”。

(3)禁用、慎用:参见“氯喹”。

(4)其他:参见氯喹。

7.泼尼松、甲泼尼龙 参见第3章“急性感染性喉炎”。

8.环磷酰胺、环孢素 参见本章“肾病综合征”。

9.霉酚酸酯(骁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MMF) 参见本章“肾病综合征”。

10.硫唑嘌呤(氮杂硫代嘌呤、咪唑巯嘌呤、依木兰、义美仁,Azathioprine、Imuran、AZP) 参见第4章“小儿炎症性肠炎”。

11.静脉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免疫球蛋白、蓉生静丙、博欣、伽玛莱士、长生迅抗,Human blood immunoglobulin G、Human normal immunoglobulin、IVIG)参见第6章“吉兰-巴雷综合征”。

12.甲氨蝶呤(安克生、美素生、氨克生、密都、密都锭、甲氨叶酸、氨甲蝶呤、甲氨蝶呤钠,Methotrexate) 参见第8章“急性白血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